记得上高中时就背着书包经常在德阳南街集邮市场转,从上小学开始集邮,到上高中喜欢上集币。通过德阳集邮市场这个平台我认识和结交很多德阳、成都、绵阳、广汉、青白江的泉友。德阳当时收藏钱币的有黄许的刘大爷,氮肥厂的黄建,酱油厂的老肖,刊刻社的老超,天然气公司的老黄,东电的黄工、小饶、小宋、老戴,安装公司的周老大,二重的孙大姐、大韩、小韩、张总、小王,铁二局的老廖,市政府的小宋,卫校的小罗‘白糖厂的老胡和德阳市人民银行的张总、江处长、周处长、黄哥,绵竹人民银行的彭行长、币商徐大爷等等。
1987年我和五位泉友第一次在德阳南街米市坝花鸟市场摆摊收古泉,就被德阳文庙博物馆的田馆长拉到派出所,说我们在倒卖文物,还好派出所的警察看我们几个都是一、二十岁的小年轻,就将十几枚古钱没收交给了田馆长,说了句今后不要再收了,就把我们全赶走了。不打不相识,后来田馆长也成为我的朋友,并且把没收的古钱全部退给了我们。
德阳九十年代初出现过一枚“永通泉货”古泉,是一位名字叫徐进修的德阳老币商在乡下的茶馆里,用了15元人民币从一枚农村老大爷的烟杆上买下来的,此泉是这位老大爷烟杆上的吊物和装饰品。买下此泉后,我和德阳的几位泉友得到信息马上赶到徐大爷家,可是他只让看就是不卖,说是自己要留到收藏,我们无功而返。那知道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把此泉拿到广汉敬老院茶馆古玩市场卖,结果被广汉一位绰号叫陈眼镜的泉友用了200元人民币拿下。一个小时后成都的泉友来广汉古玩市场赶集,又当着徐大爷的面,用1000又买走此泉,徐大爷当时气的痛哭流涕。后来这枚“永通泉货”不知流向何方。为当时没有缘分买下此泉而非常惋惜。
1988年8月四川盆地的天气异常炎热,星期天的上午九点钟,我和德阳的八位泉友在南街米市坝花鸟市场的一个茶馆里每周一次的聚会、玩泉、喝茶。不一会一位住在南街附近的老大爷从家里拿来一枚四川宣统七钱二卖,银元第一个送在我的手上。我一看品相不错,开门见山,(那时基本看不到假币)就问大爷要卖多少钱?三十元,大爷爽快的回答。没有想今天才喝茶聚会就有不错的收获,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三十元给了老大爷。买下银元后,泉友们才一一传看。因为我们玩古玩、钱币、邮票的同行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谁第一个上手,只要没有松手和不要,其他人是不能上手和抬价的,只能帮助一起压价或者平价买下。泉友们欣赏完四川宣统银元后,德阳氮肥厂的黄健说:“小孙,这枚银元让给我吧?我还没有四川宣统。”因为黄哥比我长十岁,玩币的时间也比我早,我的大头、小头、帆船都是黄哥卖给我的。四川宣统我已经有一枚了,虽然品相没有这枚好。但是毫不犹豫的三十元就让给了黄哥,黄哥高兴的大声说:“今天的茶钱算我的了。”
大家正在恭贺黄哥,只见远处二重集团公司的孙大姐满面春风地从街口走了过来。来到茶馆先欣赏了几位泉友带来的钱币,又仔细观赏了黄哥刚刚得到的四川宣统。这才慢慢的从口袋里拿出几枚古钱,让我们大家欣赏。当时我们只感觉其中的一枚古钱鹤立鸡群,铜质精良。拿到手中仔细一看是一枚道光通宝小平钱,但是钱币的字体精美,钱币厚重。因为当时我们大多数泉友从来还没有看到过丁福葆先生的『历代古钱图说』。这时德阳刊刻社的老超说话了,“孙大姐这币卖不?”“不卖,这枚古钱是我结婚时,我公公送给我的,我今年都55岁了,此钱在我家也有几十年了吧,我们是老北京、旗人。”老超又说:“大姐我非常喜欢这枚钱,给您500元可否让我。”但是任凭你说什么,孙大姐就是不卖。直到中午十二点半孙大姐走后,老超才悄悄的告诉我,他家里有一本丁福葆先生的『古钱大词典』,他在书上看到过此钱,叫道光通宝雕母钱,而且金口未开。此钱是有钱也难寻,并且说小孙你也是二重的,和孙大姐是同姓、同厂,有机会一定想办法买下,是枚好钱啊,要让它留在德阳。正是通过此事我深深的领悟,没有钱币知识和有关书籍,收藏钱币是万万不行的。我也经常做梦在梦里把这枚道光雕母钱买到了手,结果醒来是南柯一梦。
因为德阳是一个工业城市,在五、六十年代时,三线建设从全国各地和大都市移民很多,到德阳建设三大厂矿企业,可称之为一个移民城市和中国重工业基地。不少人家里收藏有古董、钱币,真是藏龙卧虎。我的一位忘年之交范大爷就是从上海移民到德阳来的,祖上在北伐时当过国民革命军的师长,我在他家里看到过孙中山先生的亲笔信两封和齐白石的一幅字画,后来孙中山先生的信件捐给了德阳市博物馆,齐白石的字画送到北京嘉德拍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