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古币收藏很久,最近闲来无事,发现目前古币界开始时兴开放盒子了,略微来了些兴致,于是找了些以前的旧藏,送评了目前口碑不错的*夏总部、*博总部、*地评级。这三家均是我第一次送评。就这次送评说一下感受。
首先说一下*夏总部,都说目前*夏评级市场表现好,而且有溢价。那么溢价来源于哪里?凡事皆有因果,*夏评级对散户的狠辣,在这次送评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一,*夏对水坑、房梁、铁壳等近年出现过的假货秀色,评定能力偏弱,或者说疑罪从有。说好听的是严格,说难听点就是不敢承担,把风险转嫁给了送评者。其二,对散户的备注,严格到目的不纯,尤其是轻微不平和铸裂纹,是针对散户的两把利刃。这一系列的骚操作搞下来,却无形中在散户的大脑中形成了一种意识,那就是*夏评级严格,可以买。然而散户自己送评的币是没有高分的,也就是说是没有溢价的,甚至还有亏掉一大部分评价费。那么,高分币的利润是哪来的?结果显而易见,是散户的血和泪。厚此薄彼的高端路线,是短见的。
其次说一下*博总部,现阶段是*博在金标事件之后,从良的一种态度和表现。本次评级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真假的鉴定能力,是业界和散户都认可的。在这次送评中的表现,*博对缺陷标注中规中矩,可以接收。比较出色的,确实是对真假的判断,评定能力较强,基本能断定真假。但是*博的市场公信力确实在急速下滑,原因无他,是分部的扩展和暴雷,尤其是分部的盒子,50%甚至更多是有修补等隐藏缺陷的,*博虽然通过分部的扩展赚到了钱,但是恶魔的种子也种下了,这杯毒羹带来的毒素正在慢慢的腐蚀着*博的公信度。*博未来的路线不明朗,估计它自己也是不明所以,浑浑噩噩,*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重点要说下*地评级,在*地十年却是首次送评深表歉意,这次新盒感觉还是有质感的,所以送了20个,以表敬意。*地锦盒据说表现不错,但我觉得锦盒要精,不要大。那为什么*地评级表现良好,黑料不多,但是市场占有率却不高呢?个人认为,究其缘由有2。其一,*地聚集了几乎大部分专业的古币人,和一些自认为专业的古币人,这些人根本不需要评级,他们送评*地评级,更多的是为了买的保障,而不是为了卖的保障。其二,背靠大树好乘凉,*地评级背靠论坛,确实得到了这些客户群体的保障,却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如何走出去,是需要深层次考虑的。此次评级具体表现,等评级结果出来后,再来评价。
以上愚见,纯属胡说,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