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歇夏已过,广州秋天仍然异常炎热,闲来无事,拿起友送的书写笔写下苏东坡“前赤壁赋”的一段最为欣赏的词段。高中时背诵前赤壁赋文章时候,当时为了应付考试,颇觉繁杂,更不会体会到这篇诗词作者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时至中年,人生经历丰富以后,再通读全文,才感悟到文中表达的那份豁达与乐观人生态度,以及东坡先生在经历人生低谷时期对时空、命运甚至宇宙的感悟与思辨。
《前赤壁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当时为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也就是非常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苏轼生于庆历元年左右,为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历经仁宗、神宗、哲宗三朝,逝于1101年,也就是徽宗登基那一年,可以说是经历了北宋朝的强盛到衰落,一生被贬三次(分别为黄州、惠州、儋州),距离上越贬越远,虽然官场失意,但是在文学、绘画甚至美食方面可是个达人,被称为千年文人第一人。
现将书写的词篇摘录(书法水平比较低,大家勿怪)如下: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整个前赤壁赋是苏轼与友人,泛舟江上的一段会话,以苏轼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次钱币选择方面也考虑了苏轼从出生到命运的各主要转折点的年号钱:
1、庆历重宝选读,本人收藏的一枚21年出于宋辽窖藏。


2、嘉佑元宝寄郭版,本人收藏的一枚六级小版钱币。


3、元丰隶书小字,本人收藏的内蒙窖藏沙坑,这个版式就是有名的东坡元丰,传闻隶书体的钱文为苏东坡书写,故称为“东坡元丰”。


4、熙宁元宝折二连飞长冠大字版,本人收藏的一枚五级版钱币。


以上为全文,千年一苏轼,我最喜欢的一个唐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