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p盒进圈评级,可谓炸开了锅,掀开了局,有人说清钱的春天要来了,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耻辱,也有人说我不信评级,如图所示,这枚9.5的样品要是我们国评是不是可能会有代码或者备注呢?我想如果图片没出错,那肯定会有的,不是05就是07,那么这个时候,有的人会说,这是古钱币,别用机制币的眼光来看,铸裂纹很正常,但目前国评有的公司开始用了全新的标准,结果网上也有一片骂声,说怎么这么松啊,这是不负责任,这是在隐瞒瑕疵。国内也有一惯严格瑕疵的评级公司,这时候又有一堆人跳出来说你这是不尊重古钱币,怎么这么严,完全是在瞎标!实际上只是影响了他的售卖与利益罢了,这一前一后,告诉了我们两个现象,一则崇洋媚外,二则收藏圈内双标本性暴露了出来。
那么我就简单的发表下自己的看法,错了勿怪,轻点喷!
PCGS自1986年创立于美国,在现代钱币评级领域成绩斐然,凭借科学的评级体系、严格的流程管理和广泛的国际认可度,成为行业佼佼者,这个是不可否认的,其评级的钱币在国际市场流通性高,评级标准也被许多人视作行业准则 。但中国古钱币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鉴赏体系,与现代钱币大相径庭。
从评级标准来看,PCGS在国际通用的谢尔顿评级体系基础上,结合中国古钱币特征推出10分制评级标准,旨在为中国古钱币评级提供统一规范。然而,这一标准在本土化过程中遭遇极大挑战,例如,国内藏家看重古钱币的锈色与包浆,认为它们是岁月沉淀的象征,是钱币韵味的体现。但PCGS却可能因锈色过重视为“过度腐蚀”,包浆过厚判定为“状态不佳”,影响评级分数。在国内,一些经过老一辈藏家修复、清理的古钱币,在PCGS严格的评级体系下,会被标注“修补”“处理”,评级大幅降低,这与国内藏家“重神韵轻瑕疵”的观念相悖。
从市场接受度而言,PCGS评级币也面临困境。国内资深藏家秉持“上手品鉴”“传承有序”的收藏理念,对PCGS“隔着塑料盒看币”的评级方式难以适应,觉得这种方式破坏了人与钱币之间的情感联系。此外,PCGS评级费用相对较高,对于广大中小藏家来说,增加了收藏成本,限制了其在中低端市场的普及。
不过,PCGS进军中国古钱币评级市场并非毫无积极意义。它引入的标准化评级报告和防伪封装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市场上以次充好、伪造评级等乱象,推动古钱币交易更加规范透明。其在国际收藏市场的影响力,也有助于中国古钱币走向世界,提升国际知名度。
PCGS进军中国古钱币评级市场,既带来机遇,也充满挑战,不能简单判定其是否靠谱。在未来发展中,PCGS需深入研究中国古钱币文化,与国内藏家、专家加强交流合作,不断优化评级标准和服务,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同时,国内收藏界也应保持开放态度,在借鉴PCGS先进经验的同时,坚守自身文化特色,共同推动中国古钱币评级市场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