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1620 | 回复 45

    [欣赏] 秦半两:货币史中的帝国密码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正式会员
    好评
    23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5-07-31
    最后登录
    2025-09-20
    楼主 发表于2025-08-19 11:01:16

                                           秦半两:货币史中的帝国密码

       

       谨向杜维善先生致以深切谢忱!拜读先生《半两考》大作,如拨云见日,获益良多。论半两者,先生诚为当世权威。

                                                                                                   ----前     

     

    杜维善先生考献征文,谓半两始献公七年,余泉证之。今陈所藏,非炫奇货,实欲与诸君共探:

    先秦泥范何以千钱千面?战末军钱何以随葬青川?桂林坑何以尽晚期版?

    半两虽微,可窥八荒同文之伟业,可证商鞅量衡之遗规。藏泉之乐,在格物致知,在神交古人。

    affb53fcb4a4f365dde109f1278e63e3.jpg

     

    原网名:汇泉斋123
    正式会员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5-07-31
    最后登录
    2025-09-20
    1楼 发表于2025-08-19 11:03:19
    荆州汇泉阁:

                                           秦半两:货币史中的帝国密码

     

    权力铸型:天圆地方的政治哲学

    秦半两以圆函方的形制突破环钱范式,将《吕氏春秋》"天道圆,地道方"的宇宙观具象为货币符号。这种外圆象天命、内方表皇权的设计,使每枚钱币成为中央集权的微型图腾。杜维善《半两考》揭示其起源可溯至秦献公七年(前378年),早于商鞅变法十五年,印证货币改革实为秦国崛起的隐性推手。

     

     

    军事铸币:六国疆域的渗透轨迹

    战国秦半两随军流通的路径暗藏征伐密码:金牛道见证灭蜀之战,商於道直指楚地咽喉,易阳道连通三晋要冲。这些军事通道出土的厚重钱币(3-18克),携带着泥范铸造的粗犷气息——钱文大篆如戈戟森列,"半"字圆弧似弯弓满月,"两"字双人若持戈甲士。青川七钱(前310年)的确证,使货币史与《史记》记载的秦武王"通三川,窥周室"战略形成时空互证。

     

     

    文字嬗变:书同文的货币预演

    从战国大篆到秦篆的演变,在半两钱上形成独特谱系:早期"半"字首笔作135度圆弧,后期渐成90度方折;"两"字从双"∧"连山式转向规整对称结构。李斯小篆入钱虽未完全实现书法统一,却为文字标准化埋下伏笔。这种字体的军事化传播,较之始皇二十六年诏书更早实践"书同文"理念。

     

     

     

    经济镜像:帝国兴衰的重量刻度

    秦半两的减重曲线暗合国运轨迹:惠文王初铸重12铢(7.8克),始皇时维持8-10克,至二世骤减至3-4克。汉初荚钱轻如榆荚(不足1克),恰似丁福保诗云"曾看刘项入咸阳"的沧桑见证。货币重量的政治经济学,在西安坑(蓝绿锈色沉积王畿岁月)、天水坑(铜光如新凝固早期辉煌)、桂林坑(结晶锈记录南征烟尘)等不同坑口中获得物质性存证。

     

     

    文明坐标:跨时空的收藏对话

    钱币学家与藏家共同构建的认知体系,使秦半两超越物质遗存:杜维善以考古材料校正文献讹误,青川木牍为断代提供绝对坐标,郢城坑千斤钱币险遭熔毁的传奇,折射出文明传承的脆弱性。当现代藏家通过(警惕网络诈骗信息!)重聚散落各地的半两,实为数字时代对"物勒工名"传统的新型接续。

     

    秦半两是穿越战火的钱币,既承载着"挥戈剑指六国"的帝国意志,也记录着"千钱千面"的匠作温度。从商鞅量器到半两钱,从咸阳宫到桂林郡,方寸铜片上的文明基因,仍在叩击着历史的回音壁。

     

    三十余载春秋流转,自郢城坑半两始,我的收藏长卷便徐徐展开。每当指尖触及这些沉睡千年的青铜信笺,总能听见金戈铁马在铜绿间低吟。电商时代的浪潮拓宽了泉海航路,泥范、放逸、合范等各色半两渐次归航,尤以过十克重铢、大直径异品最动心魄。每一枚入匣的铜钱,都是时光长河溅起的一朵浪花。

     

    华夏大地的半两遗存,恰似散落九州的星辰。长安故地的铜花最是绚烂,蓝绿锈色如千年铜花绽放,杜维善先生旧藏的半两在此间流转,将秦汉的月光凝成铜色。天水坑则另赋风骨,青铜肌理隐现铜光,恍若伏羲故里未褪的文明胎记,那些无锈铜钱分明是初铸时的模样,精光内敛处藏着青铜时代的体温。

     

    行至黄河以南,辉县坑的红绿锈斑如斑驳史册,石灰坑的铜质却澄澈如新,中原大地总在沧桑与鲜活间保持微妙平衡。最摄人心魄者当属岭南遗珍,桂林坑的结晶锈似孔雀翎羽,沅水坑的金黄氧化层若龙鳞闪烁,遥想秦军南征时铜钱坠地的脆响,竟在岭南烟雨中沉寂两千个春秋。

     

    摩挲这些铜质史书,常思量半两不仅是货币,更是文明迁徙的密码。西北的雄浑与江南的灵秀在铜面上交织,军旅的铿锵与市井的喧哗在穿口处凝结。每枚半两都是活态的地理志,锈色里藏着当地的水土密码,钱文中隐着时代的刀笔风骨。收藏愈深,愈觉自己不过是历史长河边的拾贝人,借这些青铜残片拼接着华夏文明的基因图谱。

     

    夜深人静时,将不同坑口的半两列于青毡,仿佛看见青铜文明在神州大地上蜿蜒的脉络。杜陵原的晨雾、天水的月光、沅水的渔火,皆在方寸铜色里永恒。半两收藏终究是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我们的指纹与古人铸痕重叠,便完成了文明传承最温柔的触碰。

    原网名:汇泉斋123
    正式会员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5-07-31
    最后登录
    2025-09-20
    2楼 发表于2025-08-19 11:09:30
    荆州汇泉阁:

     

    权力铸型:天圆地方的政治哲学

    秦半两以圆函方的形制突破环钱范式,将《吕氏春秋》"天道圆,地道方"的宇宙观具象为货币符号。这种外圆象天命、内方表皇权的设计,使每枚钱币成为中...

     

     

    一、西安坑

    当我用指腹摩挲西安坑半两的蓝绿锈斑时,总错觉触到了咸阳城的晨露。那些沉淀在铜胎深处的孔雀蓝,是骊山北麓的云气凝成的釉彩;斑驳的翡翠绿,许是阿房宫瓦当坠落的碎屑。

    十三朝烟雨在方寸之间流转,连铜锈裂开的冰片纹里,都蜷缩着未央宫阙的月光。

     

    合范 先秦半两

    微信图片_2025-08-19_104721_340.jpg

     

    先秦早期半两 

    9726283c092d010c01352e7ad1954871.jpg

     

    2353c7aacfb5bfdb37a7351241a55fd3.jpg

    dd8a7810e05dd726d3fe883c530e15f4.jpg

     

    批量部分

    f0b1c062ca75e9fb2de94e5955ef6684.jpg

    186,011c88f8c8b53877.jpg3c8285ccb2799993c292d34aa3b04405.jpg

     

    品种类

     

    pt2020_08_14_14_03_07_mh1597633244476.jp

    微信图片_2025-08-19_104129_907.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04134_148.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04138_347.jpg微信图片_20250819104057_138.jpg

     

     

    原网名:汇泉斋123
    二级发帖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06-08
    最后登录
    2025-09-20
    3楼 发表于2025-08-19 11:16:20

    这文本怎么一股AI的味道😂

    正式会员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5-07-31
    最后登录
    2025-09-20
    4楼 发表于2025-08-19 11:22:33
    垸堤官吏纱俾:

    这文本怎么一股AI的味道😂

               谁的味道不重要,思想是我的,文笔经过了润色。  

              "认知维度较低的人,往往习惯于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一切,这种现象在民间常被戏称为'杠精心理'。这类人群倾向于在各类事物中寻找瑕疵,却难以把握整体与本质。"

    原网名:汇泉斋123
    正式会员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5-07-31
    最后登录
    2025-09-20
    5楼 发表于2025-08-19 11:58:46
    荆州汇泉阁:

               谁的味道不重要,思想是我的,文笔经过了润色。  

              "认知维度较低的人,往往习惯于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一切,这种现象在民间常被戏称为'杠精心理'。这类人群倾向于在各类事物中寻找瑕疵,却难以把握整体与本质。"

    与泉友互勉   原文  非AI润色  

     

    众生皆苦 唯有自渡   

    道之养心篇

     

    大多数人都是可怜之人,很多人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你跟他深入一接触,就会发现,他的内心早已经千疮百孔,他是蚂蚁的思维,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经常听到他们说“别人是怎么做的”这种叫从众判断,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三观”,也不知道什么是三观。

     

    人和人的区别是判断思维,有归设性判断,即定义性判断。反思性判断,解决问题的判断。我目前的思维模式,由感性思维升级到因果思维,经辩证思维跳跃至系统思维,最后转化为本能思维。总结为创造、成长性思维!是最高等级的思维模式!

     

    人世间就是那么一堆破事儿,人一张嘴就是那些东西,要么,是贪痴,要么,是名利,要么,是傲慢偏见,千篇一律。你一旦通透了,看众生,看自己。你就会知道, 善良不斗 大气不争 低调不比 聪明不评不斗修身 不争养性不比养心 不评养德

     

    你和认知低的人讲道理,他只会和你抬杠!在他的眼里看不到你的智慧,他只想争个输赢。就好比狗咬了你一口,你去反咬,你也会变成狗。最好的对付方法,就是远离!

     

    申公豹经典语录

     

    不要去责怪你生命中的任何人,合得来就好好相处,多多关怀,合不来就保持距离,装装糊涂!人在世上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好的人给了你快乐,坏的人给了你经历,最差的人给了你教训,最好的人给了你回忆,所有的相遇绝非偶然,来者要惜,去者要放,不要害怕失去,因为你所失去的本来就不属于你,也不要害怕被伤害,因为能够伤害你的也本是你的劫数。

     

    大地上开满鲜花,

    在牛羊的眼里,能吃的全是草。

    在美女的眼里,是愉悦的心情。

    在诗人的眼里,是感怀的诗篇。

    在道者的眼里,它是生死轮回。

    格局生因,表象见果,花开见佛!

     

    你想做牛羊吗?你还和牛羊讲道理吗?对牛弹琴的结果,你也会哞哞叫!

     

    人蠢起来很简单,只需三步!

    吸引他的注意力!如电影、综艺!

    第二,消耗他的精力!如麻将、游戏!

    第三,剥夺他的思考力!如手机,微信!

    没有思考力的人是没有认知。他们只会抬杠,俗称杠!

    智慧的人要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表演者。

     

    无所住,不是远离世间,而是在世间而不为世间所缚。当你困在这个“三维”世界的“相”里时候,你所感受到的,痛苦,挣扎都是如此真实!当你选择,我不要了!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的时候,你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只有放下恐惧与匮乏,限制性的信念,你才能心清神明,得大自在。

     

    到了一定境界,你就会打开高纬度的视角,你看到的大千世界不再是热闹和繁华,而是,众生皆苦。

     

     

    原网名:汇泉斋123
    离线 泉海边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2-15
    最后登录
    2025-09-17
    6楼 发表于2025-08-19 12:04:19

    只想说,都白话文时代了,一会儿瘪口文言文,一会儿白话文读着难受,

    正式会员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5-07-31
    最后登录
    2025-09-20
    7楼 发表于2025-08-19 12:30:40
    泉海边:

    只想说,都白话文时代了,一会儿瘪口文言文,一会儿白话文读着难受,

     

              呵呵,我根本不在乎谁会来看。医不叩门,法不轻传。有人收获,有人抬杠,很正常。

    原网名:汇泉斋123
    在线 古泉萍萍
    实名认证
    好评
    4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4-23
    最后登录
    2025-09-20
    8楼 发表于2025-08-19 13:00:00

    好文章

    再多些图片辅助讲解就更好了

    楼主功德无量

    2024-12-02 转正
    在线 古泉萍萍
    实名认证
    好评
    4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4-23
    最后登录
    2025-09-20
    9楼 发表于2025-08-19 13:02:17

    早些年也玩半两

    可惜传承脉络复杂

    版别无序

    实在是搞不明白

    不得不放弃了

    还记得当时开元泉社的懒禅

    爱玩记号半两

    自己也照猫画虎搞了一堆

    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 此帖于 2025-08-19 13:02:37 被 古泉萍萍 编辑过 —
    2024-12-02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