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永历通宝背一分,以其独特的黄铜质地和传世黑漆古包浆,展现出了其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它见证了南明桂王朱由榔在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于广东肇庆称帝,并改明年号为“永历”的重大历史时刻。永历通宝的铸造,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更承载了那段历史的独特记忆。其背文上竖写的“五厘”和“壹分”,以及折十型钱背的“壹分”,都彰显了当时社会的复杂背景和永历帝的权威。尽管永历帝在位时间不长,但永历钱在台湾的流通时间却长达37年之久,其影响力深远。然而,随着清廷在台湾鼓铸康熙钱并销毁改铸永历钱,以及后来的大力回收销毁,永历通宝的存世量逐渐减少,使得它在明年号钱中显得尤为珍贵和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