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312
主题
5986
帖子
8610
积分
日本南部有名富商,名叫三州屋,此人喜欢炫富,于是把宽永钱上涂上金粉、银粉,然后扔到大街上,供行人去哄捡,并以此取乐。后来很多被拿去当做了“上栋钱”。所以此类被称作“三州屋钱”。 另有一些被涂上金粉、银粉、彩漆(以红色与黄色的漆为主)的钱币,主要也是作为“上栋钱”,在祈福仪式上使用,彰显堂皇富贵。 关于日本上栋钱: “上梁钱”又名“房梁钱”,最早出现于中国,一般多用古钱。江浙地区习俗,用红绿绸缎包裹,放置在房梁上。也有部分地区直接放于梁上,或者塞入梁木上裂开的缝隙中;也用用细绳穿起系于梁上的;或者将古钱放入装有五谷的布袋里,再放置于梁上的(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 本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上梁钱”,传至邻国日本后改称“上栋钱”,仍旧用于建筑上梁仪式。日本的上栋钱种类繁多,由于法律不禁私人铸造,故其材质、工艺、风格非常丰富,可作为专题收藏研究。 从上梁仪式的使用方法上看,日本的上栋钱和中国上梁钱有较大的不同。 日本上栋式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撒钱过程,站在主梁上向下抛撒米饼、钱币,梁上志得意满,梁下兴高采烈,达到仪式高潮。相比中国的上梁仪式,没有将钱币直接放置在房梁上的过程。 另外使用的钱币上,早期在上栋仪式中直接使用流通的行用钱(这点和中国相同)。流通的钱币也并非直接使用,而是有修饰。如戳印上文字,或镀金银箔、涂上金粉银粉、彩漆等等。并且有些也会系上彩色丝线,用红纸包裹。戳印的文字多为上栋、福、鸟居以及寺庙名称、建筑物名称等。 明治以后,日本上栋钱发生了较大改变。不再直接使用流通货币,宽永等古钱币也不再流通。有些如政府部门、寺庙、神社,开始铸造为上栋仪式而准备的专用上栋钱。 早期的上栋钱由翻砂铸造而成,后期的开始用机器铸造,精美程度和流通币不相上下。机制钱早期采用铅锡材质,之后开始使用黄铜。 目前发现种类繁多的上栋钱,文字,花纹,字体都不限,自由发挥,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情形,特别有趣。神社的上栋钱占了绝大部分,占比应在八成以上。 日本的神社遍布日本各地,所以看到这些上栋钱也能发现各区域的不同铸币风格。同时也知道了这些(在日本有名)神社的名称。 部分日本上栋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在钱币的外郭上,铸造或者戳印文字。钱肉处装饰水波纹,稻穗纹等,这些是和中国钱币不一样的地方。 此外,比较特殊的有,日本的国会议事堂,造币局,博览会建筑等都有上栋钱。 日本的国会议事堂,造币局,名古屋城,熊本城之类的上栋钱。这些属于公共大型建筑,有上栋钱是比较特殊的。多镀金,镀银,或直径较大。由于需要从高处撒钱,所以大型厚重的钱币不太适合。此类上栋式都有文献记载,何时,哪些人参加,上栋钱铸造了多少枚,抛撒了多少枚,作为纪念品分发了多少枚等等。少的几十枚,多的几百枚,甚至上千枚的都有。日本有专门的上栋钱谱,都有学者考证记载。 进入平成年代,近现代的上栋钱多用纯银和纯铜制作,如著名的正仓院,金阁寺,长野奥运场馆,法隆寺等等。铸造工艺精湛,应该都是日本造币局制作的(边缘刻印“纯银”)。 上栋钱中大型的非常少,基本都是小平钱大小。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