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被遗忘的镍币困局
当藏家们将目光聚焦于袁像银币的寒光流转,或是江南龙洋的齿边锋芒时,有一摞摞泛着冷冽灰光的镍币正躺在古玩市场最幽暗的角落。这些诞生于1936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背景下的孙中山像镍币,曾见证中国金融改革的时代风云,穿越抗战烽烟流转于市井街巷,却在八十余年后陷入"真伪难辨无人识"的收藏困境。
本应承载特殊历史记忆的金属辅币,尴尬的夹在银元和铜元收藏中间,长期边缘化。更因造假的相对简单沦为赝品的狂欢场。当某些蓝盒里封装的产品频繁现出低仿马脚,当古玩市场批量复刻的镍币以原光之名混淆视听,这场始于认知真空的危机,正在将本就小众的镍币收藏推向更危险的深渊。
辩伪
因图案的单一以及品种的复杂,大部分人都对镍币望而却步。镍币一般上手观察边道及边齿相对容易,老包浆者识别也简单。本文主要是针对部分当前流行于市场的原光赝品,抛开压力因素,在不通过观察边齿的情况下,以正反面状态进行两枚同版同模伤一眼法,拣选明显位置标记,简单易懂,避免更多泉友踩雷。
首先是A字版,该系列主要铸造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奥地利的维也纳造币厂代铸,故币面古布图下方标注大写英文“A”作为厂标标识。
A版伍分:边缘高低弱打一致,肩,脸颊,下巴等处同模凹坑点,伍分两字有明显的拉丝痕(实物明显)

A版十分:处箭头位置凹伤外,最大的破绽为人像下方6点红圈处的多肉

A版廿分:最明显的地方为布图面5-6点边缘的多肉

无A系列
31年半圆:主要是布图左上侧边线明显凹塌,右上齐字处弱打模糊

32年半圆:和31年共用背面,人像面多处擦痕,脑门上小伤痕

25年伍分:孙像面边回纹处有弱打隔轮感,布图和伍字处明显凹伤

28年伍分:布图同25年伤

25年拾分无A版:和A版拾分共用人像面,相同位置有多肉

27年拾分:衣领处类似爪痕伤,布图不同程度弱打,该版赝品直边厚坯,附实战中所见一枚


28年拾分:衣领右侧划痕伤,底板多处丝状凸痕

29年十分:多处擦痕,十字处凹坑等都比较明显好认

30年十分:人像上有一棍贯耳,和29年共用布图面,伤也一样

25年廿分:布图右上侧的底板鼓包不平,两足范线模糊软弱。底板擦丝位置一致

27年廿分:非A版廿分都是共用一个布图面,同样位置鼓包,底板有挤压纹

28年廿分:同25年和27年的布图面鼓包

以上图片均为本人原创拍摄编辑,欢迎无商业行为的分享讨论。愿小小拙文能为困惑中的泉友拨开迷雾,更盼方寸镍币能在藏界绽放异彩,让钱币文化的清泉在藏研相长中生生不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