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二年春,我在临安城郊淘得一枚“渠黄”打马格钱。钱径寸余,青铜泛蟹壳青,正面楷书“渠黄”二字筋骨峭拔,背面阴刻骏马腾空图,马尾逆风如刀裁,隐约可见细若蚊足的錾痕“宣和六年御马监造”。
钱摊老汉啜着黄酒道:“客官好眼力,此钱出自城南凤凰山脚,前月暴雨冲坍了半座废窑,里头散落好些铜马钱。”我心下一动——宋人笔记载,汴京沦陷后,康王南渡携宫中打马格钱三百副,莫非此物便是随驾南迁的旧物?
是夜秉烛细观,忽觉指腹触感有异。取来宣纸覆于钱面,以松烟墨拓之,竟显出数行朱砂小字:“甲子日,艮岳赛马,渠黄三局连冠,赐金络头。帝命铸钱以纪,特准添御马监印。”字迹漫漶,似有人反复摩挲。
恍惚间似见宣和年间的汴京马市:金明池畔青石板上,四十枚打马钱排作“移夹”阵势。黄衣小吏唱筹:“渠黄越夹河,行八十五丈!”鎏金投壶应声而倒,围观百姓喝彩如雷。那匹夺得魁首的渠黄马,鬃毛间还沾着艮岳的桃花瓣。
今晨再访废墟,掘得半片定窑白瓷,底款“殿中省”。瓷片内壁沾着铜绿,想来曾作储钱罐用。八百年前,或许某位内侍正偷闲掷着马钱,忽闻城外金鼓震天——靖康二年的北风,终究吹散了打马图上的朱砂记。
配图手中马钱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