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兵舰壹分铜币为红铜质,直径:23.5毫米;厚度:1.4 毫米;重量:4.4 克。正面中央铸G·M·D党徽图案,外环铸双线连弧形纹饰,上缘铸纪年文字“中华民国十九年”,下缘铸纪值文字“壹分”二字,左右两侧各铸一五角星;背面主图为一兵舰图,上缘铸“哈尔滨”三字。此币设计新颖,制作规范,其形制与东三省一分铜币非常相似。
哈尔滨兵舰壹分铜币的铸地曾有争议,最初有人认为是天津厂铸,后按其形制、图案推断为沈阳造币厂所铸。沈阳造币厂纪念建厂100 周年时,于1996年出版发行《沈阳造币厂图志》第107 页,披露了在该厂仓库保存有“哈尔滨壹分铜币原模”,此币的出身地才水落石出。原模图附有文字说明:大致在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 年)前后, 哈尔滨银行公会鉴于当地辅币缺乏情况日益严重,报请东三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铸造哈尔滨大洋和铜币,未获批准。此间,其曾委托工厂试铸“民国十九年哈尔滨壹分”铜质样币等。
同江阻击战是一次国际性江战,两艘驳船开创了以弱克强奇袭战绩,后人为其铸币颂扬不算过分。但历史上对参战的这两艘驳船船名没有明确记载,经查询的资料上有这样的记载:1929 年夏,兼任东北航务局董事长的沈鸿烈从局运货处调集了两艘驳船,准备安装大口径火炮,当时要求这两艘驳船一是体积要大,二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夏天还在服役运货。《邢契萃刍言》列举了同江阻击战中被苏方击沉、劫持的东北航务局属下驳船共有6 艘,其中四艘吃水量在3 万布特以下,而“东乙”号和“名闻”号为5 万布特铁甲驳船,从这点来看,可以锁定铜币上的“哈尔滨兵舰”是这两艘船。如果再精确划分,币上的战舰取材于“东乙”号铁甲驳船更名副其实,因为这艘船是哈尔滨船厂造的新船,而“名闻”号是比利时造的旧船。
哈尔滨壹分铜币图案独特,存世稀少,在中国铜币中是可望不可及的大珍品。就目前所知存世仅见3 枚。披露最早一枚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十二月八日上海泉币学会第172 次例会上,由机制币收藏家张璜先生出品展示,后来张璜将它带至香港,卖给从事酱油生意的黄先生,后来由台湾陈吉茂先生所得,上世纪末转由何代水先生珍藏;第二枚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据传系征集于钱币收藏家陈仁涛先生;第三枚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由钱币收藏家李伟先先生捐献。 下图为原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