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75724 | 回复 69

    春节档贺岁贴:宋真宗御书钱背后的故事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194
    差评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3-27
    楼主 发表于2025-02-06 12:33:37
    — (金城古泉) 设置精华操作 (2025-02-09 09:14:38) —

     

    1738768242874.jpeg

     

    春节档,贺岁贴,我们的主旋律是吉祥娱乐。尽管几家欢乐几家愁,但年都是要过的,人要的就是个精神,得有个勇往直前追随阳光的劲头。

     

    大风起兮为各位泉友备下的贺岁贴是——《宋真宗御书钱背后的故事》。

     

    宋真宗赵恒为宋代第三帝,在位25年。这位皇帝戏份很足,争位戏、战争戏、修仙戏、宫斗戏俱全,澶渊定盟、泰山最后一次封禅、找个有夫之妇当皇后还把她前夫当舅哥、狸猫换太子,都由其主演。铸有咸平、景德、祥符、天禧钱,皆吉祥美号,为泉友所喜爱。南宋王应麟私撰《玉海》云:祥符元年六月癸巳赐辅臣新铸御书祥符通宝钱。清人翁树培,据真宗《龙门铭》及《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笔意考证,认为此四钱皆御书。

     

    今天,我们就以古钱为引,拉开贺岁大片帷幕,借此祝各位泉友:新春大吉、万事如意。

    2条评分 ,好评+1 ,红包+400.00
    园地网络客服 红包 +400.00 优秀文章 2025-03-11 13:35:49
    金城古泉 好评 +1 图文并茂的原创好文,知识点丰富,质量高,可读性强 2025-02-09 09:14:55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19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3-27
    1楼 发表于2025-02-06 12:35:31

     

    IMG_20231029_123758.jpg

    IMG_20231029_123806.jpg

    ·1·咸平钱背后的故事:糊涂太子幸遇糊涂宰相

     

    真宗赵恒为太宗第三子,庶出。其母元德皇后是真宗当皇帝之后才追尊的,原是太宗妃子,生了很多孩子,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就去世了,享年三十四岁。

     

    在赵恒成为太子之前,太宗朝先后有两位太子,本事都比他大。宋太宗最初选的储君是长子赵德崇,与真宗是同母弟兄,赵德崇经常跟着太宗征战,帝钟爱之。但陷入太宗和四弟赵廷美的纷争,导致精神失常,时不时砍个人,要不就放火烧皇宫,自然不能成为皇帝继承人了。次选二子赵德明为太子,此人《宋史》赞曰: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可惜淳化三年去世了。因此,本没有皇帝念头的赵恒糊里糊涂成了太子。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太宗驾崩。赵恒本应顺理成章继位,却不想遭遇一场政变,幸有“糊涂宰相”吕端,化解了一场闹剧。

     

    起因是一个大太监王继恩,与原太子赵德崇关系不错,与当时的李皇后密谋,想迎回旧太子继位。要说这个王继恩可了不得,他在后周朝就做太监,赵匡胤当皇帝就有他的功劳,之后成为亲信。宋太祖驾崩后,皇后命王继恩速召皇子赵德芳入官,王继恩却径自去南府,宣召皇弟赵光义,促使其登基。然后竟能监军杨家将打辽国,亲自带兵平定王小波、李顺起义。在中国太监史上,这人最少能排进前三名,仅仅因为官位不及赵高和魏忠贤。宋朝前两个皇帝登基都有他的功劳,自然也是尝足了甜头,因此他要迎立第三个皇帝。

     

    宋太宗病危时,王继恩就暗中串联一干重臣,蛊惑李皇后谋立旧太子赵德崇。但是,却忽视了一贯糊里糊涂的吕端。

     

    吕端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时不设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宰相的权责。此人出身官宦世家,素有权谋,喜怒不形于色,日常表现迷迷糊糊,但是因为几件事深得宋太宗器重(具体什么事,宋史·吕端传上有,本文不详细说了)。在提拔重用时,有大臣反对,理由是这个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并由此成为一个典故。

     

    可是王继恩偏偏忘了他大事不糊涂,也可能就没把废立当做大事。太宗驾崩之际,吕端本来在宫中,一看苗头不对,而太子赵恒竟然不在身边,就在笏板上写了“大渐”两个字,派自己的随从立刻送往太子东宫。然后,他自己就溜了。宫里不是他的地盘,他得到中书省才好使。

    mmexport1737555154024.jpg

    王继恩那会儿很忙,宫里的事也进展很顺利,就等着颁布新帝诏书了。宋朝规制,颁布诏书是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用印的,这时候他才想起吕端。可刚刚吕端还跪在那儿,一转眼就不见了。问吧,吕端去哪了?找来找去才知道在中书省衙门那。叫他来,吕端可不去,皇帝都没了,谁能叫动一朝宰相?王继恩只好屁颠屁颠去找他。

     

    史载吕端是个大胖子,二百多斤接近三百斤呢,说不上几句话就打呼噜,宋太宗宠他没办法,人家就当宰相。王继恩找着吕端好说歹说一通说,一直把吕端说的呼噜山响。喊醒了再说,吕端烦的不行不行,说:你讲话简单点行不?快说什么事,我困得不行。王继恩就说立新君,你得盖章。吕端说:那盖呀,章在中书省政事堂诏书阁里。

     

    王继恩拔腿就往诏书阁跑,他那时候岁数可是不小了,但毕竟是带过兵的人,跑地飞快。吕端就在后面追,还喊:那得我盖章呀!越喊王继恩跑的越快,等他进了诏书阁,吕端也不追了,示意把门的兵丁,关门上锁,可不能让他出来了。

     

    诏书阁是封存历代皇帝诏书的地方,里面极为高大空旷,外面有一道大铁门,连个窗户都没有。门一关里面黑咕隆咚,王继恩嗷嗷叫也没用,外面随从听不到。吕端一揣钥匙走人。

     

    去哪里?进宫了,擒贼先擒王,现在宫里没头了。太子此时也入宫了,双方汇合参拜先皇。一国宰相当众宣布新帝继位诏书,那是宋太宗在世时,亲眼看着起草的,由太子赵恒登基的诏书,吕端可是一直带在身上。至于李皇后本就是被蛊惑,也就任凭太子灵前即位。

     

    真宗继位,改元咸平。妥善处理了未遂政变的与谋者,除王继恩外,其余诸人都得到从宽处理,以淡化此事。采纳吕端许多治国良策:起用老将曹彬为枢密使、尊奉祖宗之法、善纳谏言、改良官员举荐制度、惩治贪腐、化解宗室矛盾、引进良种水稻等等吧,开创了“咸平之治”,当然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咸平元宝钱。

    — 此帖于 2025-02-06 12:37:21 被 大风起兮 编辑过 —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19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3-27
    2楼 发表于2025-02-06 12:39:34

    IMG_20231020_185847.jpg

    IMG_20231020_185911.jpg

    ·2·景德钱背后的故事:澶渊之盟皇帝其实不怂

     

    真宗继位之后6年,改元景德。寇准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端早几年因病退休了。

     

    景德元年闰九月,辽圣宗与萧太后(杨家将里面经常出现,这娘们很厉害)娘俩一起率领大军20万南下,进攻河北一带,警报一夜五传东京。

     

    为反映历史原貌,在讲真宗这段故事前,不得不简述一下当时的背景,旨在泉友更好的评判。

     

    说起大辽,泉友都知道,这是一个契丹族政权,出自鲜卑的一支。唐时,也在中央皇朝管辖之内,唐太宗对其酋长赐姓李,就是几个游牧部落而已。到了五代时,天下分崩,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自己也搞独立,但也仅限于草原大漠。毁就毁在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攻打后唐。

     

    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多年经营,打造成为南下的基地,又扶植北汉政权割据河东,作为附庸屏障燕云。这对之后建立的宋朝形成巨大威胁。

     

    宋太祖、太宗哥俩不失一代雄主,也是致力于恢复汉唐故土,统一南方之后多次向北用兵。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率大军先败辽援军,继破太原灭北汉。至此之后,宋辽战争不断,互有胜负。辽扎根中原北域日久,国力正隆;而宋刚刚结束百年战乱并不具备统一条件。且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宋实际上是被动防御,而辽的姿态则愈发转向主动进攻。

     

    用今天的眼光看,对辽政策是宋真宗继位之后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处理不好影响国家命运。

    1738768580404_edit_2174233496160945.jpg

    今天的历史书提到澶渊之盟,往往就大书特书寇准如何一力主战,逼迫真宗御驾亲征,好像真宗很怂。其实不然,历史不能断章取义。早在咸平年间,真宗已经亲自率军抗击过大辽一次,历时2个月。据史书记载:“戮(辽军)二万馀人,获其伪署大王、统军、铁林相公等十五人首级并甲马甚众”。之后,宋真宗也是积极备战,以备辽下一轮进攻。

     

    话说宋真宗听说萧太后娘俩又打上门了,首先召开了御前会议,听取大臣意见。记住,成功的会议一定有正反两方面意见,甚至八方面的意见(八股文就是这么来的,从八个方面分析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分析不透?)而成功的当局者一定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综合衡量,明晰利弊,相互完善,然后形成统一意见。

     

    当时的会议分主和、主战两派,讨论的非常激烈,寇准是主战派,一度骂街。但无论战还是和,都得需要本钱。主和派想做折本的生意,迁都江南,避开辽军骚扰,以空间换时间,积蓄力量之后再做打算。这样做必定会引起全国恐慌,军民士气不存,中原有可能保不住。主战派就是倾举国之力砸锅卖铁硬拼了,打得过得打,打不过也得打,打不赢就耗着,总之天天打,谁耗不起谁退出历史舞台。战争胜负很难预料,这种战法风险很大。

     

    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表明,宋真宗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和,但不能亏本不能以迁都为代价;战,但不能以举国之力为代价长时间耗着。他用的是:以战促和,以和换取时间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灭辽。这完全是汉初对匈奴政策、唐初对突厥政策的翻版。实际上,他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北宋末年的最终灭辽。但是时间太久,国家腐败了,地域形势也发生变化,利用了一个错误的时机联金灭辽,最终灭了自己。

     

    正在宋廷内部讨论亲征之事时,辽军继承咸平年间的战略,不攻边城,竭力纵深,其主力已先开到澶州城下。景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赵恒抵达澶州(此间史书中夹杂很多描述宋真宗害怕犹豫的事例,凸显寇准的英勇。我感觉可信度不高,因为即便如此,宋代的官员也不可能纪录下来,后人附会的可能性极大)。

     

    宋真宗到达澶州城后,登上北城楼鼓舞士气,反正就是各种咋胡吧,弄出声来让将士知道皇帝到了,那就喊呗:我是皇上!宋兵威武!辽兵鳖孙!皇帝不怂!皇帝和你们同在!宋兵看到皇帝亲临,士气大振,高呼万岁,声音传播数十里。

     

    辽国主将萧挞凛(时任南院大王,萧峰的前任,杨业就是死在他手里)一看宋朝皇帝来了,还这么大的劲头,就远远地吼真宗:你瞅啥?!真宗也不含糊:瞅你个龟孙!萧挞凛恼了,亲自带着骑兵就冲过来了,他知道宋兵骑射不行但忘了武器先进。宋真宗此行带来个将官叫张环,玩的是床子弩,有专门一支床子弩部队,刚到战场,看到南院大王跑地呼呼的,张环的眼睛就眯起来了。

     

    这床子弩可不是闹着玩的,在古代这个玩意就是火箭炮,射程能达到一千五百米! 箭矢以木头为杆,以铁片为翎,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围五寸,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发射前摇动转轮把弩弦拉开,宋代改良版据说有八牛之力,发射时扣动机关就行,一次发射就是七支像标枪的大箭,据说可以穿过土质城墙。

     

    张环不慌不忙地命令床子弩部队开火(有些史书偏偏说是宋兵害怕,慌乱中误发射的,不知道什么心理写的书),数十弩连发就是一波覆盖,单说南院大王一个人身上就插了六支大箭,另外一支插在马身上,正好是一架弩的量,一点没浪费。然后,辽军的主将就没了。真宗眼瞅着高兴了,吼的更欢:瞅你咋哩?瞅死你个龟孙!萧老娘们过来,让我大官家瞅瞅!宋兵也跟着喊:大官家威武!大官家瞅的威武!

     

    此一战,辽军士气大受打击。由于深入北宋境内且未攻陷澶州,辽军担心腹背受敌。萧太后也是担心大官家瞅她,于是乎提出和谈。

     

    此时主战派认为:敌军深入内地,围攻久不得手,应该派兵守住各处关隘路口,阻断他们的撤退道路,等待勤王大军集结,就可以实现全歼敌军的目标。然而,宋真宗恐辽军增援,沿途一旦堵不住,错过和谈最佳时机。

    mmexport1738751280363.jpg

    对这段史料我不好评论,如果是我的话,更愿意围而歼之。这个方案是杨家将杨六郎谋划的,很高级,有点朝鲜战争前期美军仁川登陆的意思,跟1962年对印反击战也类似,先放他进来,然后集中兵力迂回穿插,分割包围,逐一歼灭。

     

    但冷静分析,辽军都是骑兵,机动性很大,四处烧杀抢掠,就食与敌方,不需要长途运送给养,宋军截断其后路很难,短时间集结几倍于辽军的兵力分割包围也很难实现。况且,此时仅是辽军主将阵亡,而萧太后娘俩都在军中,主力并没有多大减员,影响不大。所以很难抉择。

     

    宋真宗最后的选择是派遣使者同意和谈,几经波折最终有了澶渊之盟,具体内容历史教科书上都有,我就不详述了。核心内容是宋给辽岁币,辽承诺不再闹事,向宋开放互市,进行贸易。此后,北宋对辽进行长期经济贸易战和文化战,导致辽对宋贸易巨额逆差,契丹族汉化严重,长此以往对北宋形成依赖,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失去野性。

     

    百年后,苏辙说过一段话:“澶渊之盟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但我以为,和平日久,无外患则无动力,初心逐渐淡化,终于导致靖康之耻。当然,其责不在真宗,而是北宋后世没有出现汉武帝那样的雄主。

     

    据传,手持景德通宝钱(元年初铸版尤佳),大呼三声“真宗大帝”,可以瞅死龟孙,没试过,不知道是否灵验。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19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3-27
    3楼 发表于2025-02-06 12:41:31

    IMG_20211128_093345.jpg

    IMG_20211128_093400.jpg

    ·3·祥符钱背后的故事:真宗修仙封禅泰山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很是得意,自以为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同时重用战前的主战派,尤其是寇准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皇帝也非常敬重,而主和派则有失势的趋势。帝王驽臣之术正常情况下是不容失衡的。

     

    有一天,宋真宗目送寇准退朝,满眼就是敬宠。这个时候,主和派的代表大臣王钦若悄悄留下来,跟皇帝嘀咕了半天,《宋史》中有这样记载:

     

    钦若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耶?”帝曰:“然。”钦若再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陛下闻博?博者输钱欲尽,乃尽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王钦若此人状貌短小,颈有疣,时人称为瘿相。为人奸邪险伪,善迎合帝意。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交结,时人谓之五鬼。简单几句话,就将澶渊之盟说成奇耻大辱(至于之前他力主迁都江南的事倒是忘得干干净净),把寇准说成拿皇帝当赌注的赌徒。

     

    原来就认为寇准“刚直难独任”的真宗经王钦若这样一挑拨,对寇准产生了疑虑,不久就用中间派王旦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将寇准降为刑部尚书,知陕州。

     

    但是打压澶渊之盟的主要参与者,实际上等于打皇帝的脸,如何评定这一国策,并使之全国拥护、行之久远,就成为宋真宗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事难了,左右不合逻辑,没法自圆其说,急的皇帝不行不行的,突然有一天,皇帝琢磨明白了,人办不了的事,只能修仙了。

     

    宋真宗修仙进步很快,他亲口告诉朝臣,景德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半夜,皇帝刚想就寝,忽然金光万道,来神仙啦,这位神仙是个白胡子老头,戴着镶着星星的帽子,穿着红色袍子,对皇帝说:你修仙修的很好,要成功了,下个月三日,宜于正殿建个黄籙道场,将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得了这个天书你就厉害了。

     

    于是乎,王旦、王钦若为首,好一通忙活,建起黄籙道场,等待天书降临。果不然,天书如期而降,写的是: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然后,全国各地祥瑞四起,皇帝自然高兴,改元大中祥符,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了祥符钱,据说配此钱可修仙。

    mmexport1738751319705.jpg

    气氛做足了之后,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寿父老等24300余人,连续5次联名上表请求宋真宗泰山封禅。

     

    所谓封禅,就是在泰山上筑坛,皇帝在坛上祭天,向上天汇报丰功伟业,称之为 “封”;又在泰山下面一个小山设坛祭地,向大地汇报功绩,称之为“禅”。这事古来有之,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列出的有十二位上古帝王: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之后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也干过,但不是随便一个皇帝都可以做,因为有点和古代最伟大帝王比肩的意思。宋太宗当年也想过这事,后来反对声音很大,没办成。

     

    可宋真宗这次必须得办了,不办没法给百年大计一个理由,并且宋真宗说了,这事是上天让办的。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初三,真宗出发赴泰山。对这事,皇帝很用心,而大臣们起哄的成分很大,要不怎么说读书人很难糊弄,尤其是儒学,君子不言怪力乱神。出发开始,皇帝就不再吃任何荤腥,开始斋戒。大臣看皇帝如此,也只好跟着斋戒,其实也就是说说,该吃吃该喝喝,不公开而已。十月二十七日,封禅大典结束,终于可以开斋了。皇帝见群臣跟自己一起持斋,于心不忍特意准备了御宴,犒劳大家。大臣们心照不宣地拜谢入席,准备大快朵颐。然而,枢密副使马知节却站出来说了实话:除了皇帝不吃肉外,我们所有人都没少吃。搞得现场很尴尬,宋真宗什么也没说,继续招呼群臣吃饭了。

     

    总之吧,群臣都是陪着皇帝玩,然后在史书上再写上几笔:这个修仙的皇帝很扯淡。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加之,宋真宗对文臣很惯着,最多贬官而已,以至于留下几笔的人很多,导致后来帝王对于封禅这件事谈虎色变,彻底给搞臭了,没人敢去封禅了。

     

    当然,这是后来的事,宋真宗封禅之后很高兴,还是继续修仙玩,三天两头就会有天书降临,直至驾崩之后,他老婆把这些天书跟他一起埋了才结束。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19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3-27
    4楼 发表于2025-02-06 12:44:02

    IMG_20250101_163926.jpg

    IMG_20250101_163955.jpg

    ·4·天禧钱背后的故事:二婚皇后和狸猫换太子

     

    天禧钱流布甚广,民间引为吉钱,并且将天禧两字拆为“二人示喜”,隐喻当年宋真宗与皇后刘娥的一段故事。

     

    刘娥是宋真宗第三位皇后。天禧四年之后真宗病重,朝政多由刘娥裁决。真宗病逝时,遗命刘娥为皇太后,权同听政,辅佐仁宗,临朝听政长达11年之久,还差一点仿效武则天当了皇帝。就这样一个皇后竟然还是二婚跟的宋真宗,要知前因后果,我们还得从头讲起。

     

    刘娥的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但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刘娥被迫做了歌女。此后,她嫁给了一个银匠,此人名叫龚美。

     

    龚美和刘娥这对夫妇极为奇葩,婚后日子不好过,就去京城谋生,混到吃不上饭的地步,龚美与刘娥商量把她卖给富贵人家做妾,没想到一拍即合。结果就卖给了当时还是韩王的赵恒。

     

    这个刘娥又是歌女又是熟女的,大概其功夫非常了得,把个赵恒伺候的服服帖帖。之后刘娥竟然把前夫也弄进了韩王府,并且这个龚美很快就得到了刘恒的信任。

     

    寻得这么一个尤物,赵恒就天天折腾,时间长了难免憔悴消瘦。当时宋太宗的儿子不是死就是疯,剩这么一个宝贝,当爹的肯定很上心。眼瞅着这孩子状态有问题,就暗地调查,知道了刘娥这档子事,大怒,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不久,又为赵恒赐婚,新娘为开国功臣潘美(杨家将里面的潘仁美)的女儿。

     

    赵恒一日不见刘娥,心里就像猫爪一样难受。他就将刘娥偷偷安置在一个官员宅邸,经常跑来私会。这下好,玩地更刺激了。但刘娥此时却开始学文识字,研究起经史典籍了,要不怎么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等到赵恒继位后,就迫不期待将刘娥接进宫里,这时候潘氏已经过世了,换了位郭皇后。进宫之后,刘娥没有持宠而娇,跟皇后等一众妃嫔关系处的很好,时不时装可怜,说自己自幼没爹没娘没兄弟,竟把前夫龚美认了兄长,从此龚美就改姓刘了,成了皇帝的大舅哥,自然是不断升官。这刘娥绝对是有情有义啊。

    mmexport1738751289814.jpg

    景德四年郭皇后去世了,三年之后真宗欲立刘娥为后,但寇准、王旦等重臣皆以其出身微贱为由,坚决反对,从此刘娥就跟这些名臣结了仇。这时候刘娥虽然没当上皇后,但真宗也没另立皇后,机会一直存在。刘娥要想打破出身问题的桎梏,惟有加重砝码,这个砝码就是生出皇子。

     

    宋真宗本来有五个儿子,可惜都没养大,民间也有传言,说太宗一脉得位不正,该着断子绝孙还位给太祖一脉。真宗时已中年,皇位没有继承人,压力山大。刘娥自然迫切想要生个皇子,但她自幼当歌女,不知道怎么玩的就是生不出孩子。

     

    这人啊,思维真是很重要,若是换成一般人,生不出来孩子也就认了,毕竟这事得自己办。但刘娥的思维却异常活泛,不然也不会让前夫卖自己,然后再帮扶前夫。她想到了借腹生子这个办法,自己办不了的事就找别人帮忙呗。

     

    刘娥进宫之前收了一个侍女李氏,据说李氏走投无路时刘娥帮了她,从此跟着刘娥。关键时候李氏得报恩吧,刘娥就让李氏代替自己生个孩子,说的很明白,生出儿子就归刘娥所有,与李氏终生不得相认。

     

    然后,刘娥就把李氏送到宋真宗床上了,宋真宗竟然也认可这事。李氏执行力很强,大中祥符三年就生了儿子,取名赵受益(后赐名赵祯,宋代皇族名字经常改,之前出现的人物名字也是如此,我们不做历史文章,了解即可),这个名字很值得玩味,果然是各方受益,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宋真宗于是就公布刘娥生了皇子,严禁提及皇子生母问题,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朝野都知道怎么回事儿,唯独瞒着小皇子一个人而已。

     

    既然皇子也有了,刘娥当皇后自然顺理成章,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正式册封其为皇后,翰林学士杨亿见群臣不能阻止,愤而拒绝起草诏书,真宗只得另找他人。宋朝皇帝对大臣确实够窝囊。

     

    刘娥当上皇后,不但宫闱之事处置有方,并且能够帮助皇帝阅览奏章,参与国事处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尤其是天禧三年之后,皇帝经常生病,刘娥几乎代替宋真宗处置政事。

     

    这种情况自然是朝臣不愿看到的,于是借机发挥。有一天,金星白天出来转悠了一圈,大臣们就赶快占卜,得出结论:“女主昌”。然后就一窝蜂的去吓唬皇帝,这时候寇准又回来做宰相了,跟宋真宗密谋,要采取必要措施,结果到执行的时候,皇后一瞪眼,宋真宗不敢认账了,直接推给寇准。于是寇准再次被罢相。而寇准跟带兵的将领有关系啊,有两位将领一急眼起兵造反了。刘娥竟然也能运筹帷幄很快平底了。

     

    然后寇准连遭三贬,最后贬到雷州,真宗竟然不知道,问左右的人为什么多日没见寇准,朝臣没人敢说怎么回事儿。宋真宗驾崩后不久寇准也就去世了,直到仁宗亲政才给平反。

     

    刘娥打击寇准一党时,借助了寇准政敌的力量,反手把另一派也给清除了,从此朝野就归刘娥管了。

     

    不久,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宋仁宗继位,时年13岁,刘娥临朝听政。改元天圣,取“二人为圣之意”。她担心皇帝生母问题是个隐患,给了李氏一个“顺容”的名号,迁往真宗永定陵守陵,生前再没有跟儿子见面。而宋仁宗长这么大也不知道李氏才是自己的亲妈。

    wx_camera_1738065155507.jpg

    从此,宋朝就开始女主治国,长达11年。这个期间刘娥把国家治理的还不错,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作为玩钱的人还应该知道她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她的“娘家”也就是前夫刘美也是高官厚禄,繁衍成一个大家族。自然也有人鼓动刘娥效仿武则天称帝,她也是动了心思的,但是朝野反对声音太大,刘娥也是读过经史典籍的,想想还是算了吧,反正也是天天穿着皇帝的衣服上朝,换不换称号无所谓。

     

    转眼10年过去了。明道元年,皇帝生母李顺容病重,刘娥本来打算等她死了之后秘而不宣,一个宫女而已嘛,埋了了事。这时候的宰相是吕夷简,他对刘娥说:皇太后若是想保全百年之后的荣耀还有你“娘家”那帮人,你就不能这么草率处理啊!

     

    这位吕夷简确实是老成持重之臣,见识长远,也敢说话。刘娥也是精了一辈的人,不糊涂。于是马上册封李氏为宸妃,遣太医视望,册封当日李宸妃去世。刘娥安排厚殓,停灵洪福院,没有埋。

     

    一年之后,刘娥去世,宋仁宗亲政,这时候一直装傻不上朝的八王爷来了(狸猫换太子中的八贤王),告诉皇帝她亲妈究竟是谁,添油加醋说的很凄惨,并且强调死的不明不白。

     

    宋仁宗一听哭的嗷嗷地,连同11年来受的气发作起来,下令包围了刘氏家族,自己带着大臣去洪福院找亲妈。打开棺椁之后,看到李宸妃竟然栩栩如生,身着皇后服饰,被水银养着呢,身边都是皇太后用的珠宝器物,丝毫没有受虐待惨死的迹象。皇帝说了一句话:人言岂能信?然后解除对刘氏家族的包围,祭奠刘娥时说: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意思说刘娥是清白无辜的,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仁宗追谥亲母为庄懿皇太后的同时,对刘氏家族再次进行了封赏。

     

    此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后来形成各种话本,逐步演义成狸猫换太子一说。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19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3-27
    5楼 发表于2025-02-06 12:46:48

    Screenshot_20250205_233313_com.baidu.sea

    Screenshot_20250205_233328_com.baidu.sea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19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3-27
    6楼 发表于2025-02-06 12:51:44

    mmexport1737555124046.jpg

    在线 泉友霄霄
    正式会员
    好评
    6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1-14
    最后登录
    2025-03-27
    7楼 发表于2025-02-06 14:08:38

    故事真好看,看的很过瘾。

    2024-01-31 转正
    在线 燕山刀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10-24
    最后登录
    2025-03-27
    8楼 发表于2025-02-06 14:52:12

    不错不错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19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3-27
    9楼 发表于2025-02-06 15:11:43
    泉友霄霄:

    故事真好看,看的很过瘾。

     

    谢谢回复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