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张小生泉友的帖子《某臻的康熙罗汉。大家看看真假》,回帖里大家对此钱真假莫衷一是。于是老土觉得无论从科学还是玄学角度,生活中学会“避坑”还是很有现实意义滴,所以我把我当时的回帖转发一下,希望能启发大家的思路,探讨!
————————
有朋友提到盒子与钱真假之间关系的问题。首先,举个例子说吧,以前我们儿女嫁娶前多少总会去打听一下对方门风如何,虽不说是绝对,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大家一定听过,出淤泥而不染这种故事是少而又少的。买钱币不正是如此么?如今的古董仿制水平日新月异,在东西不能上手仅凭几个图片的情况下,看紧钱包为上,少打野鸡盒子里出凤凰的念头为妙。
其次,从科学角度说,我们可用“熵”这个概念来看待盒子公司这个现象。假币的不断入盒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当熵增到一定程度,盒子公司这个系统就会陷入无序,混乱的结局,最终灭亡。而仅存几家比较靠谱的盒子公司,他们的努力也仅仅是减少熵增,延缓系统崩溃罢了。倒果为因,我们看到了那家盒子公司信用崩塌这个结果,于是我们知道这家公司的熵值超过了临界点,简言之入的假币远超过了真币,既如此,从一个成熟稳健收藏者的角度出发,我们何必去趟这浑水赌这或然率呢?熵增,是绝对的,盒子公司的信用崩塌,是必然的。大家回想一下市面上出现又消失的一堆盒子品牌,不都符合熵增的绝望定律么?
古人云,君子不立危墙;我道,趋吉避凶应该是人类的本能啊!老土二号摇头叹息,你自己就是个踩坑王,先管好你自己吧!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我还是不知道。只求美芹之献,博各位看官一哂,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