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古玩店快20年了,论坛很多新泉友还在学前班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各类地摊中打滚,熟识各种古钱币。
虽然我的古玩店里不乏瓷器、铜件等杂项,但有一半还是古钱币。
由于地方的关系,明清的黄铜钱本地很多,从晚明的万历天启,到光绪宣统,我从小耳濡目染。很多人说过手多少多少,如果按“过手”这个描述的话,我过手的古钱得用吨来描述。
这20年来,我玩过各种历代钱,但一以贯之的,是对清钱的喜爱,尤其雍正。
早在千禧年的时候,市场上雍正并不贵,记忆中的价格和开元类似,都是几块、十几块的价格还有得挑。最巅峰的时候,我手头有大概1000枚雍正好品。
当年不怎么论版式,只是看铸地和品相,宝南这些稀罕物历来昂贵。我柜子里的雍正以中央局为多,不乏一些常见的铸局。我收藏雍正的标准是以黄亮字好为主,一眼的喜感,放到当前也是清钱收藏的标准品相。
但这种品相标准,埋下了我卖漏的隐患。
大概05年后,古钱币有一波行情,当时我陆续出手所囤雍正。
记得有几个江浙地区的玩家陆续来店里收货,江浙人眼尖,会挑版别,一来一去之间,我也学会了很多雍正版式,并进一步梳理店里的古钱币,按版和品的逻辑线重新建立价格体系。
那年头,我曾500多卖掉过雍正宽晋,几千卖掉了宝黔折二。这些经历让我对版别的认识进一步有信心。
但这些盲目自信,进一步促成我卖漏。
前年赶上交流会有个河南的地皮朋友来兜售,我赶到的时候已经天黑,房间里灯光不甚明亮。
在一批古钱里挑了个雍正宝济,因为是类似传世酱油包浆,并非我喜爱的状态,售价也略高于正价,掂量了几下,感觉没利润,便扔了回去。
回去的路上忽然一个闪念,总觉得那个雍正宝济有什么可取之处,拿了也罢!便给电话托还在现场的另一位朋友买下,隔天搞到手上。
不过到手的当下我又后悔了!这个钱在我看来字口平平,铸工平平,包浆也不讨喜,唯独尺寸十分傲人,直径居然到29mm!但有些东西,第一眼没能喜欢的话,后面再怎么修饰,也很难提起注意力。
不过就这个异乎寻常的直径,我还是有点疑惑。于是摆在柜台一角。心里觉得未必能卖上好价,遂懒得开价,做个噱头得了。
果然,问价的人有,上手的人有,交易的人无。
大半年过去,我都快遗忘这枚宝济了。它像我柜台里的门神,迎来送往,自己却从没挪过窝。
事情就像大家预想的那样,突然有一天,一个省内来的年轻泉友登门,他也是清钱爱好者,彼此多聊了会,还一起吃了饭,喝了酒。
回到店里,他挑了一会儿,便点出这枚雍正宝济,非要谈个价。我一般对底细未尽的钱币不轻易出手,但耐不住酒劲,脱口喊了当初成本价的两倍。
成交!
好像过了一个多月,那泉友微信(线下交易警惕诈骗风险!)(线下交易警惕诈骗风险!)联系我,发了条链接,告知我那个雍正宝济被某权威评级定为大样试铸钱。
得知卖漏的那一刻,我很平静,甚至有点为那个年轻人感到欣慰,觉得古钱币圈子后继有人。
或许我本来能赚得更多,但事实没有或许,人终归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这枚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陪伴我的这段时光里,它带给我的都是收获和认知,还有酒桌的谈资,蛮好。
今天看到它又出现在个人专场,唤起了我这几年来的回忆。再看一眼,留存个图片吧,或许此生不再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