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6
主题
582
帖子
654
积分
其次,顺治二年至九年官方还没有正式推行一厘钱,为什么有人就要去做一厘钱、打制一厘钱,先见之明?再次,推行一厘钱后,并没有禁止背单字钱流通,为什么多此一举去做打制一厘钱?因为背单字钱正常流通,做打制一厘并不增加货币流通量,无论当时市场上货币紧张与否
官铸一厘钱是正常铸币发行,打制一厘是非常规的临时操作,二者岂能混为一谈
388
4434
5210
不是考证打制一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工艺吗?并非一厘成品钱出现。别误人!
《清(皇)朝通志·食货略九》记载: “(顺治) 六年开浙江、福建、山东各省铸局。”从钱币实物看: 福建局光背钱(顺治六至八年铸)、背上福(顺治八至十年铸)、背福-厘钱(顺治十至十三年铸) 都大量存在,但唯独没有“满汉福”。但是,史料对顺治满汉福确有着非常详实的记载,
不在一个频道,各按自己的理解吧
临时造作,真币只能官府操作,民间操作一律假币(难免逃过牢狱之灾)
0
25
好文,这才是玩古泉的乐趣所在
1
399
401
好像只有顺治一朝用过这个方式,也基本肯定是官方行为,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