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1508老哥发的帖子《收藏与上进》,深有感触。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会慢慢改变的,以前收藏必求“强、情、灵、趣”,而如今一顿美食、一次趣游就可以让自己的快乐价值拉满。藏品还是那件藏品,米饭还是那碗米饭,之所以快乐变得简单,是因为自己变得更理性,更成熟了。
说到“上进”,本来是个褒义词,但放在现在的社会可能就慢慢变了味。过年回到家,邻居看你开了个破哈弗,就说你不够上进,瞧瞧你同村发小都开上宝马了;“社畜”妹子苦逼上班,直播间买个国产花西子还要被人嘲讽有没有认真工作,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我小外甥女数学考了90分,我说娃儿你真棒,我姐看完试卷直接就发飙了,同班那么多100的,你咋才考90,平时天天让你练习,错的还是之前给你讲过的类型,真是不操心…,为此我还跟我姐吵了一架,太能“鸡”娃,作为老师,你不仅自己卷,还要让娃比你更卷,考100又能证明什么,非要把娃搞抑郁了才开心,看到小朋友眼泪汪汪,做舅舅的实在是看不下去。或许,理性的“上进”应该是精益求精,突破自我,就像佛学中的“勇猛精进”,当是好事;但如今有太多非理性的“上进”,或许仅仅就是为了一时攀比,满足自己那一点点虚荣心,就收藏而言,盲目追求珍罕精美,若自身眼力不够,免不了要被人大割韭菜,而若自身财力不足,透支消费也无异于饮鸩止渴。 俗话说“欲壑难填”,有的人不仅填不上自己的欲壑,还要拉别人陪葬,复杂的社会,没有谁能真正独善其身。我向来不喜欢教育别人,因为我不想别人受缚于我的意志,本来就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所谓的优劣无非是种种业力集聚而成的不同。就像王校长,如果把你换成和他一样的背景,或许你远比他更优秀;若是把爱因斯坦放在贫民窟,可能现在根本就看不到相对论,所以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很多追求“上进”的鸡血反而会让自己负重前行,理性的看待自己,看待生活,人生不过百年,一辈子活在别人的眼光下真的太辛苦。
其实本来是想写一篇善待自己兴趣爱好的帖子,写着写着就跑偏了,所以干脆胡乱写点吧。作为一个平凡人,为了家庭,劳碌奔波,风里雨里,无怨无悔,再多的辛苦无非都是因为肩上的那份责任,但也希望片刻闲暇的你能善待一下自己的爱好,就像你喜欢的收藏,就算价格不高,但至少能让你感觉快乐,静静地夜晚,慢慢的观赏,这件藏品给你精神上带来的慰藉或许能让你紧绷一天的神经放松下来。只有真正让你感到愉悦的,才是你真正的爱好,就像你喜欢钓鱼,哪怕空军而归,你也享受这个过程。收藏钱币也一样,爱好不等于投机,真正爱好钱币,不会因为行情的冷暖而疏离摇摆,就算是一枚外人看来再普通的钱币,对他而言可能都是蕴含着一段满满的回忆,或许这枚钱币是他奶奶留给他的念想,或许这枚钱币是故友所赠,但如今已物是人非,或许这是他人生中收藏的第一枚钱币,其意义自然非凡。真正爱好钱币的人,不会用价格去标定它,就像你不会用价格去标定你的老婆。
当然,爱好也会变化,很正常,前几年喜欢钱币,后几年喜欢杂项,再往后可能喜欢养猫逗狗,爱好没啥高低贵贱,只要它能真的让你开心,那就值,爱好带来的主要还是情绪价值,让你在辛苦的生活中,能有一点寄托,少一些压力和焦虑,就像窗户里照进的一道月光,虽然照不亮整个屋子,但却能疗愈你疲惫的心灵。有爱好和没有爱好的人,就算到老了,那差别也很大,有个爱好,退休后很少会emo,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像是一种精神动力,比如我爸喜欢下象棋,没事儿就爱出去玩儿,我妈喜欢唱歌跳舞,到哪都能融入集体…有个爱好是好事,起码不会让你觉得自己无所事事…所以,善待自己,也善待自己的爱好。有时候佛系一点也挺好,少给自己打那么多鸡血,多给自己一些享受爱好的空间,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说不定很多困境也会发生转机呢。最后,其实倒腾钱币买卖也没什么不好的,有的人确实是把爱好做成了事业,好事儿,但前提是要让自己快乐,如果这个爱好令你感觉负重前行,那恐怕就有点不太合适了…
最近没买什么钱币,买了一些杂件,基本都是在园地拍的,价不贵,加起来最多能顶个美品昌五十的价,但自己很是喜欢,上手把玩,趣味无穷,行情差点没啥关系,很多东西也都便宜,买几个玩玩,满足感真的是爆棚。挑最近的几个分享一下。
晚清的宗喀巴,开脸俊美,手感特别好。


晚清民国的小铜件,很熟润。


朝鲜的老铜模具,手头厚重,皮克舒服,尤其是朝鲜文“黄金”二字,喜庆。


别再感叹行情不好了,这不是咱们能左右的,买点自己喜欢的玩,对自己好点,也善待自己的爱好,让自己开心点,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