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点需综合在一起判定,部分条件非必要条件。
1.辨认宋母先确定版式,相较于同版,文字精度高,切记!同版对比。
解释:文字精度符合翻铸物理现象,翻铸级次越多,精度衰减越大,笔画变的越顿越粗。
2.尺寸比最大子钱尺寸大0.3mm以上,但不绝对。
解释: 符合物理热胀冷缩原理,但是在一个级次上的子钱和母钱尺寸没有差别,这也是目前宋母的争议点,所以比最大子钱大的母钱争议较小,但不代表因级次问题普遍存在小尺寸母钱。
3.铜质精良,地章较子钱平整,多数面文有铜质带来的油亮感。
解释:很多宋母字口都发油发亮,为铜质精良所导致,或许是因为多次翻铸铜与砂型摩擦所致亦可能是其他原因。
4.穿口有冷工艺修穿,具体表现为穿内壁有搓痕或者光滑,但不绝对。
解释:修穿为方便翻铸脱模不挂砂,但存在不修穿的宋母也有很多例子,总之修穿的宋钱拥有性质的概率很高,不修穿也不代表他绝对不是母钱。
5.气场十足,形制规整,书法飘逸,字口深俊的钱会有强大的气场。
解释:自精度上和尺寸上能很好的体现文字力度和气场,也就是视觉冲击感和神韵,这种感觉类似于不懂钱币的人一眼能在钱堆里挑出最出众的他。
总结:
宋钱因年铸造量很大需要很多母钱支撑,所以宋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东西,他在当朝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我们要理性看待宋母这个问题,这并非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评级公司就能左右的学术问题,应报着学习研究的态度去分析和判定,抛开利益,一切都不那么复杂了。宋母的判定需要结合文字精度、钱径尺寸、穿口工艺、铜质地章、形制气场五个维度结合判定,而文字精度和钱径尺寸是判定优先级,穿口工艺和铜质地章以及形制气场与纲目版式也有一定关系,不同版别对应工艺不同,故3、4条非必要条件,我们不能因为以上5条中的其中一条而一锤定音,也不能因为不符合以上某一条而直接否定,多维度判定是最合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