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殿试第一称状元,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之誉。旧时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为元,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故也有三元及第花钱。及第,科举考试列榜有甲乙次第,凡考中状元,都称状元及第。
一、状元及第•五子登科系列花钱
本文单纯取两面都是文字类状元及第花钱,正面文字“状元及第”、背面文字“五子登科”,不涉及其他状元及第花钱。
在此感谢@古泉园地平台,文中所用钱币图片,除了本人自藏两枚之外,其余都是采用古泉园地网站图片,在此对园地平台和钱币藏家一并感谢。
(一)常见小直径类
此类状元及第五子登科花钱是最常见的,价格也比较便宜,但是品相好的很少。面文大同小异,典型粤炉风格。
▲直径20.毫米,厚度2.毫米,重3.6克
▲直径20.3毫米,厚度2.1毫米,重4.7克
▲直径22.2毫米,厚度1.4,3.7
▲直径24.2 24.8毫米,厚1.5毫米,重4.7克
▲直径24.8毫米,厚度1.8毫米,重5.5克
前四枚文字风格都显得呆板,但是第五枚,和其他几枚相比有着同工异曲之妙,这一枚文字书法飘逸,颇有行楷书法的美感。
(二)少见版式类
此枚单独作为一版。这枚钱币,看上去颇具风格,比较大气,应该是所见此类花钱中文风最漂亮的一枚,写法也和其他都不一样,状的偏旁是两点,而不是常见的横折。此外,虽然直径只有24毫米,但是整体显得十分大气,整体风格很舒服。
▲直径24.4毫米,厚1.4毫米,重3.2克(雅泉藏)
这一版,综合文字风格和直径等与其他此类钱币都不属于一类,但是经请教@霸泉老万,这枚钱币依然是粤炉铸造。
(三)挂花类
此类特征十分明显,面文带有四个点。常见的圆形钱币基本上都是挂首磨掉以后成为了方孔圆钱。
▲直径42.9*30.7毫米,厚度2毫米,重12.7克
▲直径30.9毫米,厚度1.9毫米,重10.7克
四、异类
这枚钱币,穿口中间有一横,且厚度达到了4.2毫米,感觉应该是其他物件上边的装饰物。不好直接归为大直径类,权且单独在此,希望有懂的泉友赐教。
▲直径42.0毫米,厚4.2毫米,重41.25克
五、大直径类
此类钱币直径较大,基本上都在50毫米以上,这类中最常见的就是直径在53毫米左右的那版。
▲直径48.4毫米,厚度2.0毫米,重29.2克
▲直径53.8毫米,厚度2.4毫米,重34.1克
二、状元及第和五子登科典故
(一)状元及第
“状元”制度于唐代。《明史·选举志》云:“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三元及第”为“解元”、“会元”、“状元”连考连中之谓。“金榜题名时”,为旧时儒生所求。一旦,“状元及第”,“骑马游街三日”,好不威风。民间对此,并不人皆幻想。然红袍白马倒也喜气洋洋,故以“状元骑马”祝吉。
▲状元及第
状元及第,指考取第一名。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二)五子登科
在古代科举史上,最喜庆的大概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了,流传千古,被人们津津乐道。“五子登科”寓意着吉祥喜庆。“登科”指的是科举考中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是很多读书人进入仕途、改变命运的通道。十载寒窗苦读,就为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
唐代孟郊有首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孟郊经历了两次考试失败,终于在46岁时状元及第,高兴的不得了,而做了次诗。从诗句中就可看出当时作者真是高兴的忘乎所以,内心狂喜。“登科”是如此,那“五子登科”就更是欢喜到无以言表了。
《三字经》载“窦燕山,有益方,教五子,名具扬。”所的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
▲国画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家住燕山一带的窦禹钧,祖辈做官,他出生时家境还不错,但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窦禹钧从小就很懂事,很孝顺,后来也顺利走上仕途,但他却始终没有孩子。这在那个年代可是很大的事,他也为此特别苦恼。据说,有一天他梦见一位仙人,告诉他命中无子且早丧,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积德行善,改变命运。
梦醒后,他反思仙人的指示,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拿出家里的钱财,广施给需要帮助的人,日常生活行为中也处处以善为本。渐渐的,果然时来运转,后来窦禹钧不但有了五个儿子,而且还很长寿。窦禹钧有了儿子后非常高兴,也尽心的培养教导。后来五个儿子都高中进士,轰动一时,被传为佳话。有人作诗赞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据史书记载,窦禹钧的长子窦仪,官居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后又得宋太祖赵匡胤重用,被封为工部尚书,去世后被追赠右仆射;二子窦俨是北宋的礼部侍郎;三子窦侃被后周皇帝封为起居郎;四子窦偁官至左建议大夫,后被追赠工部尚书;五子窦僖担任左补阙。
当时他们被成为“窦五龙”。窦禹钧以身作则,教子有方,“五子登科”,佳话千古流传。
三、古代状元知多少
据史籍记载,有唐一代,共有状元139人,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唐制,有状元11人。宋代有状元118人。元代的蒙、汉状元共32人。明朝有状元90人。清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时,其间有状元114人。总计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状元504人。
辽金两代,实以名列榜首的进士为状元,此外,则辽代的状元为18人,金代的状元为15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有状元1人。太平天国的状元有14人。若上述状元可与唐、五代、宋、元、明、清状元同列,则中国历代状元共计552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
有名气的状元还真不多,唐代大诗人王维、大书法家柳公权、铁血丹青文天祥、大宋王爷赵楷、清末状元刘春霖……
其实,成为状元当然是人间乐事,但是状元毕竟只有一个,况且历史上的状元最后并非都位极人臣。
所以,过好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状元就很好。
▲状元及第•一品当朝,挂花(雅泉藏)
更漏子·柳藏烟
宋代•毛滂
柳藏烟,云漏日。
寒满雕盘玉食。
风卷旆,水摇天。
鱼龙挟彩船。
水边人,波面乐。
太守与民同乐。
春好处,总随轩。
花中谁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