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57
主题
4248
帖子
4762
积分
好久以前就听说过关于长江安庆水域发现大量北宋铜钱的消息。时过境迁,这些出水铜钱大多被安庆博物馆和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曾认真欣赏过,确实出水的品相都好,一点锈蚀都看不出来?这却引发我更深的思考,为啥家门口水中会常有宋朝钱币出水呢,难道安庆除了在晚清有造币厂之外,早在宋朝就是当时的制钱之所?想到这里,一股坑里独有的躁动油然而起,说干就干,疯狂查找资料!原来北宋时期安庆周边就有不少的钱监,有同安监,宿松监和池州的永丰监?只是同安监的确切之处目前尚没有定论?这让我更想一探究竟了!据说有三处同安监地址的说法,一是山口镇之说,因宋人“食货志”中描述舒州山口镇古有钱监,但这可能是更早之前的吧;二是潜山梅城镇之说,梅城乃古舒州治所,而同安监隶属于淮南西道舒州府;三是枞阳县会宫城山_焦岭一带之说,据说古同安城曾在此处,因城名而监?经过现场实地走访和请教,我认为第三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 资料显示古同安县城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就治所在今天桐城市境内。隋末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农民起义攻破县城,治所迁往会宫城山焦岭一带,并在此建城。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回迁到今天桐城市龙眠河以西。在焦岭治县共119年之久。可想而知,县城应具有相当规模了!并且当地产有铜铁矿,记载说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置舒州同安监,去城八十余里,相当于40多公里?今天这一带到桐城市也正是这个距离。加上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复置同安监,到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罢监,共铸钱140年。(这里要说一下,现在的桐城和枞阳其实是一家,只是在近现代才分出去枞阳县) 而同安监可能是因为同安县名而成,那就找找古同安城吧!近几天刚好工作原因要去金渡镇,要路过焦岭。特意跑过去寻找旧城遗迹。夏日之盛,骄阳似火,开车去到焦岭加油站,一路问询,当地人所知不多,提到铜钱铁钱,有人指了一条小道,说里面有个铁屎墩?铁屎墩是不是冶矿铸钱的废渣堆弃而成呢?一路峰回路转的寻到,却丝毫看不出与普通小石山有什么区别了。弃车一路爬到城山山顶,面向白荡湖,就在咫尺之间,湖水通往长江。此处有矿有水路,又是古同安县所在,说他是钱监之所应不为过!面向大凹里北边广阔区域,也许正是古同安县城所在,只是沧海桑田,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雨销磨,如今古城址被一片荒草所覆盖,路都找不见了!城犹如此,而如今生活在俗世中的我们却不自知,声色犬马又卑躬屈膝的过活着,百年之后又能留下什么呢?值得思考...
欢迎各位大佬前来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