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70后的我,年少时和大部分男孩子一样顽皮,上树掏鸟窝下河抓螃蟹的事没少干,唯有上初中后喜欢历史显得有点与众不同。那时候互联网还没进入我国,想进一步接触历史的唯一途径就是书籍,限于当时的年纪和条件,更多是通过小人书【连环画俗称】,比如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等等加深我对历史的好奇心。
在接触到古钱币的第二年,那好像是 93 年春天里的一个周末,在县城街心公园对面街道边看小人书的时候,开中巴车搞县内客运的父亲驾车也回到了临时车队停靠点,停靠点附近有几家小人书摊点,也可能就是为了吸引候车的乘客而设吧。那天鬼使神差的逛进了附近县文化馆大门右侧的一家书店,遇到了影响并改变在下人生最重要的一本书【帖中书是去年买的,看着是翻版】,在爸妈那要了点钱马上跑去买了。如获至宝,这本书就是引领当代古钱币收藏的重要人物华光普老师编著的《 1992 中国古钱目录 》,如鱼得水正式打开深爱古钱币的大门。没有华光普老师的这本书,我或许不会继续保持着自己的爱好,也不会在书籍的前言知道本县一位收藏前辈,也是我心目中的入门师傅黄金城先生,黄师傅家里真真假假的钱币让我大开眼界,还在他家里见到了全国各地一些邮寄的钱币刊物,使得我能有机会和不少外地收藏者进行书信交流。可以直截了当的说,华老师的书带我入门,黄师傅的指引让我入了行,自94年去衡阳市周末地摊市场摆摊卖古钱纪念币等至今,贩子这条路不知不觉已走了30年!
买到参考资料的时候正是初三最后一期,便开始在周末【有时候也逃课呵呵】开始围绕着家方圆10多公里走家串户去收钱币,也走遍了县城范围内的废品收购店,但收获很少。在邻居家收的一枚传世淳熙背泉记忆犹新,因为那是我当时收到最好的一枚钱币。高中后对古钱的兴趣不减,因为当时能见到的古钱很少,不知道也没去过外地市场,所以节约的生活费【生活费肯定不够,其实经常在妈妈的钱包里偷钱呵呵】经常从学校去邮局买那时的小型张 竹子,龙门石窟,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等等。大约是95年的春天,在县城最北边一处叫观音桥的地方,一家废品收购店里买了几斤新出的钱币,湖南地区雨水多且土壤酸性重,钱大多锈重结块且不容易看清字。那时因为父亲开车用的蓄电池时常需要维护更换添加硫酸,让我知道了硫酸的去锈功能,几斤钱到家往塑料桶一扔,几瓢硫酸一倒,开始气泡啪啪啪的响,因为也不是第一次,随便找了个东西一盖把钱币带桶往角落一放没管事了。第2天把硫酸倒了,水冲了几次后看着一堆被酸泡得发红的钱币出来了,自作聪明且洋洋得意的边欣赏边挑选战利品。突然,映入眼帘一枚从没见过的钱币---清宁通宝!欣喜若狂的去对书,标价100,可把我乐坏了,因为以往能碰到几个南宋记年钱就不错了。因为第一次接触辽钱,在对书的过程中还看到天显天禄应历保宁等标了一级,从10000元到无定价不等,那时候对于1万块的钱币,只能停留在幻想哪天散钱里挑出来的梦中。得到第一枚辽钱后把玩了几天,发现了个问题,钱文确实是清宁通宝,但是文字和书上的有差别,那时候也不懂啥版别,只是发现通字的辶写法明显和书上的不一样,一数辶竟然像7个点点组成的,我给它取了个名字,七点通。成年后接触多了辽钱,也看了些钱谱,没有印象的中那个版,现在想想应该是铸造缺铜水造成的。好像是买到这批钱没过几天,因为没钱,父母也不支持这个收藏,在周末带着它去了衡阳市解放路电信营业厅边上摆摊卖,后来以100元的价格卖了一位藏家,当时他应该50多岁,现已经作古几年了,记得很清楚,他没带那么多钱,我是去他家里拿的钱,期间还告诉我他夫人不支持,要我不要讲是100元,因为老人家历代和花钱都买,对于上班族确实是很大压力,那时候顺治卖2块,雍正3块。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懵懂少年就成了中年油腻大叔,祖辈都已离世,父辈已经变老,身边的朋友在变换,唯一没变的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深爱着那些形形色色的破铜烂铁。近20年来东北新发现辽钱数量庞大,所谓的辽上八品不少也跌落神坛,不再那么高不可攀。自20年开始,就一直想着买两枚代表性的辽钱圆梦,因为贩子心态重,漂亮的觉得贵又不舍得花钱,有点小缺陷的又看不上...... 当下钱币市场的行情确实低迷,一些铸造不精的纲目品种价格也跟着下滑,数日前得长春张辉大哥斡旋藏家,总算是咬牙完成了4年来的心愿,此两枚品相凑合的应历保宁虽然因为不断发现跌出名珍序列,但作为一名能力有限的爱好着,我知足了,就当是圆了30年前对辽上八品的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