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792 | 回复 4

    [讨论] 近日寻感之七:民国铜元杂谈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406
    差评
    2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5-10-15
    楼主 发表于2024-04-01 10:36:40

    前言:近日寻觅古币,发现除了曾在中国市场上流通过的外国银元外,铜元似乎也是冷门,虽然精美与版式都直接影响价格,但是偏前者重,即美品普版爱好者更多,价格也高,而即使好版品有磨损价格也上不去。笔者以为版式高于品相,不知当否?闲话少说,先将旧时心得发几篇与泉友共商:

    地方铜元浅析

    近来由于开始关注河南、甘肃铜元,也逐渐有心来细读地方铜元的来龙去脉了。

    一、清铜元可称为“地方局铜元”:

    必须申明,所谓“地方铜元”,和“地方局铜元”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是却有着根本的区别。地方局铜元,系指清铜元各局铜元,因为是清政府统一制式的铜元下发至个地方局分造,尽管那时各地方铜元制造局所造铜元也是各具特色,但是却是大同小异。

    大同者:

    1、货币单位均为“制钱”,无论“一文”、“二文”、“五文”、“十文”、“廿文”都一样;

    2、货币制式统一,无论是何面值,各地方局所造大小重量都有一定标准,偶见所谓“大片儿”,不过为民间所为希冀混当大额而已,可列为趣味品;

    3、面文、背龙均有固定版式,虽然地方局之标示有点各自特色,却也并不出格,虽然龙纹可以任意选择,却不能迈出几种固定制式。

    小异者:

    1、各地方局均可选择自己的特色,如最明显的是河南铜元局选择的“太极图”,江苏、江南局选择的干支纪年,浙江局选择的“铜锣”,湖北局选择的如“金钱”、“特大龙”等多版式,这些各铜元局的特色也应经成为爱好者追逐的目标;

    2、除了各铜元局的自己的特色外,更有一些地方铜元局的特殊地位,如吉林省的铜元历来备受青睐,其早期的中心花当十光绪、“当十个”多版别,以及宣统的己酉花、大吉、小吉等;再如奉天的几枚干支纪年等,虽属地方铜元局,却胜似源泉铜元局诸品;

    3、大约各地爱好者多有专门收集、欣赏和研究各地方局的铜元者,即使如清江局、云南局、广西局等小铜元局,也和其它大铜元局有着固定的格式,如果去一一查验版式,恐怕更有诸多发现,更有意思吧。

    二、民国铜元只能称“地方铜元”:

    历史无情地抛弃了衰败的清政府,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民国,本来是一个进步,可是给老百姓带来的却是一个军阀割据、经济混乱的社会,这在民国铜元的情况可以得到充分的证实,虽然依然是“铜元局”,但是这些民国的铜元局,有的是原清地方铜元局延续,有的是各地军阀的新建,各行其是,自成一家,已经没有了统一在一个中央铜元局管辖之下的真实状态,不能再成为“地方铜元局”了,而其制造的不同形制的铜元也只能成其为“地方铜元”了吧?如果说清铜元的特色是“大同小异”,那么民国铜元的特色则是“大不同小更异”。

    大不同者:

    1、铜元货币单位大相径庭,有“文”,有“仙”,有“毫”,有“厘”等,不一而同,按照银元的兑换,按照方孔的兑换,各地都是按照不同的要求和习惯制造着本地或本省的铜元货币;

    2、由于地方的通货膨胀,许多地方铜元局所制造的铜元已经完全突破铜元的形制,出现了比清铜元局只有四川独树一帜的大铜元格局,50文、100文、200文等层出不穷,而且图案也是各具情态,云南的唐继尧像,甘肃的党徽、双旗,河南的党徽、双旗等,各有各的特色,常常出现匪夷所思的情况;

    3、比较起清铜元,民国大铜元的版别和数量有着更多的讲究,最大的差别在于货币单位的繁杂(见1),其次是面值和图文(见2),此外就是铸造数量,虽然当时倾所能寻找铜源,甚至不惜断了后路的危险,所铸数量也远远不及清铜元那般细水长流,如河南铜元局就因为铜源不足而倒闭,甘肃铜元也因铜源问题而不断更换品种等等。

    综上所述,造成清铜元和民铜元小异大不同的原因,也就形成了清铜元可称“地方局铜元”,而民国铜元只能称“地方铜元”的结果了,这仅仅是以清、民国铜元的差异相比得出的结果,更是客观反映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经济混乱的事实,货币单位不同,铜元面值悬殊,所用图案各异,制造数量锐减,一省有一省的货币铜元,甚至一地有一地的货币铜元,堪称中国货币史上的又一个极具特色的时期。

    三、“地方铜元”浅析:

    前文所述,清的“地方局铜元”具备共同之处较多,主要是地方局还属于大清泉源局的管辖,而民国的“地方铜元”的中央钱局已经名存实亡,即使大量铸造“开国纪念”铜元,也只是只代表中央所铸,而“共和铜元”虽然名称貌似中央所铸,但只是天津造币厂独唱的小曲,数量也很有限,且只是流通于华北一带而已。

    民国地方铜元,虽然各行其是,可是也良莠不齐,有的地方引进机制技术较慢较晚时还使用砂板铸铜元,其粗劣之态还远远不及清时的水平,常见西北、西南诸地多见早期砂板铜元,新疆、甘肃、四川等,其它一些地方铜元局是否还有砂板铜元待议,近见一友展示河南“党徽”百文、五十文铜元,也是一例。

    看起来,民国地方铜元的铸造技术多远不及清时水平者众,尤其是大铜元的锻压技术要求很高,河南党徽大铜元和甘肃双旗大铜元均有百文、五十文面值,三全美品较少而多数磨损;陕西、云南也只有二和一(分或仙};广东广西则以布币图为准;十文二十文则都集中于天津、湖南,尤其是洪宪元年十文更是独树一帜。不多赘述。


    甘肃俩.jpg
    甘肃俩旗.jpg
    民共和一套旗.jpg
    民共和一套文.jpg
    民广东四个年号 (1).jpg
    民广东四个年号 (2).jpg
    民河南党徽100.jpg
    民河南党徽100百文.jpg
    民河南党徽501.jpg
    民河南党徽501背.jpg
    陕西一分二分对 (1).jpg
    陕西一分二分对 (2).jpg
    圆孔厘、分四枚花.jpg
    圆孔厘、分四枚套.jpg
    云南仙二枚.jpg
    云南仙二枚徽.jpg
    晓城灵璧 觉得赞
    离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406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5-10-15
    1楼 发表于2024-04-01 20:59:13

    民国时期铜元杂乱无章、各行其事,也是当时军阀割据的见证。

    离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406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5-10-15
    2楼 发表于2025-09-01 15:03:32

    铜元

    离线 细胞裂变
    实名认证
    好评
    1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02-14
    最后登录
    2025-10-15
    3楼 发表于2025-09-04 15:54:23

    学习了,清代和民国铜元都有玩头,清代的更为精美,品种也丰富,有大量的可玩.

    身份已验证:贺开宇 四川洪雅

    离线 清风道
    正式会员
    好评
    3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7-03
    最后登录
    2025-10-15
    4楼 发表于2025-09-29 22:31:05

    学习

    2020-04-29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