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正德花钱的帖子有无数人写过,老万第一次发帖也是8年之前了,可能很多人都看腻歪了,温故而知新吧,就当欣赏一下图片也不错。
此帖部分文字引用自老万201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后来被无数人大量转载引用,本人在这里不涉及抄袭,下面列出原文链接,以证清白。
正德通宝花钱略谈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aaae9be0102w65v.html
“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其在位期间并未铸钱。存世的正德通宝多是清代铸造的厌胜钱。
“通宝”在古代代表“钱”,通常理解,币面有“钱”的称为“币”,而没有“钱”的钱型物件称为“章”,所以正德通宝严格来说算是“纪念币”,而非像山鬼那样的“纪念章”。可能是因币面有“钱”的缘故,并且布局美观、寓意美好,所以在民间大量流通,受百姓欢迎。
旧时人们喜藏正德通宝花钱,把它作为祥瑞之物,馈赠礼品。如有的人家女儿出嫁时将此钱作为压箱之物,或过年时作为“压岁钱”赠予小孩等等。故民间亦有“家有正德钱,富贵万万年”的说法。
据清俞典园《茶香室四钞》卷廿七载:“国朝焦循《忆言》云,泰州宫紫悬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价购求正德钱,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为游龙,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厄。
在民间盛传正德钱有各种迷信和传说,其主要有以下五点功效:
1、 保佑渡水平安:因正德配面多为游龙,而蛟龙入海,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厄;
2、 赌钱会赢:点子“正”,传说赌博时身上佩戴正德钱就容易赢;
3、 孕妇生产保平安:生孩子时手握正德钱可保母子平安,取自有德者天佑之;
4、 吉祥:“人下正德钱只两个丫,真者鸡见之不啼”;
5、君子品性:人生所行之路的方向要“正”,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身配“正德”时常提醒自身做人的品行要端正。
因钱币上有“正德”二字,咱们不妨先来聊聊明朝那位“街溜子”正德皇帝,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细读一番,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
明朝第11任皇帝武宗朱厚照(1505年至1521年)年号是——正德!
正德帝朱厚照是极具争议性的统治者。他任情恣性,终日淫乐嬉游,为人嬉乐胡闹,行为怪异,又荒淫无度。
宠信宦官、建立豹房,强征处女入宫,有时也抢夺有夫之妇,逸游无度。
施政荒诞不经,朝廷乱象四起。给自己化名为朱寿,自封为“镇国公、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你没看错,他的伟大志向不是当皇帝,而是想当一名大将军!
正德帝在位期间,宠信曾在太子宫侍奉过他的太监刘瑾等八人,日夜与之寻欢作乐,人称刘瑾八人为“八虎”。
大学士刘键等人力主诛杀“八虎”,以振朝纲。朱厚照却偏袒“八虎”,委刘瑾执掌司礼监、锦衣卫、东厂,正直的大臣动辄遭到清洗,朝政一片黑暗。
他终日醉心于淫乐,导致政治黑暗,奸党横行,忠良正直之士仵逐殆尽,以致王朝反叛四起。安化王、宁王相继造反。这段黑暗的历史为后世创作电影《锦衣卫》提供了很好的故事素材。
这位不着调的皇帝在乾清宫放烟花,引发大火,正在前往豹房的途中的正德,望见乾清宫的火灾,向左右开玩笑称这是“好一棚大烟火也”,后又假模假式的下诏罪己,并谕文武百官,同加修省。
正德帝的精力十分旺盛,终日醉心于声色犬马之乐。他不满紫禁城的庄严肃穆,即位不久,下令在西苑太液池西岸营建一片宫区,称为豹房,又称新宅。
豹房建筑结构十分复杂,上下两层,密室勾连。朱厚照在这里广召美女、乐使、僧、道、术士,纵情淫乐,动辄数十天甚至几个月不回紫禁城,可谓荒淫无度。
正德帝是具有双重人格的人,另一方面来说,他为人刚毅果断,任内诛灭曾经的宠臣刘瑾,平定安化王、宁王之叛乱。在应州之役中击败达延汗,令鞑靼多年不敢深入,表现出强悍铁腕君王的素质,他是一位功过参半的皇帝。但后世对他的评价还是更倾向“荒诞”一说。
关于他的死因,之前所有关于正德钱币的帖子都是一笔带过:“在南京清江浦舟覆被溺,得疾而死。”
这个说法大体上对,但不够清晰,老万查阅了许多历史资料,将正德帝的死因完整地梳理了一遍,以供泉友们消遣:
正德帝南巡回京的路上,顺道游镇江,登金山,并在瓜洲过长江。正德十五年(1520年)九月,他途经南京清江浦,见水上风景优美,鱼群游荡,此时,他禁不住玩性大发,想反串一把渔夫,学渔夫泛舟捕鱼。正德兄兴匆匆地划着船,用渔网捕鱼,一网撒下去因鱼儿太多,他用力拖网,使小舟失去平衡翻了船,他跌落水中。
朱厚照是个旱鸭子,不懂水性,在水中甚是慌乱,胡乱扑腾着,侍卫们急忙赶来,将他救起,但水已呛入他肺部。时值秋天,天气较凉,水中更是冰冷刺骨,正德平常淫欲过度,本来身体就差,在水中这一通扑腾,因而引发了严重的肺炎。
正德兄带病在途中熬了几个月,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才回到北京。正月十四日,按惯例皇室需在南郊举行大祀礼,而这位“尽职尽责”的皇帝仍强撑着主持,可是,刚刚行初献礼下拜时,正德兄突然口吐鲜血,瘫倒在地。祀礼行一半,不得不停止。
过了两个多月,正德兄病情越来越重。三月十三日晚间,正德突然向身边的太监陈敬和苏进表示自己可能无法痊愈,让其召司礼监并禀告慈寿皇太后,由太后与内阁议处天下事,并表示自己耽误子嗣。十四日,正德于豹房驾崩,得年31岁。
正德皇帝本就是个旱鸭子,然而佩戴正德钱却被说成是:保佑渡水平安!这一点令老万十分费解。
然而花泉收藏最有趣的往往不是钱币本身,而是背后的文化,虽然搞不清为什么先人会将这种混乱说法流传至今,但正德钱“保佑渡水平安”的文化终究是流传下来了,这自相矛盾的钱反而更为藏品本身增添了无穷的趣味性。
回到钱币本身,老万推测,正德通宝多数都为清代所铸,正德是明朝的年号,“反清复明”在清代是大忌,是要杀头的重罪,所以这里的“正德”绝非指明朝“正德”年号。
清朝铸钱习惯通常是写上皇帝的帝号,再加“通宝”二字,如:“乾隆通宝”、“嘉庆通宝”,这里的“正德通宝”应该是清朝的百姓希望统治江山的皇帝是个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厚德载物的明君吧!简单的说就是,他们希望当权的是一个品德端正的好皇帝,所以在钱币的皇帝位置故意写成“正德”,以寄托他们的美好愿望。
因百姓喜欢随身佩戴正德钱,同时也提醒自己:端正德行、纯正道德的含义。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按照《中庸》的说法,“正德”就是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这里的“德”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道德的含义,而是指事物的属性。
“正”,此处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事物的属性平正,不偏斜,这里也暗指“公平”。
《尚书·大禹谟》中提到“正德厚生”,也就是说用正人之德公平的去统治天下,才会厚生福报,使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治理天下,“正德”置于首位,是“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使人们生活富足、社会和谐。
或许是有了上面两种传统文化的诠释,正德花钱才侥幸得以在清代发行流通。
正德花钱版别繁多,目测应该有大几百种版式,除京炉极少见的精品正德钱外,各地官炉、民炉都有铸造,存世所见福局铸造的正德花钱无论数量和版式都属最多,老万推测可能是福建靠海的缘故,出海打渔的渔民多,因正德花钱有保佑渡水平安之功效,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因此铸造量巨大。
正德通宝最常见的配面是龙凤题材,寓意龙凤呈祥,另外配字面的也常见,如:“福寿”、“太平”、“吉祥”、“大福”、“天下太平”、八卦文等。
福局出品正德通宝配双龙戏珠题材的也较为常见,但双龙配面也有多钟版式,通常以精度越高的价值越高。


今天老万文中讨论这枚正德配双龙戏珠钱,存世量极为稀少,多年集藏目测存世量应在十枚以内,好品更是难得。
此枚正面正确的解读顺序是:正德——斩邪魔——除鬼怪——太平。根据文字从性质上来分析应该是一枚辟邪钱!
背面双龙也与常见的双龙戏珠纹饰有明显的区别,双龙身姿挺拔、昂首望珠。而这一款火珠的设计也异常精美,下方还有水波纹饰装点,整体看上去精美典雅。
下面再来看两枚:


↑上面这个版应该是贵炉出品,铸工精美,存世量较大,也有人说这个版是贛炉出品,个人更倾向于贵炉。


↑上面这个版是福局较为常见的一个双龙版式,存世量较大,但铸工精美、字口清晰的现在价值也较高,市场非常难见。
正德的版式非常丰富,这里老万就不展开聊了,还请各位泉友踊跃跟帖,展示自己的正德藏品。
霸泉老万
2024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