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9589 | 回复 28

    [欣赏] 联科及第士子梦,科举选才铸方圆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4-27
    楼主 发表于2023-10-23 16:09:04

    联科及第合并.jpg

    并不是每一枚老万的花钱都伴随着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讲得太多给人的感觉就像个说书的,就拿文中这枚花钱来说,它来得如此平凡,没有激起一丝涟漪。大约是2017年在一个微拍群里看到了它,当年的群主还不是首富,他知道老万是四川人,开拍前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向我推荐这枚钱,说是川炉精品,让我务必拿下。因此老万也对这枚大钱格外关注起来,网上查了查资料,关于这枚花钱的介绍及图片少之又少,虽对其性质认知模糊,至少可以断定存世量不多。开拍后,大概用了两枚极品苏花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这就是它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来历,本文皆在通过此钱的钱文,简略地聊一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也算为传承咱们中华传统文化略尽棉力吧。

    科举.jpg

    科举制度不仅对中华文明是一大贡献,对世界文明也是一个贡献。虽然后世批评其种种弊端,但科举制度依然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最可靠的途径。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兴盛于唐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也是全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 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为部分社会中下层有文化、有能力的读书人进朝堂工作创造了施展才智的机会,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整顿了封建吏制。

     

    要知道在隋朝以前的战国、汉朝、三国等……时期,朝廷任用官员都是很随机甚至是随意的,只要你和皇帝或某官员关系好,一句话就能让你权倾天下,那时候有一种人被称为“纵横家”,有些纵横家是饱读诗书的,这其中也充斥着流氓和市井无赖,就拿汉朝的汉武帝刘彻来说,在他晚年多疑的治国时期也犯过这个错误,他任用的重臣江冲,官拜水衡都尉,在进入官场之前就是一个市井流氓……

     

    江冲见汉武帝之前提前做了许多功课,了解了汉武帝的喜好、性格以及当时面临的匈奴问题。第一次见到汉武帝时,他别出心裁的穿着纱袍围着群聚带着插着羽毛的步摇冠,再加上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汉武帝一见称奇,对左右说燕赵多出奇士。汉武帝与江冲谈话后发现,这个出身卑微的年轻人头脑清晰回答干脆,对他很欣赏。

     

    江冲归来后拜为直指绣衣使者。负责抓捕三伏地区的盗贼,禁察于耻行为。直指绣衣使者也叫绣衣直指御史。指西汉时御史的一种。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使者出使时仪式特别的尊崇。表示这是皇帝派出的专使。绣衣使者的权利很大,可以调动地方郡县的军队。甚至可以诛杀一定级别的官员。西汉盛世已经随着汉武帝的老去而进入了暮年,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他这样的激进分子很容易出位。江冲因为巫蛊之风,创造了自己的酷使之名。就是这么一个小人物,残害了很多汉武帝时期的能臣名将。

     

    这就是科举制度诞生之前,帝王根据自己喜好随意任用大臣造成的弊病,像江冲这样的烂泥上位,历史上多不胜数,悲剧不断上演。

    科举2.jpg

    科举制度在唐代开始实行,为朝廷任用官员设置了门槛,考生来源包括学士、生徒和乡贡三种。这些考生来源广泛,不仅包括贵族子弟,还包括普通百姓。通过科举考试,这些考生有机会进入官场,参与政治,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到了良性、健康的作用。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换句话说,你没文化是当不了官的。

     

    科举制度中最初级的称为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称为“举人”,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从唐制开始,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举人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后世相沿。

    在老万的老家有位关系要好的泉友,网名亦叫“乡试解元”,一开始不明其意,后得知这位泉友正是当年乡里的高考状元,于是对这位泉友的崇敬之情犹如黄河泛滥、景仰有加。

     

    会试也是科举考试方式之一,比乡试更高一个档次,比殿试低一级的考试。因士子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又因在春季由礼部主持,亦称“春闱”、“礼闱”。相当于唐、宋时期的礼部试,就好比现在的省级考试。会试之称始于金朝,之后元、明、清一直沿用。录取者称贡士,会试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殿试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进行区别、选拔官员等。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所以殿试准确记载是从唐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开始的,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意指三试都夺得第一名。虽然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有无数的人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但是能够连中三元的士子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连中三元的文、武状元人物一共有十八位,其中文三元有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武三元有明朝的尹凤、王名世和清朝顺治年间的王玉璧。

     

    然而这些连中三元的人物,他们的大名在历史上并不显耀,甚至默默无闻。十八个人当中老万熟知的仅有一位,这便是明朝的商辂,这要归功于老万曾经读过的一套小说《明朝那些事儿》。

    商辂.jpeg

    商辂,浙江淳安人,生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年),21岁的商辂在乡试中考中了第一名;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的科举考试中,31岁的商辂在会试和殿试中均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了有明一代第二个连中三元的人物。而商辂之前连中三元的黄观被朱棣除名,所以商辂成为了明朝唯一一位连中三元的人物。

    商辂入仕后,曾进入内阁成为内阁首辅,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等。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商辂去世,享年73岁,获赠太傅,谥号“文毅”。商辂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与彭时齐名,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

     

    参加科举考试中,乡试、省试、殿试的考试成绩在前三名,就叫做“联科及第”。乡试、省试、殿试三试成绩都是第一名的叫做“连中三元”。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联科及第1.jpg

    联科及第2.jpg

    科举题材是中国古代民俗钱币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这样的实物遗存也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常见科举题材钱文有:金榜题名、连中三元、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一品当朝、五子登科、状元及第、魁星拱照、科第三元、喜报三元、一路连科等,而“联科及第”这样的钱文纵观历朝历代的民俗钱都是非常罕见的。联科及第,形容三次考试连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三元是指:解元、会元和状元,两者合二为一寓意明确,是平常百姓希望通过寒窗苦读,继而高中状元,跨越阶层来改变生活现状的美好愿望,也是多数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此枚科举题材的民俗钱是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科举制度的实物佐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意义非凡。从其形制铸工来看,此钱穿口娇小,风格与川炉名花“十二星宿二十四节气”及“川炉山鬼”都极为相似,泉界前辈皆认为此钱为川炉所铸,即是约定成俗的结论,笔者亦认同。

     

    川炉与云贵炉不同,极少铸造大直径民俗钱,通常所见最大直径不足60mm,而此品直径竟然达到67mm,在川炉民俗钱中也算别具一格,因其硕大的直径为川炉罕有,又加之科举题材的钱文,书法俊朗通达、挺拔率意,不失为一枚难得的民俗钱币。

    麒麟送子.jpg

    此枚“联科及第背三元”与川炉顶级大名誉品“麒麟送子背康宁”无论尺寸及字体、风韵均类似,老万推测两枚花钱应为套花。“麒麟送子背康宁”因其稀少的存世量及傲视群雄的超大直径为泉界瞩目、追捧。此品种最新拍卖成交记录是今年5月份,安徽邓通2023年春拍钱币专场,以46万的高价拍出,在老版龚士元所著《中国花钱图集》中(448P)被定义为二级,弥足珍贵。

     

    上一版《中国花钱图集》中未见刊载本文论述的“联科及第背三元”,龚士元在最新版的2022年版《中国花钱图集》中补充了这枚,并引用了老万这枚作为图录原物。多年集藏观察这个品种存世量应在十枚以内,属于可遇不可求的收藏佳品,成套者极鲜见,希望通过此文让更多泉友知道它的存在,并认可它在清代民俗钱大家庭中的地位,愿以此文与诸君分享心中的喜悦。

     

    后记:

    在2019年有机缘得见后面这枚“麒麟送子”,原本有希望成对,当时币主索价10万元,也算是中规中矩的行情价,但这一年老万公司经营不善,囊中羞涩。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收藏者来说,最难的不是在品种与品质上的选择,而是在取舍之间艰难抉择,用句大白话说,有钱谁不会玩精品啊。

     

    霸泉老万

    2023年10月23日

    联科及第3.jpg联科及第4.jpg联科及第5.jpg联科及第6.jpeg

    为方便保存和查看钱币尺寸重量数据,当年送评公博入盒,那时候还没有分公司,评分把关也异常严格,从分数来看,当年的公博还是很靠谱的。

    1条评分 ,红包+300.00
    园地网络客服 红包 +300.00 优秀文章 2023-11-09 13:31:44
    离线 R19940601
    正式会员
    好评
    13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8-30
    最后登录
    2024-04-27
    1楼 发表于2023-10-23 16:26:42

    漂亮。三元与康宁有套花可能

    2016-12-04 转正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10-17
    最后登录
    2024-01-21
    2楼 发表于2023-10-23 22:13:45

    学习,写的好

    离线 开门见山
    实名认证
    好评
    22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4-05-16
    最后登录
    2024-04-26
    3楼 发表于2023-10-24 00:31:29

    发图支持


    微信图片_20231024003024.jpg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4-27
    4楼 发表于2023-10-24 10:46:33
    开门见山:

    发图支持

    感谢李兄发图支持,李兄这枚当年我也见过,品相也是呱呱好~!

    离线 小玩意
    正式会员
    好评
    3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8-05
    最后登录
    2024-04-25
    5楼 发表于2023-10-24 13:38:40

    好贴,学习了

    离线 钱币天下
    实名认证
    好评
    7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1-14
    最后登录
    2024-04-27
    6楼 发表于2023-10-24 14:31:25

    好文

    2023-10-18 转正
    在线 赝秦俑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5-12-03
    最后登录
    2024-04-27
    7楼 发表于2023-10-24 15:07:12

    应当不是川炉

    2020-11-04 转正
    离线 云舒
    正式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11-23
    最后登录
    2024-04-25
    8楼 发表于2023-10-24 15:09:27

    漂亮,学习了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4-27
    9楼 发表于2023-10-24 16:27:16
    赝秦俑:

    应当不是川炉

    愿闻其详~!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