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钱币中,手类钱非常多。但是说起盛名在外的名誉品,绝对是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手。
一、《故宫清钱谱》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手,山底隆大样
民国时期,由黄鹏霄先生将拓制的清钱拓本加以整理,以故宫乾清宫养心殿所藏的祖钱,母钱,样钱,以端凝殿所藏京局,进呈样钱,挂灯钱,宫钱,汇集成册出版《故宫清钱谱》,《故宫清钱谱》作为经典的清钱文献资料,对了解清代制钱制度,以及京、省各局进呈钱、部颁样钱、内廷供奉钱、赏赐钱等品种与版别体系具有较高价值。书中按清代年号顺序,筛选淘汰重复品种,共收录清钱拓片二百八十四品,并参照史籍、省志、名家著录加以注解,采用当时先进的珂罗版印刷技艺,按古籍线装方式装订成书,由当时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正式出版。不仅在学界有一定影响,亦成为诸多清钱研究者与收藏爱好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二、《故宫清钱谱》内廷大制钱之乾隆手
《故宫请钱谱》中,有一个门类:内廷大制钱,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宝泉、宝源大样宫钱。书中描述称:除祖、母、样之外,专有备内廷赏赐用之大制钱。其中就有顺治通宝、康熙通宝大制钱,现在俗称的乾隆手,雍正特别大制钱(乾隆手)清宫谱中虽未记载,但现实中是存在。

▲《故宫请钱谱》内廷大制钱
这三种乾隆手年号钱币,由于故宫清朝文献档案中,无相关记载,使其身世成谜,但是根据其钱币形制,钱文风格所推断,此种钱币应该铸造于嘉庆初期,即乾隆做太上皇期间,为纪念宫廷重要事件并用于庆典赏赐之用的“纪念币”,以纪念用之,并作宫廷内部赏赐之用,其铸造精致程度远高于普通钱币。
乾隆皇帝十全武功,好大喜功,又做了60年太平皇帝,崇尚尧舜、致敬康熙,禅位以后,乾隆皇帝总得表示一下告慰先祖,嘉庆皇帝也得表示一下致敬乾隆。乾隆这一太上皇的地位和荣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乾隆皇帝为缅怀前面三位帝王的丰功伟绩,特此铸造了前三朝年号的钱币。
三、乾隆本手“乾隆手”

自古以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无情最是帝王家,虽说君权天授,但是皇帝最大的敌人就是太子(继承者)。
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手,既然是乾隆年间铸造,那么我个人牵强附会一下,再加上一枚乾隆本手乾隆手,那应该就是——乾隆通宝山底隆(大样),山底隆本身就是乾隆禅位当太上皇以后的产物。虽然山底隆铸造量和乾隆手比起来海量存在,哪怕是山底隆大样版,依然比较常见,但是山底隆仍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也符合中国式纲常、人情关系,毕竟乾隆爷还活着,哪怕是作为太上皇也是当时清朝帝国的实际掌舵者。嘉庆皇帝自然不敢怠慢,多铸造以显示父辈之恩德,山底隆大样此版风格等和乾隆手类似,铸造也是比较精致。
四、乾隆手版式特征和存世量
顺治乾隆手,康熙乾隆手,雍正乾隆手。文字风格等相同,都是嘉庆初期的风格,铸造格外精良。除了年号不同,最大区别在于“通”字,顺治为单点方头通,康熙、雍正为双点角头通。因为乾隆时期钱币铸造的档案基本没有流传下来,这种区别网上有很多说法,泉界知名藏家@开水钱币认为,是为了考核铸造工匠的绩效和问责,这和古代城砖上都有工匠的名字同理。
我个人再大胆加上两个推论和猜测,就当我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成一家之言。一是、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宗庙社稷乃国家大事,顺治作为世祖开国皇帝,地位特殊,故有所区分;二是康熙作为乾隆祖父,雍正乃乾隆父亲,这都是对乾隆生活、成长起到了重要影响的现实中的长辈,乾隆自幼得到康熙喜爱,为了缅怀和区别不同,特此铸造不同区别。这两点,一是天理,二是人情。
下面附图“乾隆手”和存世量分析。
顺治通宝乾隆手

特征:钱文“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文字方正规矩,最主要的特征为“通”字为单点方头通。背面满文“宝泉”二字与乾隆晚期铸造的草泉类风格一致,满文“宝”为直满宝,满文“泉”为“草泉”。
康熙通宝乾隆手

特征:钱文“康熙通宝”,背满文宝泉,文字方正规矩,“通”字为双点角头通。康熙乾隆手的面文风格与顺治乾隆手比较接近,背面满文“泉”字都是乾隆晚期铸造的“草泉”风格。
雍正通宝乾隆手

▲特征:钱文“雍正通宝”,背满文宝泉,文字方正规矩,“通”字为双点角头通。
乾隆通宝山底隆大样

▲特征:钱文“乾隆通宝”,背满文宝泉,文字方正规矩,“通”字为双点角头通。最主要特征是隆字的底部呈“山”,而不是常见的缶。

背面满文,是判定是不是康熙“乾隆手”的最重要特征。满文“宝”字非常的规整,满文中间位置是处在一条直线上,包括最后的收尾部分。
存世量而言,雍正乾隆手存世量最少,目前发现十数枚左右;康熙乾隆手存世量次之,目前所见应该在数十枚,未过百;顺治乾隆手最多,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顺治乾隆手百枚左右。物以稀为贵,这三种都有极具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
也期待自己可以早日集齐,毕竟是嘉庆年间铸造!
致敬——
@黄鹏霄《故宫请钱谱》
感谢——
@开水钱币
@熊猫泉藏(山底隆大样母)
@华夏拍卖(顺治乾隆手来源于此)
@康熙、雍正乾隆手藏家(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