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081 | 回复 9

    ............................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集镜斋
    四级发帖
    好评
    1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4-02
    最后登录
    2021-10-18
    1楼 发表于2008-09-01 21:11:00

    字有特点啊.短短信

    离线 全泉
    实名认证
    好评
    38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4-06
    最后登录
    2022-08-27
    2楼 发表于2008-09-04 19:09:00

    不错[s:51]

    离线 hulu_521
    二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2-10
    最后登录
    2022-07-17
    3楼 发表于2008-09-05 01:15:00

    [s:224]

    离线 山水之乐
    正式会员
    好评
    3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3-16
    最后登录
    2025-06-24
    4楼 发表于2008-09-05 01:45:00

    [s:51]

    2025-02-11 转正
    离线 一水
    正式会员
    好评
    10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5-09-28
    5楼 发表于2008-09-06 05:08:00

    继续

    离线 BA091966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7-13
    最后登录
    2021-04-10
    6楼 发表于2008-09-06 05:45:00

    不错

    离线 zs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3-26
    最后登录
    2023-07-17
    7楼 发表于2008-09-06 22:51:00

    确实是襄阳版永昌漂亮!![s:57]

    离线 zs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3-26
    最后登录
    2023-07-17
    8楼 发表于2008-09-09 23:18:00

    古币是这样铸造的                 周泰宇 有人认为古币是翻铸的,然而,对于古币哪能如此一概而论呢?我国古代铸钱技术有一个从低向高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钱币的铸造也分几个阶段,由简单粗糙逐渐走向精细优美。古币铸造方法大致有以下5种:

    阴文字范铸钱法,为春秋战国以泥陶子范为主流的子范铸币阶段。泥质子范,是将币形钱文雕刻在细泥片上,阴干后并烧烤成陶后,直接浇铜浇铸钱。这种钱范很不结实,只能使用一两次,用后即碎,如再铸,仍需重新再制范。这一时期的钱币很难找到同版的,如有同版或钱文无棱无锋者,均可定为伪币。
    阳文母范铸钱法,为从汉宣帝时至南北朝这一铸币阶段。阳文母范在铸币上称范母,范母是翻制子范用的,不能直接铸钱。用这种范母可以印制很多子范,把数十个子范摞在一起,一次能铸上百枚钱。阳文母范铸出的钱币,钱面文字划棱角已经圆浑,不见特别锋利,钱体也不是那样平整,但绝无细小的砂痕迹,如有“砂眼”,必是翻砂伪造的假币。
    母钱翻铸法,为自隋唐至清末使用了几千年的铸币方法。随着铸技术的改进,自隋唐至清末,改用母钱翻铸技术铸钱。这时铸钱的要求已很严格,每逢改元铸新钱,先作样钱呈帝王审定。以清代铸钱程序最为典型:象牙精雕钱样→铜雕祖钱→初铸母钱→印范母钱→进呈样钱。以外省钱局的程序是:初铸母钱(部颁样钱)→印范母钱→进呈样钱。
    用母钱翻铸的大量钱币,规整精美,同版钱很多,但钱体面、背直观无砂眼,且文字优美,钱文与地章之间深峻,无肤浅之象。
    沉泥烘模熟铸法,即北宋徽宗所铸的“崇宁通宝”大钱。此法是将钱形和钱文铸印在泥型上,再经过高温处理,这样既可起瘠化作用,又可降低配合料的可塑性,减少其收缩程度,称之“沉泥”。然后采用早期冶炼熟铁的方法,利用小型反射炉的作用,直接在泥型钱模上熔铜精炼,并加入锌、铅、锡等,再通过冷却,使粗铜和粗合金的杂质析出,如此冷去或加热多次,所铸钱币钱文纤细锋棱,表面光洁,铜质精良,是砂型浇铸的钱币不可比拟的。
    此外,光绪年间新疆迪化设立的“宝新”钱局,仍以传统的泥窝熔炉化铜铸钱,铸造的是真正的“光绪通宝”。
    银圆、铜圆机铸法。随着外国和香港大量银圆的输入,清代早期出现了地方当局和民间土法打制银圆,此后,光绪十年(1884年),中国第一套机械银铸币在吉林机器官局铸造厂产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广东最早仿香港“铜仙”加铸铜圆铺币,银、铜圆便占了铸币主导地位。

    离线 一水
    正式会员
    好评
    10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5-09-28
    9楼 发表于2008-09-18 07:00:00

    330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