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3539 | 回复 34

    泉路漫漫,勿忘初心。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楼主 发表于2023-09-28 16:48:58
    大吉lee千泉 觉得赞
    1条评分 ,红包+150.00
    园地网络客服 红包 +150.00 优秀文章 2023-10-11 16:07:02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1楼 发表于2023-09-28 16:49:39

    在文章开头,我想说说自己的收藏故事。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上钱币收藏的,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只依稀记得是七八岁的时候,我和三个兄弟姐妹在家玩,那时候祖奶奶还在,她总是坐在堂屋下面纳着鞋底,时不时看看我们。几个孩子吵吵闹闹地进了祖奶奶的房间,房间很阴暗潮湿,有股木头轻微腐烂的味道,但并不臭。靠门的那面墙边,码着一个长长的木箱,里面放着稻谷和豆粉,再过去就是祖奶奶木床,木床边,是一个高高的衣柜。调皮的孩子惊奇地发现衣柜的四角各钉着一枚铜钱,连凿带翘地就把它们取了下来,刚好一人一个。望着手里精致小巧的乾隆通宝,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我开始畅想这枚古币的前世今生,它经过了无数人的或布满老茧或细皮嫩肉或温热或冰凉的手,然后被我高祖钉在了衣柜上做了我祖奶奶的嫁妆,最后被孩子暴力地拆下,静静躺在了我的手上,史无前例的感觉袭上心头,我迷恋上了这种触感。从此以后,每逢走亲戚的时候,我都会特别留意别人家的老衣柜老桌椅,期待着能有些许收获。相信不少的泉友都与我有相类似的经历,那时候互联网尚未普及,能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非常少,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年号钱,就在新华字典后面的各朝代年号表里细细检索,碰到类似于篆书之类的钱币,便欢呼雀跃如获至宝,即使它并不值钱。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2楼 发表于2023-09-28 16:50:10

    上面的故事,或许就是不少朋友玩钱币的初心,仅仅是喜欢,并无谋利或是其他多余的想法,单纯且真实。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古钱币收藏的门槛被无限降低,动动鼠标点点屏幕就能详细了解到任一钱币的信息和价值,于是,收藏群体不断壮大,渐渐形成一个庞大群体,直接的影响就是,古钱币变得稀缺起来,价格自然水涨船高,高额的利润吸引了无数人,渐渐地,古钱币收藏成了一门生意。既然是生意,那自然就需要对行情格外关注,故此,这十几二十年来,关于行情的讨论那是年年都有,年年都有人不看好,但无奈的是,虽偶尔有些许下调,但整体而言,钱币依旧是呈升值趋势。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3楼 发表于2023-09-28 16:50:33

    作为一个单纯的收藏爱好者,我的内心是极度希望古钱币市场能够如他们所言崩盘的,这样我就可以用极低的经济代价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说来也无奈,幼时拿来做毽子、点煤油灯和钉桌椅的铜钱,能达到动辄过千上万的恐怖价格,叫工薪阶层都承受不起。如此一来,就不难看出那些唱衰古钱币市场的人是何居心了,要么是大币商借此煽动恐慌情绪,借机抄底小户持仓,囤积居奇伺机抛出赚个盆满钵满,要么就是不明所以的小户跟风过个口瘾,再要么就是涉行尚浅对钱币可有可无的新人,借此抖个机灵,以此凸出自己的聪明睿智。对一个真正的爱好者来说,所追求的只是钱币上手的触感与美的满足,并不会过度纠结于行情价的高低涨幅,价高了,省点钱少少地买,价低了,那自然更好,花更少的钱圆美满的梦。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4楼 发表于2023-09-28 16:50:59

    不少人总喜欢将“盛世古玩,乱世黄金”挂在嘴上,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细推敲,不难发现实在难有说服之力。收藏自古有之,“古玩”二字如今虽是名词,但其实可以理解为“玩古”,就是“把玩古代的东西”。君不见,古时任朝代更迭古玩依旧流传有序;君不见,近代民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依旧出了不少收藏大家。盛世乱世,非一人一言就能将之定义,古玩的价格或许确实会受到时局影响,但作为美的承载体,古玩的美学价值是不会就此消散的,无非就是由宫廷秘藏走向普众民间罢了。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5楼 发表于2023-09-28 16:52:30

    借此,我想将遇到过的各色收藏人士做个分类,一家之言,无任何针对性,诸位一笑了之。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6楼 发表于2023-09-28 16:52:48

    第一类,精打细算的小白。这类群体往往由学生和中年男人组成,前者占比颇大。由于经济条件一般,手头颇为拮据,因而每次都需要货比三家反复权衡,下莫大决心才能入手。这类群体受行情的影响非常小,因为手里的东西大多是自娱自乐的通货,价值基本持平,跌也跌不到哪去,故而对行情显得不悲不喜波澜不惊。建议这类群体做好品控,多购进一些美品,即使价值不大,但至少看着心里舒服,不会在其后的日子里看着糟心嫌弃。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7楼 发表于2023-09-28 16:52:59

    第二类,精准对接的小户。这类群体介于币商和爱好者之间,因为他们没有币商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有着对古钱币的热爱和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大多是由单纯的爱好者“进化”而来,发现其中有利可图,故而当起了类似于中介的角色,也算是一种副业。闲来无事,就去各交易平台闲逛闲看,看到心仪的就可能盘下来。他们有着或大或小的客户群体,根据客户的需要,就在各大平台进行搜刮,然后用一个中规中矩的价格拿下来,稍微加点辛苦费就出给客户。这类群体的运作模式有点像币商,但是他们往往是快进快出,从不玩囤积居奇的手段,一是没有那雄厚的资金,二来是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建议这类群体在入手时小心谨慎,一定要在确定真假无瑕疵的前提下购进,以防后续与客户陷入真假瑕疵的退货纠纷中。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8楼 发表于2023-09-28 16:53:07

    第三类,财大气粗的老板。这类群体人数较少,我有幸遇到过几位,他们的特点是即便一窍不通,但奈何经济实力雄厚,买进从不看具体价值,只要喜欢,哪怕一掷千金也要拿下。拿下后,玩个些许时日便开始腻烦,要么低价处理,要么就直接送人,十分豪气,堪称“豪无人性”。针对这类群体,我实在没有什么建议,您们开心就好,若真要给出什么建议的话,建议多和我交朋友,我想接盘。

    离线 维一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20-07-18
    最后登录
    2024-06-01
    9楼 发表于2023-09-28 16:53:18

    第四类,囤积居奇的币商。这类群体人数仍旧在不断上升中,他们各有所长,往往偏重于某个领域,尤以银元为最。突出特点就是,拥有雄厚的资本,能够在短期内大量收购某一品种钱币,然后能坐怀不乱,通过一系列运作,待到时机成熟,便迅速抛出撤资,赚个盆满钵满,留一地狼藉。人人都恨币商,人人都想做币商,奈何没人家的实力,也只能嘴上啐两口,但如果跟上人家的脚步,说不定能喝上两口汤。总体而言,币商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同时也有着自己的运作手段和独特眼光,他们就算投身于其他领域,也会大概率成功,对此我们普通小众确实没有与之竞争的资格。这边给出的建议是,希望能给我个小道消息,让我多喝两口汤(笑言)。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