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军阀混战、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黄金自然成了上层阶级安家立命的工具。当时主要流通的大洋一块重26克,一两金条可兑换约30块大洋,所以无论是作为压箱底的家庭财富,或是深入敌后开展情报工作的活动经费,官方发行的金条自然更受青睐。
此半两金条为民国中央造币厂厂条,约铸于1945年,标注布币厂徽及编号成色重量。
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从宋朝起到民国初,中国一两折算都在37克上下,为什么一两小黄鱼是31克呢?1930年国民政府实施度量衡改革,将一斤600克改为500克,一斤仍为十六两,因此一两由约37克改为约31克。美其名曰是同国际接轨,实则通过这一改革增加了二成多盐税,盐税按斤收取,单位税率没有改变、标的物重量减少从而实现增加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