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322 | 回复 0

    [丝路邻国] 从《货币文化史》前两卷谈谈中西钱币的异同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实名认证
    好评
    66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21-09-17
    最后登录
    2024-05-23
    楼主 发表于2023-03-27 10:22:37

    启风/文

     

    我去年给《货币文化史》的前两卷写了一篇书评,发表在《凤凰周刊》,原题为《货币文化也能影响历史进程》。

     

    一个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想要生活下去,都必须“花钱”。现在大家接触纸币、硬币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习惯了信用卡或电子支付。一个有趣的现象由此产生——我们每天花钱,对“钱”的样子倒陌生起来。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2019年第五套人民币中,5角硬币的颜色和材质,从金黄的钢芯镀铜,变为银白的钢芯镀镍;就连形状也从儿时记忆里的圆形,成了现在的多边形。如果是在古代,货币材质、重量、样式的变化,会是牵动每个人生活的大事,不可能被集体忽视。

     

    几千年来,人类使用的货币种类在变,铸币观念、金融思想等也在变。为了理清这其中的变化规律,美国金融人类学的奠基者比尔·莫勒,与德国古钱币学家斯特凡·克姆尼切克等合作,汇集全球40多位学者,主编了六卷本《货币文化史》。该书前两卷的中译本已经问世,分别是《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和《货币文化史Ⅱ:中世纪黄金的盛宴与贸易兴起》。

     

    了解古代欧洲各国的铸币情况后,再把它们与同时期的中国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古代东西方有很多共同点,包括统治者都会通过钱币宣示合法性,并且竭力降低钱币的贵金属含量等;另外又有一些显著的不同之处,比如西方钱币具有一定宗教属性,影响了金融发展的方向。虽然这套《货币文化史》关注的主要是西方货币,但其中不少内容,都可以给中国古代货币研究带来启发。

     

    钱币上的图文都是政治

     

    在古代世界,钱币基本由金属铸造,有金银,也有铜铁,上面刻着各式各样的文字、花纹。以中国古代最常见的方孔钱来说,早期钱文主要是表示重量的“半两”“五铢”等,到了唐朝以后,新政权建立或新皇帝即位,往往要铸造带有国号或年号的新钱,如“宋元通宝”“乾隆通宝”等。相比之下,西方钱币没有“方孔”这一设计,可以刻上更多图文,给当年使用者和我们后人,传达更多信息。

     

    在《货币文化史Ⅰ》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钱币在经济以外的功能,“即充当身份认同的现象和政治交流的媒介”。雅典钱币的正面是守护神雅典娜,背面是雅典娜那只象征智慧的猫头鹰,展现了雅典人的身份认同;到了古罗马时代,钱币上开始出现君主,通常正面是皇帝头像,背面是颂扬帝国政策的标语或建筑等。比如罗马皇帝提比略时期,钱币上仁慈、正义等词汇就是对其统治理想的颂扬。

     

    20230130055355_58844.jpeg

    铸币厂官员们设想,这些钱币图文的受众,一是皇帝本人,他需要被颂扬;二是普罗大众,他们需要了解皇帝的伟大。在价值低廉、应用广泛的贱金属钱币上,刻的往往是民粹主义主题,有一种铜币的背面就是皇帝尼禄向罗马平民分发财物,并让象征智慧、慷慨的两位女神侍立一旁。古罗马人选择陪葬品时,也喜欢使用刻有“永远纪念”一类吉祥话的钱币,可见人们对图文内容的关注。

     

    在研究中世纪钱币的《货币文化史Ⅱ》里,也能找到类似案例。伦敦大学的丽贝卡·R·达利认为,中世纪钱币上的人物肖像要描绘的不是外貌,而是社会地位与社会关系,展现他们的统治能力。

     

    统治者用钱币宣示合法性,反抗者则通过铸造新钱来展现独立。公元1世纪到2世纪,犹太人两次发动起义,反抗古罗马统治,在这期间,他们铸造了刻有古希伯来文等以色列文化标识的钱币。在中国古代也是一样,成规模的造反者都会自行铸币,比如元末张士诚的“天佑通宝”、陈友谅的“大义通宝”等。

     

    古罗马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后,曾大规模销毁他们铸造的“非法”钱币。统治者怕这些钱币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而老百姓在使用钱币时,可能更在意成色和重量。迦太基被古罗马灭亡100多年后,在其位于北非的故地,也就是古罗马设立的阿非利加行省,依旧在流通迦太基铜币。中国其实也是如此,唐朝灭亡后,中原的“五代”、地方的“十国”,都继续把唐钱“开元通宝”视为优质货币。

     

    无论如何,钱文都该被重视起来,美国钱币学家内森·T·埃尔金斯即说:“古代钱币上的意象,可以为现代学者提供很多有关古代国家、政府和公共权力机构如何看待自己及其政治观点的信息。”

     

    古代日常生活少不了钱币

     

    前面说了钱币可以发挥的政治作用,接下来说说它更核心的经济职能。在影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古代欧洲人或中国人,拿着金币、银锭、铜钱到处买东西,与现代人逛商场没什么区别。其实,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金属钱币在古代都只是“多元货币”里的一种,粮食、布料、牲畜和黄油等,都常被用来交换物品。不要忘了,中国直到清代,官员俸禄都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大米。

     

    但我们不能低估钱币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如《货币文化史Ⅰ》所说:“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远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大得多。”古人真实的消费场景几乎已经没有办法还原,所幸被火山灰覆盖的庞贝古城留下了很多有关“钱”的细节。城中的“米南德之家”有一个大箱柜,里边钱币和珠宝被保存在一起;在另一个房间内,一些钱币串被藏在了床铺下。古罗马人显然具有储存和使用钱币的习惯。

     

    到了中世纪,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口增长,钱币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伦敦一座公墓里,考古学家发现一具女尸身上有两个钱包,一个挎在腋窝处,里边放着大额钱币;另一个挂在腰上,装着若干零钱,说明她生前经常会用到钱。即使是农民,也一样需要拿钱币交税、交租,或者买东西。

     

    这时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新问题:欧洲的大小王国,以及王国内的公国、城市等,铸造了图文、材质和面值各不相同的钱币,难于跨地区交易。举个例子,各国朝拜者聚集在罗马,他们要想购买生活物品,就必须找货币兑换商帮忙。在法国的图卢兹,1337年也已经有80个货币兑换商。这种情况在东亚的国际贸易中则不会发生,因为日本、朝鲜、越南都效仿中国,铸造同样的方孔钱。时至今天,“宽永通宝”、“常平通宝”、“明命通宝”等所谓“邻国钱”,还经常在中国境内被发现。

     

    古代欧洲钱币间兑换不易,人们干脆减少兑换,而选择“簿记”。双方把手中的钱币或物品,按价值换算为一种共同认可的中间物,黄金、白银、某一种广泛流通的钱币(如英镑),甚至格陵兰岛的海象牙,然后再交易。与同期的中国人不同,欧洲人信任物品的内在价值,拒绝启用纸币。

     

    从12世纪开始,欧洲新矿场和新铸币厂同步增加,市面上流通的钱币数量显著增多。意大利1050年有铸币厂16家,1300年是70家。英国人和爱尔兰人1158年人均使用1-4便士,不过100多年后,到1290年,已经是人均40-53便士了。交易越来越频繁,小额钱币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13世纪后,大面额、高纯度的银币、金币日益普及。可是老问题依旧在——铸币机构不同,市面上各种钱币的金银含量千差万别。欧洲人判定金银成色的办法,就和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的一样,使劲儿用牙咬。有意思的是,德国银币被咬的频率比英国银币高很多,说明那时人们对英国铸币的信任度更高。的确,英国长期保持着统一,铸行的钱币质量在欧洲最稳定,备受欢迎。

     

    最终,具有商业头脑的意大利人发明了银行和汇票,从此人们无需再冒险带着大量现金出门,交易时也不必再检验金银纯度、换算钱币价值。汇票的使用范围,很快扩展到伦敦和布鲁日。

     

    欧洲走上的不同道路

     

    说完了西方钱币与中国的一些共性后,咱们再来看一看不同之处。《货币文化史Ⅰ》和《货币文化史Ⅱ》里,有好几章谈到了宗教与货币的关系。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人们把钱币用于祭祀或者祈福的仪式中。比如,古罗马人会故意把钱币埋入建筑的地基、墙壁,以求神灵庇护。这很像是在中国的一些景区,游客喜欢把硬币投到池塘、水井等地方,以求平安。欧洲进入中世纪后,情况与中国变得完全不同,教会参与到了经济生活中,对钱币的发行、使用,带去了出人意料的影响。

     

    20230130055410_87735.jpeg

    教会不排斥货币,甚至会借用它做很多事。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把钱币与信仰联系在一起,宣称基督徒检视内心,要像货币兑换商检验金币的图案、纯度那样仔细。神学家安塞尔姆认为,金钱“不是万恶之源”,其本身不存在好或者坏的属性,只有在人们用钱做事情的时候,才会有善、恶之分。

     

    在中世纪,基督徒习惯向教堂奉献财物,用来供养神职人员或帮助穷人。十字军东征期间,教会为支持战争,反复向各地教区征税。一个意外结果由此产生——因为不管多么偏远的教区,都要向教会缴纳资金,进而加快了欧洲的货币化进程。如挪威奥斯陆大学的斯韦恩·H·古尔贝克所言:“罗马教廷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大规模的金融活动的中心。”另外,很多国家的教会甚至曾掌握铸币权。

     

    过去,人们对欧洲公元500到公元1500年的历史充满偏见,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现在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中世纪的光明一面逐渐被发掘出来。其中在货币方面,中世纪继承古希腊、古罗马的铸币传统,形成了由铜币、银币和金币构成的完整货币体系,以及便士、马克等常用单位;人们为了应对各国钱币不一的情况,还发明了汇票;加上教会对于货币流通的促进,商品经济日益壮大。中世纪末期,新航线开辟,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建立起商贸关系,奠定了商业革命的基础。

     

    总之,目前已出的《货币文化史》前两本,很好地展示了从古希腊、古罗马,直到中世纪,欧洲人在“花钱”方面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相比于西方钱币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中国学者对钱币的重视远远不足,依旧停留在对钱币本身的关注,很少延伸到古代社会、金融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套《货币文化史》也能给中国学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此帖于 2023-03-27 10:25:21 被 启风居主人 编辑过 —
    2022-08-10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