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42947 | 回复 44

    [欣赏] 忆昔开元,落落花香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5-11
    楼主 发表于2023-02-01 15:05:49

    万国来朝1.jpg

    万国来朝2.jpg

     

    《忆昔开元,落落花香》

     

    2018年3月2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看到这则新闻时,我陡然想起那枚陪伴我多年的旧藏“天下太平、万国来朝”花钱,仿佛又遇见了史书上记载的那个辉煌、强盛的中国。

     

    天下太平比较好理解,是指:世界和平,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和谐互助。

    万国来朝的意思是:很多国家都来朝拜、朝贡,证明了自身的强大和鼎盛的国力,使周边的诸多小国家甘愿俯首称臣。

     

    中国历史上万国来朝的鼎盛时代有四个,汉朝(西汉文,景,汉武帝时);唐朝(贞观,开元之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先进发达);元朝(国家统一,商业发达,军事强大,科技文化先进);明朝(朱棣开创的永乐盛世至中期,国家强盛,对外开放)。

     

    虽然现在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清代乾隆年间作品《万国来朝图》,画面极力宏扬清朝政府的威德,展现“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在乾隆帝授意下,宫廷画家们先后创作了多幅向大清王国朝贺、歌功颂德的绘画,作品之间只是在细节上略微有所不同。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越是炫耀什么,说明内心越缺少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越令他自卑的地方。

     

    乾隆的艺术才华毋庸置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写诗,还特别喜欢收藏古玩,乾隆身上有着太多宋徽宗赵佶的身影,在艺术上有着非凡造诣的皇帝通常在治国上都差点意思,乾隆六下江南,极尽铺张豪华,劳民伤财,误国误民,笔者认为乾隆也只是一个贪图享乐、挥金如土、讲究奢华排场的土豪皇帝,乾隆朝表面的兴盛靠的是顺治、康熙、雍正三代帝王积攒的基业,却被乾隆肆意挥霍,乾隆开启了政治F败的先河,纵容和珅这样的T官污吏肆意妄为,将庞大的清帝国带入了浮夸、奢靡的虚假繁荣,以至于后来清王朝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说到这里还有一段小小的趣事与大家分享,当年的乾隆帝搞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想让大英帝国来朝拜他,还写信谆谆教诲英国乔治国王,英国收到信后王公大臣们全都笑喷了,这件事在西方被沦为笑谈。因为当年世界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英国,也是当时放眼全球最强悍的大国,人家凭什么来朝拜你?后来英国还是来了,但不是来朝贡,而是组团来烧杀抢掠,为腐烂的清王朝敲响丧钟。

     

    在老万心中,真正开创万国来朝盛世景象的皇帝唯有明朝永乐大帝朱棣,朱棣一生攘外安内,留下丰功伟绩。要想让那些小国家心悦诚服的来朝拜你,靠的是大到足以令人震慑的硬实力,而朱棣开创的永乐盛世就具备这样的实力。就好比在咱们钱币圈,你口若悬河的讲钱币理论知识没人鸟你,但你拿出几件上百万的硬货往桌子上一摆,无需多言,旁观者立马老师、大师的叫个不停,这就是硬实力。

     

    明朝永乐年间,以农业社会的数据衡量,横向对比汉唐、宋、元几个朝代,永乐无疑都是最强大的。国家的耕地面积850万顷,而三百年后的乾隆时代耕地最大面积只有700万顷。明永乐国家常备军队280万人,是康乾盛世时代军队数量的3.5倍。永乐时代的中国政府粮食收入,平均每年高达320万石,布匹高达近190万匹。号称“宇内富庶,府县仓禀储积甚丰”。

     

    综合国力如此强大,明朝的社会福利,更优厚到开创人类历史记录:全国大小城市,都有专门收留残障人士的养济院,放眼当今社会恐怕也难复制,哪怕是十六世纪西班牙人造访,都感慨在中国的城市里很少能见到乞丐。更有全民公费医疗服务的惠民药局,以及免费公墓漏泽园。全民养老制度更覆盖全国,上岁数老人有爵位,每年有米粮补贴。如此优厚,在周边朝鲜甚至帖木儿帝国的各个史料里,都有赞叹评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那套书的风格老万很喜欢,看着十分过瘾,用诙谐、轻松的叙事手法聊清楚了那段厚重的历史。

     

    国家的强盛最重要一点,就是朱棣强大的执行力。以作战来说,永乐时期每次作战,都是三五十万人的大阵仗,无论北伐蒙古还是南下安南,几乎都是一马平川碾压,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降维打击。更让后人惊叹的是,诸如:搬迁帝都、修长城、征讨蛮族、七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治理运河……这类大动作,每一样都是极度消耗国力的,任何一个王朝能干成一样,就算业绩辉煌,稍微干多了,就有可能亡国、破产。但朱棣是一位实干家,他的行动力和丰硕的成果被后世传颂千秋,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当年郑和的船队也代表着明朝的国力和实力,就好比现在,有些农民工过春节千里迢迢不辞辛劳都要把自己的车开回农村老家去让乡亲们看看,证明自己在城里混得挺好,车就是你的脸,车的档次就代表着你的身价和实力。就好比你的座驾是一辆劳斯莱斯,当你的司机拉开车门,你从车内淡定迈出,这种从容自信的气度,没有殷实的家底很难驾驭,装是装不出来的,小心崴了脚。

     

    郑和下西洋所组织的远航船队堪称车里的劳斯莱斯,是当时船队里的天花板,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豪华、庞大的远航船队,也是一支史无前例的海上特混舰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老万是追着一口气看完了的。郑和船队由200余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将士共计二万余名,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郑和的宝船,最大规模的长一百多米,能装载上千人。当时日本统治者足利义满(就是《聪明的一休》里那位)也感慨自愧不如,郑和舰队的大型船只,日本就算想造一两艘,没个三五年都不行,而且有没有这钱还两说。彻底被中国的硬实力吓傻了,于是小日本跑来中国拜大哥,遣使祖阿与肥富赴明,在国书中奉明正朔,称臣纳贡,建立明日贸易关系,并主动卖力替明朝绞杀倭寇。

     

    这里可能有看官要说了,同样都是劳民伤财的巡游,郑和七下西洋浪费了多少财力物力,却被说成丰功伟绩?为什么乾隆六下江南却被诟病?笔者要说,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乾隆下江南是窝里横,贪图享乐,到自己的地盘耍耍威风、泡泡妞,而朱棣派出的郑和舰队是向世界展示大明王朝的国力,是对外邦的震慑,以及通商贸易、国际往来、海上练兵,乾隆与朱棣两者之间差的是格局。

     

    郑和超级舰队的丰彩常年在亚非各国巡展,郑和就好比明朝的形象代言人,乐此不疲的奔波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国家,为明朝树立了无比光辉伟大的形象,大明王朝的神话与富庶在亚非各国广为流传。以葡萄牙文学家卡蒙斯说法,当葡萄牙人刚造访东非时,满以为自己的舰队能把当地人吓尿,没想到被当地人吐槽:你们算个毛,我们见过比你们更牛逼的舰队,从中国来的!

     

    郑和下西洋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宣传了大明王朝的实力,引来了各国朝拜,除了郑和下西洋,还有陈诚通西域走的陆上丝绸之路,外交家陈诚进入帖木儿帝国,以其卓越的外交手段,外加明朝甘凉精骑的强大护送阵仗,终于折服这个仅次于大明的世界第二强国,令其乖乖向大明称臣,元朝以来中断的丝绸之路,从此也得以重开。

     

    而作为一位雄才伟略的帝王,朱棣在外交上也很懂恩威并施,特别是对中亚诸多国家,当时好些国家还是不服中国,朱棣二话不说,请他们来北京观礼,恢弘无比的故宫先逛一圈,好吃好喝一通招待,再拉上部队一顿检阅,走的时候还赠送大量金银财宝,立马全都服气拜大哥。

     

    如此苦心,也就收到了恢弘效果,亚非国家纷至沓来,争先向明朝效忠,就连清朝人编修的《明史》,也心悦诚服赞叹: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峻烈,卓呼盛也!

     

    想想也好笑,当年的扶桑(日本)、高丽(韩国)、安南(越南)等诸多小国都争先恐后跑来明朝俯首称臣,恨不得把自己的国土也并入中国的版图,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而当年明朝那些牛逼的大帝对这些“小番薯”们都不屑一顾,白给都不要。明朝末年,清兵攻打朝鲜国,朝鲜的将士们甚至皇帝都誓死效忠大明王朝宁死不降,留下了许多悲壮的故事为广为传颂,为后世文学创作、拍电影都提供了诸多丰富的素材,电影《南汉山城》也毫不避讳朝鲜奉明朝为上国的事实,言谈间都是上国于“壬辰倭乱”中的再造之恩(日本丰臣秀吉侵朝,朝鲜得明朝援手),即便被迫准备断绝双方的宗蕃关系,官员们依旧在新年向北京方向叩拜献礼。

     

    当年向大明称臣的国家,从东边的日本一直到东非沿岸,大小三十多国,范围包括亚非大地,在欧洲进行血腥殖民扩张之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像明朝一样,有如此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当时的明朝,就是傲视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可谓盛世空前,应了那个多少帝王追求一生的梦想——天下太平,万国来朝!

     

     

    聊起这段有趣的话题老万就滔滔不止、连绵不绝,就像一个说书的,很不幸,老万年轻的时候是干什么的,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恶呵呵呵呵。

     

    接下来就来聊聊这枚万国来朝小花钱,此钱直径38.8mm,厚度2.7mm,重18g,对于这样娇小的直径能有这等重量也算是敦实丰满,这尺寸也是一个非常适合随身佩戴的规格,再大了显蠢,太小了又不起眼。

     

    老万非常钟爱这枚小钱正是因为钱文中有个“万”字,这就叫“关联情怀”。此钱正面“天下太平”背面“万国来朝”,八个大字介于隶楷之间,字体舒展,书法拙中藏秀,古朴典雅之余又略带不怒而威的气势。从整体风格看似粤炉所铸,又略有湘炉之风。钱币铜质金黄,字口无粘连,包浆温润,地章平整,整体美感极强,文化内涵深厚,意境高远、格局宏伟。笔者多年集藏民俗钱,这个品种也仅见寥寥数枚,它虽不是名誉品,但在花钱大家族里也算一朵奇葩。

     

     

    说起这枚万国来朝小花钱还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来历,各位看官该泡茶的泡茶,该点烟的点烟,且听老万细细道来,坐稳啦。

     

    十几年前,正是老万收藏古钱币最狂热的阶段,无论是出差、探亲、旅游,路过拔草、雁过拔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尤其是走亲访友到了别人家都会搜刮一番,当然普通家庭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也就是能翻出一两个袁大头或几枚清代小平钱,有几次还刻意去走访了那些家住偏远农村的亲戚,原本好多年都不联系了,这一去就是搜刮古钱币,久而久之就在亲戚口中传开了,说万老三魔障了,掉钱眼里了,到处翻古钱……

     

     

    依稀记得大概是09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热,四川老家的大姨孃摆九十大寿,老万特地从北京赶回老家去给姨妈祝寿,从外婆去世以后,已经很多年没有过这种大规模的家庭聚会了,看见很多久未谋面的亲戚,一大家子上百口人,在农村的院坝里摆了十几桌,随着农村不断城市化,这种氛围已经远去了,以后恐怕也很难再有。

     

    外婆很能生,我母亲在家排行老六,前面有一个哥哥,四个姐姐,还有两个妹妹,除了舅舅家在小镇上,其它姐妹们的家都在偏远的农村,而这些姨孃的家就是我童年的幸福乐园。

     

    此次大姨孃的寿宴盛况空前,一百多个亲戚光是挨个打招呼就需要半个多小时,坐着吃口饭也不得消停,筷子还没拿稳又有人来敬酒。挨着我坐的是大姨孃家的老三,我叫他三哥,他喊我有空去他家那边耍。小时候一到寒暑假就喜欢跑他们家跟在他屁股后面玩,后来到北京读书参加工作后便很多年没再见过,席间三哥得知我喜欢收藏古钱币后告诉我说,他们村有几个大户,听说家里都有古钱币,前段时间还专门有县城的人去收,但价钱没谈拢就没收走。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二天我便决定随三哥一起回他家看看。

     

    三哥家住在归德镇周家沟,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我小时候经常来他家玩,十多年过去了,这里几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交通非常不便,转了两次车,还坐了船,又爬了几公里山路才到周家沟,我心想越是交通不便的地方应该越有搞头,不容易被那些铲地皮的发现。

     

    很多年没见三嫂了,她苍老了许多,桃花依旧人面全非,当年那个漂亮的村姑如今已是大妈,不由心生感慨,再好的年华都抵不过时光的消磨啊。记得我小时候还说以后找老婆就要找三嫂这样漂亮贤惠的女人,逗得三嫂“咯咯咯”乐个不停,每次从她家离开时,三嫂都要往我衣兜里塞好多吃的,有鸡蛋、咸鸭蛋、糖,还有她自己做的红薯干。

     

    三嫂看见我愣了很久,似乎在确认我究竟是谁,当她认出我是万老三时,有些手足无措,原地挪动着双脚,双手在围裙上不断擦。她慌张的招呼我坐下,转头跑回屋里去给我倒水,农村人的朴实是内心流露出的温暖,她把水摆在我旁边,盯着我看了半天说,小时候这么丑的一个娃儿,咋个还长变了呢,走在大街上都不敢认了。然后她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她还怪我这么久都不回来看她。中午特地给我杀了一只还在下蛋的母鸡,还做了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回锅肉,可我的心思根本不在吃上,匆匆吃了几口,便急忙催促着三哥带我去大户家搜刮古钱币。

     

    走了不到一里路就来到第个一农户家,他家的房子修得很气派,院外将近三米高的大铁门,推开门走进去是个院子,院子地上还铺了瓷砖,两层小洋楼略带欧式风格,说实话在农村见到这样一栋建筑确实感觉很奇怪,我想这样的大户家里肯定有不少好货了吧,说不定还有五十两大宝,我的情绪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充满期待。

     

    三哥和他们家比较熟,见面就和那个农妇寒暄起来,主人没在家,去县城办事了,农妇热情地把我们引到客厅给我们泡茶,三哥说明来意,我至今清楚的记得那个农妇当时给我讲的每句话,农妇说在她太爷爷那一辈是晚清的大官,有着非常殷实的家产,传了好多宝贝给她爷爷,W革期间她们家被定义成地主,之后被抄家,他爷爷连夜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安家落户,她爷爷曾经跟她父亲说,从城里带过来一批银元,但爷爷去世以后这批银元便不知所踪,直到前两年她们家拆了旧房子准备盖新房子时才在泥巴墙里发现了这一批银元。听到这里,我已经呼吸急促、手心冒汗。

     

    随后农妇去里屋端出来一个做工考究的木盒子,打开盒子里面用红绸子包着一包东西,然后打开一层里面还包着一层,就这样剥开了好几层,终于露出了几十枚银元,第一枚映入眼帘的是湖南省造七钱二分,接着是大家最熟悉的广东双龙寿字七钱二分,还有甘肃省造的七钱二分、陕西省造的七钱二分、黑龙江造七钱二分、中外通宝、吉林一两、宣三长须龙……尼玛呀!这批要是真的,我这辈子的命运就能改写了。虽然当时灯光比较昏暗,但有点基本常识的都能看得出来是一窝新仿。看着唾沫横飞的农妇,对农村人朴实善良的印象荡然无存,一个农妇尚且如此能忽悠,她家男人回来了,怕是能给我们忽悠瘸了,看着这栋气派的房屋,我终于明白了它存在的道理。

     

    我昏昏沉沉的走出小院,随后三哥带我去了另一个农户家里。这家的主人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讲起故事来思路清晰,毫不逊色于之前的农妇,他吧嗒着烟袋锅子也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他说他曾经是一名老红军,战争结束后抄过一个地主的家,地主家有一大缸银元,由于太重实在搬不走,大家就地分了,这批银元一直埋在家里后院几十年,前两年才挖出来,随后拎出来一个陈旧的樟木箱,剥开层层的红色绒布,我再一次看见了熟悉的广东双龙……

     

    之后三哥又带我走访了两家农户,套路都是一样,先讲一个故事,再拿出来一堆假东西。三哥自觉很对不起我,说现在这些农村人的心都变黑了。我苦笑着反问三哥看过《DL战》没有,三哥被我这么突然一问愣住了,我说这都是近些年流行的套路,就是埋好DL等着那些收古钱币的贩子来踩,如果碰到那些眼力差又利益熏心的贩子,很可能就被骗个血本无归。三哥恍然大悟,说难怪这几年这些人眼看着突然就发家了,原来如此龌龊的勾当。我说,都是利益驱使,有专门干这行的人免费给他们供货,再给他们培训销售技巧,教他们编故事,然后就守株待兔等着那些主动上门收货的人送钱上门来了,在古玩行里这叫“埋DL”,如果碰到那些眼拙的贩子收走了就叫“踩DL”,或者叫“吃药”。三哥叹了口气无奈地说,管他呢,反正咱们兄弟俩好多年没见了,今晚让你三嫂再整几道好菜,咱们哥俩要一醉方休。

     

    农村吃饭都喜欢在院子里,农村里不像城市里这么燥热,七月的晚风轻轻吹过,竟然还有一丝凉意,院子里也没有蚊子,呆着很舒服。三嫂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所有的菜都咸得发苦,还有那些腌制的腊肉、香肠,也都只有一个咸味,我向三哥抱怨了几句,怎么这些菜就是个咸呢?难道你们这里的盐不要钱吗?三哥说,你有所不知,三嫂家小时候穷,一家人吃饭就是一小碗菜就着玉米粥,经常是粥还没下去一半菜就没了,于是他父亲就把菜弄得特别咸,这样才够吃,时间长了,三嫂也就适应了很咸的口味。这个山村由于交通不便的因素,一直都贫穷落后,虽然现在条件稍微改善点了,三嫂还是习惯做什么菜都放很多盐。唉,可怜的三嫂。

     

    推杯换盏,我和三哥聊起了许多小时候的往事,有一次我被狗咬了,大姨父连夜拉着板车带我去县城打破伤风。有一次跟三哥一起去河沟里捞鱼,我不小心把脚卡进了石头缝了,大姨父叫来好多村民帮忙才把石头抬开把我弄出来。有一次我淘气扔石头,石头在空中飞了好远,好巧不巧落下来正巧砸到一只大鹅的脖子,那鹅当场断气,我吓得撒丫子就跑,大姨父事后悄悄去邻居家里赔了钱。有次春节,我往粪坑里扔鞭炮,炸得大姨父一屁股屎,大姨父气得追了我二里地,后来我跑累了,正巧碰到一个推着自行车卖冰棍的,就停下来看着装冰棍的木箱流口水,大姨父撵上来二话不说掏钱给我买冰棍吃……好像我小时候很多事都与大姨父有关,这时候才想起大姨父已经过世多年,不禁黯然伤神悲从心来。

     

    三嫂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跑去屋里拿着一个红布兜出来,三嫂打开红布兜,里面是一堆北宋小钱,还有几个清钱,三嫂说,听亲戚们都在传,说你在收古钱币,正好那年回娘家也帮你找了点,一直放了好多年你也不回来,也不知道值不值钱,你都拿走吧。

     

    三嫂是这么多亲戚里面唯一一个主动帮我找古钱币的。三哥说你嫂子经常都在念叨你,以后有空要多回来看看我们。我想,可能是我小时候随口而出的一句话,竟变成了三嫂生命中的一缕光,一袋小钱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跟三哥你一杯我一杯的喝酒吹牛,三嫂坐在旁边呆呆地望着我们傻笑。这时院子里传来了“咯吱、咯吱”的声音,一个拉着木架子车卖杂货的人出现在院里,因交通不便,三哥他们家那个小山村09年了还依然保持着这种边走边卖东西的“移动超市”,三哥和那个货郎很熟络,开口便说:二蛋,先给我打十斤烧酒,再去找你三嫂,她好像要拿点洗衣粉,还有那个……那个……女人夹屁股用的。三嫂这时正巧端菜走出来,没好气地说,卫生巾!卫生巾!教你说了好多遍,你个哈板儿……

     

    我在一旁笑到缺氧,差点摔地上。三哥没计较,抠了抠脑袋也笑了,然后对二蛋说,弄完了洗把脸上桌子一起喝点,我给你介绍一个从北京回来的弟弟,他可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现在在北京当老板儿。说完三哥得意地看看我,我被他夸得有些脸红了,二蛋连忙过来递烟,又憨憨地朝我笑笑,不知道该说什么,突然他想起来还没有忙完,又转身回去给我们打酒。他拿出一个酒舀子从酒缸里往外掏酒,这时我眼前一亮,一个黄亮的铜钱就拴在酒舀子上晃来晃去,我急忙前去一把抓住酒舀子看,上面拴的正是这枚万国来朝小花钱,哦哟,这个品种我之前还没见过,字口还这么好,难得,真是众里寻她千百渡,暮然回首那钱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装着若无其事的把舀子还给他。

     

    打完酒,三哥张罗着二蛋上桌一起吃饭,三哥把酒钱给二蛋,二蛋坚决不收,三哥就把钱卷起来强行塞进他兜里。酒足饭饱之后,我让二蛋把酒舀子拿过来给我看看,看了一会,我问二蛋这酒舀子卖吗。二蛋没说话,直接把那个铜钱取下来递给我。我说你怎么知道我是想要这个钱?二蛋说,你一个城里人,要这酒舀子有什么用,应该就是看上了这个铜钱,喜欢就送给你了。感觉被二蛋看穿了,他这么一说反而让我很不好意思,我坚持要给他拿点钱,他也不收,他说这个铜钱是别人打了五斤烧酒不够钱,拿它抵酒钱的,后来他就顺手把它拴在了酒舀子上,还说五斤烧酒也值不了几个钱,就当是交个朋友了。

     

    钱虽小,却承载着浓浓的情谊,我跟二蛋素未谋面,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今日一别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见第二面,二蛋却慷慨的把这枚小钱送给了我,在北京,身边那些称兄道弟的朋友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我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包围。

     

    我的生活被各种琐碎塞满了,活在北京这样一座高压的城市,每一天都要拼命地往前冲,稍有懈怠,就会被抛弃淘汰。我常常焦虑,常常不自信,常常不知所措。在人前时刻戴着面具伪装自己,却找不到地方卸下包袱、放下伪装。面对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有这位刚刚才认识的憨厚二蛋,那天晚上我感觉好轻松,好愉悦,我们喝了很多酒,满院都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生活中的错过实在太多,几多惆怅,几多无奈。在不经意间,许多美好的记忆就那样的和我们擦肩而过,随风而去。谁又有那番执着去留守那份弥足珍贵的回忆,直到许多年后,每当我翻出这枚小钱,就会想起那个遥远而温馨的夏天,已经快记不清二蛋的样子,三哥、三嫂的面容还时常在眼前浮现,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样了,可能更加苍老了吧。我经常会怀念在三哥家院坝头喝烧酒的那个晚上,几个人光着膀子推杯换盏、神吹胡侃,三嫂在一旁傻笑,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霸泉老万

    2023年2月1日 于 北京

    万国来朝4.jpg

    万国来朝3.jpg

    1条评分 ,红包+300.00
    园地网络客服 红包 +300.00 优秀文章 2023-02-23 11:10:57
    — 此帖于 2023-02-01 15:17:12 被 泉拳 编辑过 —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5-11
    1楼 发表于2023-02-01 15:18:50

    写帖不易,望各位泉友多回帖鼓励支持,拱手合十~!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5-11
    2楼 发表于2023-02-02 11:43:35
    园地黄超:

    写的真好,真情流露

    感谢师友们支持,并回帖~!致敬~!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5-11
    3楼 发表于2023-02-03 10:47:43
    jsnovel:

    这种贴比啥母钱,样钱好太多了,支持

    感谢朋友支持。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他们说他们的,你看你喜欢的帖子就好。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5-11
    4楼 发表于2023-02-04 11:13:13
    半成品:

    文笔沉稳细腻,感情真挚。 写得好!!!

    有时候我们看重的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恰恰是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些久远的人和事。

    就像打麻将,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5-11
    5楼 发表于2023-02-05 18:23:30
    00646:

    写得真好!尤其批判乾隆那段感触良多。。。

    确实,年轻时候追剧看《乾隆下江南》,给我留下不少阴影,一直惦记着吐槽,机会终于来鸟~!呵呵~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5-11
    6楼 发表于2023-02-07 15:18:40
    德宝堂主:

    大清兴于康熙,败于乾隆,嘉庆以后都是混吃等死之流了,唯一可赞的就是咸丰穷困潦倒,造了许多虚值大钱,满足了现在的广大泉友。万兄好文,期待下一篇,加油

    感谢知音,只要收到好东西,我就会写美文与诸位分享~!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4-05-11
    7楼 发表于2023-02-10 16:13:27
    一整个无语住:

    文笔真好啊

    感谢关注~!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