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查看 28352 | 回复 19

    [杂谈] 吾爱写作|一日一练,创意人生随笔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0楼 发表于2022-12-23 09:02:31

    丢物的父母和丢物的子女 1 同事说,她父母喜欢上了扔东西。 怎么扔? 小区里装了个智能回收箱。没事他们就拿东西去扫,衣物、纸壳、塑料瓶子……回收箱都吃,然后就会蹦出——硬币。 2 我也喜欢那样的智能箱。 但小区目前没有。有的是衣物回收箱,尽管不知道物品的去处,但还是会搁进去,因为其它地方没得搁。 我属于物品多的那种。 丢物也是近些年的事。 3 爱丢物的父母,在我看来很开化,跟得上潮流。 无独有偶,另一位同事的母亲也爱丢物。 见东西就扔,挺难得的一种行为和品质。 4 与此相反,有爱丢物的父母,就有不爱丢物的子女。 一边在扔,一边在堆积,那位同事的母亲爱丢物,他自己却爱堆积,把东西都堆在储藏室,当宝一样储存着那些陈杂。并以此为豪。 5 大都是年轻人爱丢物。 我想自己就算是吧。 丢了很多。又买了很多。又丢了很多。 终于忍不住,要进行一次大清理。 所幸并不太晚。 6 前些年,忙别的。 腾不出功夫。 有时间了,赶紧的丢。 早丢一天就有一天的收获。 早丢一天就有一天的清爽。


    90540.jpg
    68490.jpg
    75520.jpg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1楼 发表于2022-12-23 16:06:54

    一个小问题的解决

    1 遇到一个问题:几年前买的电视,没法读2TB移动硬盘。 起因是,家中老人喜欢看革命战斗片,想法买了1000部老电影。文件太大,放在了移动硬盘里。 2 移动2TB数据,有点费力。 何况没那么大硬盘代替使用。 于是想到了改为电源硬盘。 果然,西部数据大硬盘可以。 3 之前想过多种办法。 比如买了硬盘播放器。 可以播蓝光影院那种。坏处是,多一个遥控器,相当于一个机顶盒。 4 也想过用优盘播放办法。 如果全挪,不太现实。 可以考虑选择几部电影。又贪多,会比较麻烦。 即便想到复制,电视只有一个USB口。 于是需要一个分线器,也就是寻找一个HUB。 5 断舍离后,不想轻易买东西。 说是那样说,还是选了两个优盘。一个64G,一个128G。红与蓝各一,金士顿。 后来才发现,早就有了一个蓝色优盘——人很容易遗忘自己拥有的东西。 6 HUB有立插口与侧插口,各有优缺。 个人觉得好综合使用好一些。 浏览过程中,发现HUB带充电功能。 这才想到集线器可以带动原盘并读取。 6 原本一件比较简单的事,可以弄的很复杂。 之前还用过旧式播放器,兼容格式相当少,无奈扔了。 还用过电视机顶盒破解USB接口办法,也很麻烦。(每次需要输入密码,可见在屏蔽接口方面,商家费尽了脑汁。) 7 等待快递包裹到来,验证结果。 同时买了两只,不同规格。 一个用电脑延长4口,同时手机可用。 也就是说,手机本身就是一个高速中转站。 前提是,同时读取几个存储器。 8 同一件事情,解决的方法很多。 比如更换电视。 比如改进播放器。 比如开通机顶盒。 比如采用有源硬盘。 比如采用有源分线器。 比如直接用U盘。 9 成本有高有低。 固态硬盘贵一些。 10 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极简。 化繁为简解决问题。 比如就一个U盘。 选择100部电影足矣。 只选经典的。 就这么简单。


    47302.jpg
    95412.jpg
    91993.jpg
    20754.jpg
    29314.jpg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2楼 发表于2022-12-23 16:31:47

    丢物相对论 1 同学聚会,约在跑马岭。 动物世界,在山顶上。大夏天,忽然一阵大风,气温骤降,同学们薄衣单衫,冻得打颤。 赶紧租衣服。 管它美丑,御寒就管。 2 居在厂区,物资匮乏。 晾衣服,一刮就跑,居然没有衣架。 问同事要塑料夹子,说没有,有几个文具夹。 那也行,特殊时期,能用就行。 3 啤酒起子,做订制过一大堆。 送人都送不完,上面有广告。 几天前,清理酒起子,丢了不少。 一个就够了。 换一个环境,起不了酒,到处找,麻烦。 4 物质匮乏年代,物质匮乏时段,缺者为贵。 不光跑马岭,登泰山也一样,军大衣是好东西,因为玉皇顶上太冷了。 不光是衣夹、酒起子,任何唾手可得的日用品,少了就会很别扭。 比如前些天上班缺洗洁精,也很麻烦,我找了一个空瓶,兑了一些,成了“硬货”。(有些地方不能要求品质,甚至特意抱拙,哭穷有时比显富要高明,太显摆了,容易丢失。) 5 问题在于,环境变了,家居条件提高了,那就要极简。 超市向左走向右走都是,那就没必要屯东西,尤其是够用就好的物资。 该极简就极简。 别把家当仓库。 6 衣要精。 起子只要一个,最好用的那个。 凡事都一样。 该丟就丢吧。 别怕缺。 会有更好的。 别图便宜。 小贵但好。


    54653.jpg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3楼 发表于2022-12-23 16:39:27

    白物品和黑物品 1 忽然想到,生活中的物品,可分成白物品和黑物品。 2 这个和家电一样,有白家电和黑家电。 3 白物品,实用的东西。比如喝的酒,五金工具。 4 黑物品,比如说一幅画,一本书。 5 这样的分类和思维,有助于我们取舍。 断舍离,分辨有用没用,看哪个标准。 6 白物品,质优好用的,留下。 黑物品,愉快回忆的,留下。 7 其余的,统统扔。


    64209.jpg
    16069.jpg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4楼 发表于2022-12-23 22:59:25

    你不配,它不配? ——基于一个前提

    你不配用好物吗?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就要舍得丢弃差品,腾出空间迎接新品。跳一跳够得着的,要品质就不要图便宜。

    它不配你了吗?我说的是物品。当你对生活的追求提高时,差品已经不配你的生活了,那就更换吧,从现在开始逐渐改变。

    当然,这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否则,舍不得、不舍得的心态将会继续占据你的生活。感恩你的工作。


    13261.jpg
    69085.jpg
    76512.jpg
    21870.jpg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5楼 发表于2022-12-24 16:34:17

    大概率备品与小概率备品

    1 有些物品是常用品,通常情况下属于消耗品。文具比如笔、橡皮、书钉等,当然订书机也可能会坏;体育用品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当然球拍也可能会会坏;日用品比如电池、肥皂、毛巾等,当然衣物等也会需要清洗更换。所以留一点备品是有必要的。 2 有些备品必然会用到,尤其是等着使用的,比如打印纸等耗材,大概率的备品要准备一些。但不必囤积很多,缺了就补,用一份备一份就可以。即便是打印纸一类,也没必要准备过多,除非你有特别的需要。 3 小概率的备品要按照实际情况来。物品有一个特点,如果缺少了一种,有些可以用其它物品代替,有些则不能。比如说水龙头,万一坏了,可以先用别的水龙头,找个时间及时更换就可以了。 4 所以有些东西没必要存储多份,比如暖气片,比如墨盒,当然还有很多。这其中有个误区,那就是有人误以为小商品可以多存,因为成本低占空间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你完全可以做个试验,看看存储的物品到底用了多少,或者说多久才能用到。 5 买打印机后我换了一个墨盒,认为这是耗材可以多买一些,后来发现几年下来才用了一瓶备粉,多余的几瓶备粉也过了保质期。药品也是一样,人们习惯于按盒买药,通常情况下会丢掉绝大部分。下次是不是会少买呢,未必,只有少数人能做到按需购物——这是个商业和消费之间的怪圈。


    77378.jpg
    83274.jpg
    93225.jpg
    51268.jpg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6楼 发表于2022-12-28 10:58:08

    无题5则 1 私下赠予该不该? 特殊时期,也发烧了。所幸两三天好转,期间吃了两片布洛芬。亲戚是中医,有天来时,我问了个幼稚的问题:“布洛芬是中药还是西药?” 后来一想,片剂通常都是西药。 晚上打电话给朋友,询问别的事,说到朋友的孩子嗓子疼,我忽然想起亲戚给的药,其中有味就是治这个的,特效药,朋友比较铁,直接告诉他,可以匀一些试试。 他说问问孩子,我稍一等,然后说要试一试。 我取出几个自封小袋,一袋一勺,一勺一次,一天三次。送给对方,并告诉了对方方法。 同时我要了一根试剂,没想到对方给了一把。 这件事让家人知道了,说我没有执业资格,不能送出。自己留着可以。对方需要,可以让他自己去找亲戚拿,地方都是知道的。 我觉得有点道理,对方信任我才拿的。特殊情况,他家有老人在住院,夜里出此下策。 第二天,问朋友情况,孩子说好多了。希望都尽快恢复健康吧。 2 一根试剂。 物以稀为贵。 朋友送了一把试剂。 家人只用了一支。 我就放那里了。 丢也不是留也不是。 这正应了那句话——少量的物品是最珍惜的。 3 扔的比吃得还多! 收拾东西过程中,发现食品浪费严重。 一袋葡萄干,家人只吃了一口,就放那儿了。 多么可怕的事情。 然后我丢掉了。 茶云南买了多饼,恐怕连一块小角都没吃完,剩下的全扔了,毕竟那个我也不会养花,也不适合泡脚。 药品也是一样。你知道的,整盒原封不动,丢了。 不是敝帚自珍了,是暴殄天物。 4 东西少的人更富有。 以前我认为物品多更富有。 现在发现错了,东西多,烦恼也多,你得打理吧,你得维护吧,起码,你得整理或清理吧,让物品白白占据我们的房子?很贵的,房子。 其实想想,我们必需品有多少? 5 私下问题。 前两天,一位退休政工干部去世了,刚退休五六年吧,为其惋惜。 记得他也曾为公司报奋笔疾书,也曾在酒桌上为年轻人送上祝福语,也曾在碰头会上慷慨致辞,也曾在小街上晨练并笑着彼此打招呼。 就这么短暂。 印象就那么几条。 想起另一位干部。我私下印过小册,除赠送了两三个朋友,同时赠送给了他。当时他是管宣传的,喊我谈了话,告诉我那个是“禁”书,因为涉及一些信息和署名。 我不能不认为有道理,以前我做事都是一腔热情,不去考虑那么多问题的。当然是委婉的,他又鼓励了几句,同时聊了天,他说也喜欢读,都是国学类,还有《闲来笔潭》。 关于收藏,他说有人送过一枚大咸丰给他,我想想这倒是,精胜过杂。 每个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很多事一旦推敲起来,可能会经不起推敲。 精密一点吧。 注意公与私的关系。 当时的出发点是,做个精选合集挺好的。


    11836.jpg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7楼 发表于2023-01-01 16:01:19

    无题 1读了两篇关于棋王的故事,中篇《玉棋王》和短篇《平分秋色》,一个象棋一个围棋。《玉棋王》分别写了赠棋、学棋、斗棋、失棋、授棋、归棋、献棋,构成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象棋故事,其中“复盘”很有借鉴意义——一个人的生活,不也需要时时“复盘”?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推敲。另一则故事《平分秋色》,主人公总是下“和棋”,这是另一种高水平的博弈,想要做到“和”,何其难!生活中,那些修炼到心如止水的人,也是一种大境界! 2 居然开始为收纳箱做减法,当你开始极简生活之后,你会发现,原本没有那么多物品做收纳,也就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多收纳箱了。所以有人指出,舍物时连收纳箱一起舍掉。 3 再次想起王世襄——从玩主到玩家。一位前辈提醒过我,个人方向在业余收藏方面,或许我应该选择研究,同时也可以作为个人的写作方向——现在想来不无道理。 4 元旦前,一个朋友说,一年到头,不知道忙了些啥!从没闲住,这代表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许“为人做嫁衣”!想想是不是,做办公事务或做文字工作,皆是如此,尤其是“为上服务”。这点不像小孩子,他们为自己而忙,忙着玩儿——忙碌板、忙碌鼓……年底,你可以盘点一下,自己一年忙了啥? 5 一张桌面反映一个人的状态。我认为孩子最大的一次进步,居然是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记得我中学时的桌面,就是那样干净,这反映了那时的内心。 6别为了省袋子。日常生活的一个现象是,许多人为了所谓的节约,留下了一大堆袋子,真的没有必要。几天前发现这一现象后,马上全部丢掉了,包括多年的存储。 7家中有块新菜板。买了一直闲置,当初为什么购买?这说明,我们在购物时,要从什么角度去出发,否则很容易违背初衷。 8 曾经有部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上面新老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其实这是现实的体现,凡是经历过这一阶段的人大都深有感受。 9 手机照片清空是种什么感觉?你可以尝试一下。 10 治家如治厂,治家如治国。 11 顺着说,你就赢了。对家庭来说,能做到这点,着实已不易。有些问题,往往出在太较真,关于学问,则往往出在不较真。 12 善意的谎言,在家庭中和古玩界,都无妨。 13 半夜里一个黑影悄悄下楼,这不是故事里面的桥段,恰恰是几天前断舍离的真实场景。 14 同一个问题,多方意见往往不一样。这更说明,集思广益的重要性。几天前,和朋友聊天,总会有新的发现,总会有新消息出现,可见人要多沟通多交流。


    83974.jpg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8楼 发表于2023-01-02 13:56:06

    是一地鸡毛还是太过无聊?

    几天前外地的一朋友发来微信:听说某某的父亲去世了? 我说不知道啊问问明白人去,驾鹤西去的毕竟是同事的家人! 问了几个人弄明白了,随了一份子,慨叹生命之短暂。

    今天早上外地朋友的微信又来了:听说某某某的岳父还是岳母去世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一个人得多无聊,天天打听这些事?我说没听说啊。对方说你可以找人去问问。 我想说一个人闲得难受,去问那些没来头的事儿,你很闲吗没事找事吗?

    我尊重每一个生命,但是生命有缘人毕竟有限,作为一个大部门的职员,如果天天问东问西婚丧嫁娶,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尤其是有些人把父母子女、岳父岳母、爷爷奶奶都扯进来,那样一个公司一个部门每个人都不用干别的了。 还没有想到用哪个词去形容这样一个人,是太过无聊还是太过一地鸡毛? 但我知道,有些人有些事,不用去理会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


    55614.jpg
    离线 young170
    永久会员
    好评
    5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09-04
    最后登录
    2025-10-10
    19楼 发表于2023-01-04 15:34:34

    小盘点:2022年,三张图片。

    如果这一年最难忘的事,只能用三张图片来表示,那么2022年的三件事,我就用这三张吧: 1复式公寓。周边游入住的地方。景区乏善可陈,住宿重在体验。外出其实挺累的,返回留下的是记忆。 2毕业环节表。来之不易,终于六考六过,并以“幸运分”拿下英语,下面的就是收好尾,写好论文。 3黑砖二代。发烧和退烧的见证。退换货的小插曲更加难忘。天籁之音来自执拗,透支购耳机和黑砖2。


    93845.jpg
    28058.jpg
    71106.jpg
    96521.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