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7 转到
    查看 330130 | 回复 163

    我对古钱品相的理解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在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0
    差评
    0
    精华
    2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3-29
    楼主 发表于2022-06-28 16:47:36
    — (金城古泉) 设置高亮操作 (2022-06-30 21:17:08) —

    IMG_6835.JPG

     

    古钱品相是老生常谈。然而每个人因出发点、阅历以及审美观的不同,对品相的理解也会不同。就我个人来说,在不同收藏阶段、不同收藏主题里,对品相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日积月累,偶有心得。

     

    近年来,在园地论坛里,经常看到一些朋友对品相的理解存有误区。同时也看到市场上、各种平台上围绕偏颇的品相观,而产生一些怪异的现象,这些现象甚者已经伤及古钱,并且经常给人以误导造成损失。

     

    鉴于这些情况,回顾我多年来走过的弯路和正路,从单纯个人的视角,聊聊我对古钱品相的理解。本帖开篇即已阐明:对品相的理解因人而异。所以我聊的也是自己的一孔之见,也许每个人的理解本无对错,适合的自己就是对的,而这也正是本帖的出发点:同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找找适合的品相观。

     

    开篇明义。为了便于朋友阅读,我先把本帖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品相对于古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评判品好、品坏的标准要适宜。简而言之,不同时代因为工艺技术、铸造标准、历史背景、文化倾向的不同,所产生的铸币也是形态各异、粗精不一的,我们不能用徽宗钱的标准去衡量辽钱,也不能用机制币的标准去衡量铸造钱币。

     

    二、追求好品的前提,是尊重古钱产生和流传下来的历史。历史不容更改,尤其是历史遗留的实物是改变不了的。现代人很能,总想着替古人美美容,不就是加几刀或者洗洗澡的事吗?恰恰就毁了历史原貌,这还是古钱吗?

     

    三、欣赏一枚古钱和欣赏一个人一样,品相既有外观的一面,也有内涵的一面。大家都知道,一枚古钱方寸之间携带大量信息,在史料不及微观记载铸钱的情况下,通过实物去了解历史,是与古人沟通的最重要途径。而这些信息能读懂多少,取决于欣赏者的认知度。所以说,我们欣赏一枚钱币,绝对不应该只局限于感官层面,一定要去品味其内涵,并且努力去拓展知识面,力争把其内涵读透。对于一些钱币,单纯从感官来看可能普普通通,但是了解其内涵后,你会发现它通身泛着金光。

     

    基于以上观点,我个人收藏时,对衡量古钱是否好品主要把握两个尺度。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尺度?这两个尺度是由古钱留存到今天的途径来决定的。我们今天能够收藏的古钱留存至今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坑货。二是传世。

     

    坑货有铸成后不久就入坑的,有流通几百年才入坑的,入坑后由于地质环境的原因和保存方式的原因,经过千百年时间会形成不同的形态,出坑后由于人为因素也会对形态有所影响,有些保持良好的生坑状态,有些转成熟坑状态,甚至出现人为破坏,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品相的差异。

     

    传世钱之所以称之为传世钱,必然是长时间流传与世。即使有坑货转成传世,也是要经过起码百年以上时间,否则不是传世,仅是熟坑。并且,传世钱之所以得以传世,往往承担了一定用途,古人在使用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磨损,而长时间的与人亲密接触,也会形成古董行所追求的皮壳包浆,产生与生坑截然不同的韵味。

     

    所以,生坑与传世品相比较,前者重在保持铸成状态和美锈;后者看重磨损程度(没有磨损不行,磨损大了也不行,恰到好处才行)和皮壳包浆。由于两者品相存在客观上的成因,所以要采用两个尺度来衡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衡量的是好品,对于不是好品,但也不是很差的普通品相,同样可以收藏,我没有贬低的意思。

     

    一、坑货好品尺度。

    1.原生态。原生态这个词在这里属于借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意思,便于理解。古钱坑货原生态就是指出坑时的状态,尽可能不做人为改变,要的就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美,并保留它所携带的信息。可能会有朋友质疑这条尺度,认为新出坑的东西脏兮兮的,难有好品。这是因为坑口不好或者入坑时保存方式不好,而这两个不好的因素,已经决定了品相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简单的清理改变品相,我也可以接受,但前提是以不破坏锈层为准。我的概念里,所有的药物清洗和加刀整形,都是对古钱携带信息的破坏,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差品甚至废品。现实收藏中,有些古钱自然形成就是美的不行,叫做天生丽质。帖子最后,我把自己玩的时间最久、最看重品相时期收藏的主题,做个展示,以方便朋友理解。

     

    2.天生丽质。坑口好、入坑时保存方式好或者古钱本身铜质好,造成古钱锈层薄、锈色美,甚至于无锈。虽旧如新是古玩行最高的追求,生坑古钱形成这种状态,可以最大限度观赏其铸成时的状态,因此这是好品的必要条件。

     

    3.完整无缺陷。这条所谓的缺陷,主要是指后天形成的缺陷,如:裂、漏、补、翘、磨损、漏铜、明显磕碰、加刀、清洗等等。对于一些同品种、同版别铸造相对精美的钱币,如崇宁通宝美制版这类,铸造形成的先天缺陷,如字口黏连、流铜、穿缘不整等等也包含在内。

     

    4. 同品种、同版别中的翘楚。前文已经明述,不同时代的铸币有不同的铸造标准和工艺条件,徽宗铸币与辽代铸币没有可比性,但是同品种、同版别比较优良劣一目了然。所以,好品一定是同品种、同版别中的翘楚。

     

    二、传世好品尺度。

    1.自然流通形成的状态。主要区别于生坑清洗做旧、人为盘磨、药物上色等等。

     

    2.皮壳包浆完美,符合古董行对于古铜吉金的审美标准。自古以来,古董行对于铜器的看重的是年代、器形、铭文、铜质、包浆。古钱从属于此,但也不完全在此列,可以参照。对于包浆是最重要的参照内容,传世古铜的包浆皮壳视颜色有很多雅称,在古钱收藏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雅称早已融入其中,如:黑漆古、水银古、栗子壳、枣皮红、鳝鱼黄等等。传世品中清钱占主流,当前市场上存在一种盲目追求黄亮的风气,导致一些朋友把原本很上讲究的皮壳包浆洗去,看着让人心疼。

     

    3.完整无缺陷。完整无缺陷与坑货第3条相类。

     

    4.流通磨损恰到好处。古人在使用过程中,把铸造形成的颗粒状翻砂痕迹磨光,整体器物光洁触摸不挡手,甚至如婴儿肌肤一般滑润。而字口虽有磨损但笔画清晰,无粘连或者漫灭不清的状况。

     

    下面,我就围绕上述观点和尺度,拿几枚钱做个简单举例说明,所举例子可能同时涵盖全部观点和尺度,也可能侧重于其中一点,请读者自悟。

    1条评分 ,红包+300.00
    园地网络客服 红包 +300.00 优秀文章 2022-06-30 17:14:36
    在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3-29
    1楼 发表于2022-06-28 16:48:38

    关于同品种、同版别中翘楚的举例。

     

    明刀出坑很多,铸造粗陋,铜质含铅量大,钱体薄,实物往往弯曲变形,文字平夷不清,坑口不好的会出现腐蚀情况。图上为中期明刀,东北坑口(坑口对于生坑古钱后天品相影响很重要,三十多年来陆续出来很多名坑,如五常、西溪、白马寺等等,为了规避一些禁忌,本帖提到坑口我仅仅泛指大体范围,朋友了解即可。)翠绿薄锈,文字清晰,在同类当中也算难得。

     


    wKgBWF65Nz6ID9wfAAEjkGBihcoAAEs8ANa0ZIAA
    wKgBWF65Nz6IZySjAAEFGGsj36sAAEs8ANb9ToAA
    在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3-29
    2楼 发表于2022-06-28 16:52:59

    关于不同铸造方式所产生的铸币粗精不一的举例。同时也以此此例说明通过钱币所携带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其铸造工艺。

     

    我国古钱铸造方式主要是范铸法和翻砂范,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漫长的过渡期,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不属这个范畴,所以我不详述。对于范铸法和翻砂法各自产生的古钱特点,大家也很清楚,也不详述。这里重点聊一下不同范铸法所产生铸币的形态。

     

    范铸法应该有三种:

     

    1.一次性子范。由工匠直接在烘烤阴干后的泥范上刻画的一次性子范,即不经过母范产生的子范。文字随意。这种铸造方法是非常原始的工艺,无版别,只能通过风格辨认。主要应用于早期的战国半两。战国晚期秦半两的主流已不用此工艺,但僻远地区和民间还在使用。这种铸造方式产生的钱币特点是一目了然的,工匠刻画力度不均,笔画起伏弯曲;再厉害的工匠也不可能刻画出处于同一平面上规范的文字。见下图早期大篆文半两,此为陕西坑口。

    IMG_20200314_223753.jpg

    IMG_20200314_223800.jpg

    2.铜母范。用铜阳文母范印制阴文子范。产生于战国晚期,至汉半两盛行。

    下图为标准秦统一之初铸造的半两钱,小篆文体,字型呈立体状态,笔画高低错落有致,尤其是两字双人下部呈圆拱状,明显是模具产生而不是手工刻画,半字最后一笔存在隐起情况,这说明这个钱所用铜范字模深峻纤细,而所印制的泥子范水分和胶性大,印制后子范中部分笔画收缩,以至于浇铸时部分笔画缺失。这属于工艺特点所形成,不能视为缺陷。从书法角度说,缺了这半笔,反而使半字更挺拔,不臃肿。此钱是熟坑转传世,传世也有年岁了,背面已现枣皮红。

    IMG_20220627_194310.jpg

    IMG_20220627_194439.jpg

    IMG_20220627_194531.jpg

     

    至西汉文景时期,铜范铸造更为盛行,对子范配料有所改进,出现隐起文的情况已不多见。

    IMG_20210418_210719.jpg

    IMG_20210418_210740.jpg

    wKgBWF9iKNKIarLRAAPbsln6UdgAAFPugOoFBAAA

    wKgBWF9iKNKIdZkOAAOCBq6VphsAAFPugOr79oAA

    离线 千里胡杨
    正式会员
    好评
    26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03-25
    最后登录
    2024-03-29
    3楼 发表于2022-06-28 16:56:28

    顶起来,大风兄的帖子必顶!

    2021-06-15 转正
    在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3-29
    4楼 发表于2022-06-28 16:57:02

    3.陶母范。因为第二种方式不利于铸钱效率,铜母范铸造费工,数量有限,所以发展出铜阴文祖范,印制阳文泥母范,再经烘烤后印制阴文子范,产生于西汉上林三官五铢。

     

    下图为上林三官五铢,典型的陶母范产物,这个钱厚重规整,绿锈带大量银色结晶,实物看星星点点很漂亮,照片不好体现。不足是锈大掩盖了字口,不能算好品。美品五铢很多,之所以选这个在此,主要为说明陶母范工艺特征。

    IMG_20200301_221204.jpg

    IMG_20210403_204327.jpg

     

    在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3-29
    5楼 发表于2022-06-28 17:00:06

    不同时代铸造标准的不同而产生铸币质量不一的举例。兼述古钱币的内涵理解。

     

    古代铸钱质量标准是不一样的,统治者会根据需要去规定铸币标准。这种规定在《二十四史食货志》里面有很多线索可以思考。但是最直观明确的,还是《咸淳临安志》记高宗颁钱式御札一段话:“大小钱样付卿。乌背者制作颇精,与开元、崇宁所铸相似,然恐费工难办。素背者似可作式样。”这段话给我很多启发,也在多个帖子上引用。原因就是,这句话出自宋高宗亲笔御札,当朝人据此纪录在府志中,真实可信。短短一句话涵盖了:铸币标准的问题、铸币成本的问题、铸币流程的问题、铸钱母样的问题。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推知,在唐代之后很长一段时期(我认为应该到明代),铸币是有两个标准的:在条件具备情况下,会采用高标准,即乌背。如:早期开元、北宋一些美制版、徽宗的部分钱币、大定等;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会采用次标准,即素背。如北宋大部分钱币、南宋钱币等。这里大家一定要避免一个思维误区,就是乌背钱一定都修背。而实际上乌背钱是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可以通过冷工艺实现,也可以通过提高母钱精度和铸造工艺来实现。因此实物反映出一些行用钱修背,一些不修的情况,开元有之、崇通有之、明代铸币也有之。作为铸币的执行者会根据具体情况去采取办法,毕竟修背需要单枚钱币加工,费时费人工,而人工也是成本。下图列举上述提到的钱币。

     

    下图开元是江南坑口,桶子所出,我亲眼看着开的,没做任何清理。

    IMG_20210328_105842.jpg

    IMG_20210328_105705.jpg

    IMG_20210404_112110.jpg

    IMG_20210404_112133.jpg

     

    下图崇通遒劲版是东北坑口,薄锈部分无锈铜色,早年我不是很喜欢锈色覆盖不均的铜钱,东北坑经常存在这种情况。后来认为锈美的同时还要字口清晰东北坑是比较好的选择。

    IMG_20200220_212323.jpg

    IMG_20200220_212340.jpg

    下图崇通异书小字版是鲁中坑口,这种坑口土锈严重的很难看,对钱币腐蚀也很大,但这枚颜色恰到好处,在鲁中坑里已算美品。

    IMG_20211225_210149.jpg

    IMG_20211225_210219.jpg

     

    下图大定出自河南,但不一定是当地坑口。见过确知河南坑口的半两,与陕坑相似。类似的还有内蒙坑口与东北相近,鲁北坑口与河北相近等等。因为我没有接触第一货源,对坑口的认知很粗浅,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行家指正。

    IMG_20220306_212830.jpg

    IMG_20220306_212854.jpg

     

    下图绍兴已属美品,但素背标准,很难与高标准的乌背钱比较。

    IMG_20200220_203001.jpg

    IMG_20200220_203012.jpg

    在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3-29
    6楼 发表于2022-06-28 17:06:08

    关于原生态天生丽质的举例,兼述不同入坑前的保存方式形成的不同状态。

    这个举例,是本帖的重点。熟知我的朋友知道,我这辈子的黄金时期用在收藏安南车工背上了,持续了10年时间。这个时期是我最重视品相的时期,同时安南后黎朝母钱精湛的铜质和工艺又造就了不同凡响的品相,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也获得了不少安南不同坑口的原生态美品。对于这个重点举例,我肯定使用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这就是在此选用安南钱而不是国钱的原因,希望朋友理解,绝无贬低国钱的意思。

     

    O(∩_∩)O哈哈~,想想决定第一枚还是用国钱开头吧,毕竟国钱好品更多。

    下图五行大布为四川绵阳坑口,我这枚同坑口不算最好,但这种坑口确实漂亮。

    IMG_20220627_193432.jpg

    IMG_20220627_193529.jpg

     

    下图为安南河道坑的五彩锈,类似于国内***,这枚母钱铜质精良,加之河水腐蚀性少,由于淤泥关系形成了朱砂结晶锈和五彩斑斓的锈色。出坑最多清水洗泥,保持了最初状态。

    IMG_20220512_213619_BURST001_COVER.jpg

    IMG_20220512_213433.jpg

    IMG_20220512_213659.jpg

    IMG_20220512_213533.jpg

     

    下图是安南河道坑朱砂锈。安南南部河网密布,经常出一些漂亮美钱,这枚也是母钱因为铜质好,没有腐蚀,字口间有少量结晶,图片难以反映,背面大块朱砂,很艳丽。这类钱不必清理就可以直观欣赏深峻的字口。

    IMG_7638.jpg

    IMG_7626.jpg

    IMG_3866.JPG

     

    安南罐装散钱。提起安南坑很多朋友会联想到那种又厚又硬的蓝绿锈层,其实不然,熟悉安南钱的朋友应该知道,安南坑口有很多罐装古钱。古钱在罐内与土壤隔离,如果密封的好,空气进不去,会形成干坑无锈状态如下图的大定。如果密封不好,有空气和水进入,会因为不同的地质环境,形成各种美锈,但这种锈因为钱体没有跟土壤接触,大多是薄薄一层,保证了字口依然清晰。安南钱有些锈特别大的,早年广西的朋友会用氨水清洗,清洗后养出来黑褐色的包浆,但这种包浆尽管也乌黑滑润,但没有干坑自然金属质感的包浆颜色,还好区分。以下几枚都是安南罐装,因保存情况和地质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

    IMG_3981.JPG

    IMG_3983.JPG

    20100507_975342bbbc42ec622ccdUnFUgSwz10I

     

     

     

    在线 恐怖海峡
    正式会员
    好评
    48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9-05
    最后登录
    2024-03-29
    7楼 发表于2022-06-28 17:07:36

    楼主至理名言!必须顶!

    在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3-29
    8楼 发表于2022-06-28 17:52:18

    20100507_975342bbbc42ec622ccdUnFUgSwz10I

    20100507_20f61adabe48f48b3b33nUVXfuMtOoH

    IMG_6087.JPG

    IMG_6092.JPG

    IMG_6757.JPG

    IMG_6752.JPG

    以上都是安南罐装原生态。

    在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3-29
    9楼 发表于2022-06-28 17:53:35

    下图是安南窖藏桶子货。安南地处东南亚,气候湿润,降雨量大,窖藏或者罐装但罐子密封不好破了等等情况,古钱会与泥土有一定程度接触,这种情况下,古钱往往锈大成串板结在一起,并且安南特有的地质环境会让这种锈异常坚硬,如同瓷釉一般。这枚洪德母钱铜质好,白铜自身不大长锈,但是连在一起的其他钱币会给它生锈,就形成这种状态。

    IMG_20220309_204904.jpg

    IMG_20220309_205037.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7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