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4451 | 回复 8

    发个盒子币开开心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爱铜如己
    实名认证
    好评
    2381
    差评
    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0-26
    最后登录
    2025-10-13
    楼主 发表于2022-06-03 20:52:18
    — (长春何纬) 从 [元-明-清钱讨论欣赏区] 移动到本区 (2022-06-05 23:00:39) —

    当然盒子上写的是工艺品


    6e4570c62bd330fc01dcbe152e72eaf.jpg
    fdc56a2c2181a9ec76390180efc9f76.jpg
    — 此帖于 2022-06-03 21:21:23 被 爱铜如己 编辑过 —

    信誉较好(2013-10-8提升)
    信誉好(2016-6-12提升)278/209

    离线 行大夫
    五级发帖
    好评
    110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4-29
    最后登录
    2025-10-08
    1楼 发表于2022-06-03 20:58:02

    我去, 开眼了。

    离线 爱铜如己
    实名认证
    好评
    2381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0-26
    最后登录
    2025-10-13
    2楼 发表于2022-06-03 21:06:55

     

    钱币收藏越来越大众化,有好处自然也有弊端,某些圈内已经开始泛滥的“潜规则”

    一:宋母的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公司评级的“皇宋通宝母钱”

    宋代有母钱吗?按照古代翻砂铸钱的工艺来说,肯定会有母钱。不用长篇大论一些细节,想要达到母钱的标准,轮廓、字口、穿孔、地章干净利落,平整,是最基本的要求吧?但你看看上图这枚评过级的“母钱”,穿口不规则,背面还有点移范,可能是我眼睛瞎了,真的看不出来哪一点像母钱?

    本来1块钱的东西,评级盒子上标个“母钱”,一下卖到了1500元,真可谓拉动了中国经济,创造了GDP,为社会添砖加瓦!原以为这只是某个评级公司一时的失误,可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奇葩“宋母”出现,我终于明白了那句话:大公司往往不是被外部攻破的,而是自己玩死自己。

    二只要入盒就是真币吗

    在论坛上我看到了一个震惊三观的言论,原因是一位泉友收了一批银元,然后去评级有两枚入了盒,后来他自己多方了解,才发现这些银元全都是高仿的,不由得愧疚起来,因为已经卖掉了,他在纠结要不要主动告诉买家真相然后退款。此时一位泉友回复他:“退什么退,人家花钱就是买这个盒子,回头再转手给别人也没问题,既然入了盒,假的那也是真的。”

     

    三:不是大开门可能就不能入盒,很多评级公司很多不入盒是存疑的,不敢说假,也不收费,说白了业务满满的,不找麻烦。大开门还要入什么盒,不知道又有多少盒被砸。

    四:后铸币很值钱,

    某网成交的1960年后铸宣三一厘

    不知道什么时候,“后铸币”的概念流行了起来,顾名思义,这种钱币不是对应年代铸造的,而是过了很久由军阀或者地方“私铸”的。也许是受袁大头部分私铸比较罕见的观念影响,商人们开始炒“后铸币”,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看就觉得很值钱,评级公司更是适时推出“后铸币套餐”,那叫一个“双赢”啊。

    可是,后铸币不就是仿品嘛,说得那么高大上干嘛呢!你像苏维埃袁大头至少是流通过的,经过官方承认的银元,哪怕再难看至少艺术价值有了。唐代的开元通宝,五代时期也铸造过,年代价值也不低。但很多所谓的后铸都是新中国后,拿原模具重新铸造的工艺品,甚至现代仿品,经过某些评级公司和商人的“洗白”,加个后铸的概念就能把仿品卖高价,这智商税割得也太没节操了。

    五:工艺品入盒

    不解释,自己看吧

    绕来绕去又绕到盒子上,没办法,评级能成就钱币市场,同样也能毁灭钱币市场,人与人相互的信任,本来就在那一念之间。有人说凭什么不能把现代工艺品入盒,纯观赏也行啊。然而钱币的价值最重要的是“收藏”二字,不管是古代的金银铜钱还是现代的纸币、纪念币,背后代表的是每个时代的文化与传承,有了艺术价值才会体现金钱上的价值。

    现代工艺品,它就是没有收藏价值,也许若干年后会有,但绝不是现在拿出来割韭菜的手段。更何况用低俗博眼球的工艺品来获取流量,从格局上就已经输了,被大家笑话,实属不冤。

    信誉较好(2013-10-8提升)
    信誉好(2016-6-12提升)278/209

    离线 zzn20171224
    三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12-24
    最后登录
    2025-09-30
    3楼 发表于2022-06-03 21:52:54

    开心就好

    离线 晨曦慕雪
    三级发帖
    好评
    1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09-21
    最后登录
    2024-12-02
    4楼 发表于2022-06-03 23:42:23

    这个牛逼通宝有很多版本,挺有意思

    离线 wll1147062101
    实名认证
    好评
    87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8-03
    最后登录
    2025-10-15
    5楼 发表于2022-06-04 00:03:49
    爱铜如己:  



    钱币收藏越来越大众化,有好处自然也有弊端,某些圈内已经开始泛滥的“潜规则”



    一:宋母的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公司评级的“皇宋通宝母钱”



    宋代有母钱吗?按照古代翻砂铸钱的工艺来说,肯定会有母钱。不用长篇大论一些细节,想要达到母钱的标准,轮廓、字口、穿孔、地章干净利落,平整,是最基本的要求吧?但你看看上图这枚评过级的“母钱”,穿口不规则,背面还有点移范,可能是我眼睛瞎了,真的看不出来哪一点像母钱?



    本来1块钱的东西,评级盒子上标个“母钱”,一下卖到了1500元,真可谓拉动了中国经济,创造了GDP,为社会添砖加瓦!原以为这只是某个评级公司一时的失误,可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奇葩“宋母”出现,我终于明白了那句话:大公司往往不是被外部攻破的,而是自己玩死自己。



    二只要入盒就是真币吗



    在论坛上我看到了一个震惊三观的言论,原因是一位泉友收了一批银元,然后去评级有两枚入了盒,后来他自己多方了解,才发现这些银元全都是高仿的,不由得愧疚起来,因为已经卖掉了,他在纠结要不要主动告诉买家真相然后退款。此时一位泉友回复他:“退什么退,人家花钱就是买这个盒子,回头再转手给别人也没问题,既然入了盒,假的那也是真的。”



     



    三:不是大开门可能就不能入盒,很多评级公司很多不入盒是存疑的,不敢说假,也不收费,说白了业务满满的,不找麻烦。大开门还要入什么盒,不知道又有多少盒被砸。



    四:后铸币很值钱,



    某网成交的1960年后铸宣三一厘



    不知道什么时候,“后铸币”的概念流行了起来,顾名思义,这种钱币不是对应年代铸造的,而是过了很久由军阀或者地方“私铸”的。也许是受袁大头部分私铸比较罕见的观念影响,商人们开始炒“后铸币”,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看就觉得很值钱,评级公司更是适时推出“后铸币套餐”,那叫一个“双赢”啊。



    可是,后铸币不就是仿品嘛,说得那么高大上干嘛呢!你像苏维埃袁大头至少是流通过的,经过官方承认的银元,哪怕再难看至少艺术价值有了。唐代的开元通宝,五代时期也铸造过,年代价值也不低。但很多所谓的后铸都是新中国后,拿原模具重新铸造的工艺品,甚至现代仿品,经过某些评级公司和商人的“洗白”,加个后铸的概念就能把仿品卖高价,这智商税割得也太没节操了。



    五:工艺品入盒



    不解释,自己看吧



    绕来...

    佩服您,也真心的支持您,有些人和公司把眼前的蝇头小利看的太重,只会伤人伤己最后伤到大家公认的古玩行业,岂能长久?

    离线 恐怖海峡
    正式会员
    好评
    5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9-05
    最后登录
    2025-10-16
    6楼 发表于2022-06-04 01:54:55

    有些人花高价买的,字口很牛逼的,其实跟这枚差不多。

    古钱少了沧桑,味道就跟这枚一样!

    离线 苏州土人
    正式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7-11
    最后登录
    2025-10-16
    7楼 发表于2022-06-04 07:40:27
    爱铜如己:  



    钱币收藏越来越大众化,有好处自然也有弊端,某些圈内已经开始泛滥的“潜规则”



    一:宋母的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公司评级的“皇宋通宝母钱”



    宋代有母钱吗?按照古代翻砂铸钱的工艺来说,肯定会有母钱。不用长篇大论一些细节,想要达到母钱的标准,轮廓、字口、穿孔、地章干净利落,平整,是最基本的要求吧?但你看看上图这枚评过级的“母钱”,穿口不规则,背面还有点移范,可能是我眼睛瞎了,真的看不出来哪一点像母钱?



    本来1块钱的东西,评级盒子上标个“母钱”,一下卖到了1500元,真可谓拉动了中国经济,创造了GDP,为社会添砖加瓦!原以为这只是某个评级公司一时的失误,可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奇葩“宋母”出现,我终于明白了那句话:大公司往往不是被外部攻破的,而是自己玩死自己。



    二只要入盒就是真币吗



    在论坛上我看到了一个震惊三观的言论,原因是一位泉友收了一批银元,然后去评级有两枚入了盒,后来他自己多方了解,才发现这些银元全都是高仿的,不由得愧疚起来,因为已经卖掉了,他在纠结要不要主动告诉买家真相然后退款。此时一位泉友回复他:“退什么退,人家花钱就是买这个盒子,回头再转手给别人也没问题,既然入了盒,假的那也是真的。”



     



    三:不是大开门可能就不能入盒,很多评级公司很多不入盒是存疑的,不敢说假,也不收费,说白了业务满满的,不找麻烦。大开门还要入什么盒,不知道又有多少盒被砸。



    四:后铸币很值钱,



    某网成交的1960年后铸宣三一厘



    不知道什么时候,“后铸币”的概念流行了起来,顾名思义,这种钱币不是对应年代铸造的,而是过了很久由军阀或者地方“私铸”的。也许是受袁大头部分私铸比较罕见的观念影响,商人们开始炒“后铸币”,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看就觉得很值钱,评级公司更是适时推出“后铸币套餐”,那叫一个“双赢”啊。



    可是,后铸币不就是仿品嘛,说得那么高大上干嘛呢!你像苏维埃袁大头至少是流通过的,经过官方承认的银元,哪怕再难看至少艺术价值有了。唐代的开元通宝,五代时期也铸造过,年代价值也不低。但很多所谓的后铸都是新中国后,拿原模具重新铸造的工艺品,甚至现代仿品,经过某些评级公司和商人的“洗白”,加个后铸的概念就能把仿品卖高价,这智商税割得也太没节操了。



    五:工艺品入盒



    不解释,自己看吧



    绕来...

    我觉得你这跟帖才有看头,应该自开一贴而不是忝居人下。

    2025-01-08 转正
    离线 爱铜如己
    实名认证
    好评
    2381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0-26
    最后登录
    2025-10-13
    8楼 发表于2022-06-04 08:41:09
    苏州土人:

    我觉得你这跟帖才有看头,应该自开一贴而不是忝居人下。这年月谨言慎行,标题如果太敏感,有后果的,谢谢

    信誉较好(2013-10-8提升)
    信誉好(2016-6-12提升)278/209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