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进行了货币改革,推翻了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币制,发行流通一系列纸币、铜元、银元等货币,但在民国初期仅少数省份铸造过铜钱,其中“民国通宝”成为通宝币制的余响,是最后一个以年号铸造发行的流通货币,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此钱成了“民国初年最后的复古钱型”,同时也是中国流通货币中最后的方孔圆钱。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军在武昌成功起义。这年农历重阳节,在蔡锷和李根源等人的领导下,云南革命党人发动了著名的“重九起义”,一举占领昆明,当年就控制了滇省全境。“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于当年成立,蔡锷将军出任都督,李根源任参议院议长兼军政部长。民国元年(1912),云南军政府利用清政府设在东川的“宝东钱局”开铸“民国通宝”小平钱,次年增发“民国通宝”当十钱作为辅币向全省发行。由于缺乏机械,这两品钱仍采用“翻砂”工艺铸造,在设计钱文时,大体上仍然延续了“前清遗风”。
民国通宝方孔钱为黄铜材质,为云南会泽县(民国时期称东川府)“宝东钱局”所铸,有小平和当十两种。
民国通宝小平钱径约1.8cm,当十钱径约2.7-2.8cm,钱文楷书对读;当十钱背“当十”二字直读。云南东川矿业公司所铸小平钱背有“东川”二字,俗称“猫尿钱”。
民国通宝在云贵川以外,并不多见,该品种大多数材质一般,含铜量不高,只占80%多,常见的民国通宝大多有浮铜和铸缺,规制品少见。虽然该品种的发行至今也只有100余年的历史,但由于钱体含铜量不高,导致易于腐锈,包浆一般比清钱还要厚,传世品美品不多。由于历史原因,文革时期,人们对标注有民国二字的通宝钱一般选择遗弃,导致该品种水坑品较多,加上钱体铜质不佳,大部分在收藏市场上的该类钱币为铁壳锈品种。
由于流通较少,铜质不佳,水坑品种比例大,导致该品种易于造假。市面上仿品层出不穷,据观察,大约占据商品数量的50%,加上绝大部分收藏爱好者没有对比经验,容易收藏到赝品,经过网络数月的数据收集与实物研究,特将个人的部分心得与大家进行分享,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