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8
主题
929
帖子
1005
积分
如题,大观,崇宁(特别是美制)经常见到地章上有老划痕,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是在铸造过程中形成还是在行用时民间所为呢? 以前有人说是铸造过程中由于母钱粘砂,工人刮削而成。这说法好像又有问题,翻砂过程中,砂型用的砂目数较细腻,况且在常温下印范,砂粘不牢啊,一抖就掉的呀! 还是等大神来解答,我先搬好板凳。
339
3193
3871
一般都是后期藏家清理不当留下的。以前大家都喜欢熟坑不喜欢生坑,所以钱币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锈。
其实也没啥不当的,崇宁、大观在以前也不是啥好玩意,也没啥专业清理工具。
从砖墙上蹭,用脚踩着在硬土地或者水泥地上搓,用醋泡,用小刀钉子等剜,用火烧等等(这些我都干过)
身份已验证:李岐 河北秦皇岛
miracleliqi: 一般都是后期藏家清理不当留下的。以前大家都喜欢熟坑不喜欢生坑,所以钱币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锈。 其实也没啥不当的,崇宁、大观在以前也不是啥好玩意,也没啥专业清理工具。 从砖墙上蹭,用脚踩着在硬土地或者水泥地上搓,用醋泡,用小刀钉子等剜,用火烧等等(这些我都干过)
不是哦,原坑挑出来就这样哦
123
6479
6725
子钱铸造出来后粘砂刮削可能性更大
23
2580
2626
能发现这一点,已经快接近真相了,大胆推测
4
927
935
我也搬好凳子,买好瓜子了
137
4349
4623
孤寒铎: miracleliqi: 一般都是后期藏家清理不当留下的。以前大家都喜欢熟坑不喜欢生坑,所以钱币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锈。 其实也没啥不当的,崇宁、大观在以前也不是啥好玩意,也没啥专业清理工具。 从砖墙上蹭,用脚踩着在硬土地或者水泥地上搓,用醋泡,用小刀钉子等剜,用火烧等等(这些我都干过) 不是哦,原坑挑出来就这样哦
清理失败的差品故意扔回去的,让你觉得还有别的大观
83
531
697
宋折十大钱里这种现象很常见,应该是铸造时的一种工艺需要!
385
3923
4693
如此凌乱的划痕,综合考虑大观的整体铸工质量,基本上可以排除是铸币工艺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排除浇筑前砂型整理痕迹的反映。
考虑到大观本身流通时间和流通当值
不排除盗铜的合理可能
可以测量一下这种大观的现存克重是否低于平均值来验证一下
而且大观折十钱的确有北方盗铜粗字版的存在(金代仿铸?)
萧方: 如此凌乱的划痕,综合考虑大观的整体铸工质量,基本上可以排除是铸币工艺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排除浇筑前砂型整理痕迹的反映。 考虑到大观本身流通时间和流通当值 不排除盗铜的合理可能 可以测量一下这种大观的现存克重是否低于平均值来验证一下 而且大观折十钱的确有北方盗铜粗字版的存在(金代仿铸?)
兄言之有理,可以往这方面仔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