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即位后最初的几年并没有铸钱,直至万历四年(1576年)2月,才下令两京工部铸造万历通宝钱,嵇璜在《钦定续文献通考》中记录:“谕户工二部:万历通宝制钱照嘉靖式铸二万锭,每文重一钱一分五厘。内七分金背,三分火漆,与嘉靖、隆庆等钱兼行。”虽然新的制钱由两京工部共同铸造,但南京工部只是为北京工部分担铸造任务,制钱铸造完成后仍须运回北京,并在当地流通。
从上述万历通宝的铸造规格来看,这种将在北京流通的新钱是相当有质量的。因为它是以“金背”为主,其次是“火漆”。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有言:“我朝行用钱高色者,惟北京宝源局黄钱……黄钱又分二等,四火铜所铸曰金背钱,二火铜所铸曰火漆钱。”
“四火铜”是指在溶解四次的提炼过程中,提取出来纯度较高的铜料。然而,近些年也有中外学者提出用炉甘石(碳酸锌)点化赤铜为黄铜的的工艺称之为一火,二火就是点化两次,四火就是点化四次。无论如何,从《钦定续文献通考》的描述中可知,当时在北京流通的万历通宝有七成是由“四火铜”铸成的金背钱组成的。铜的质量高,虽然导致铸钱的成本上涨,但可使不法者作伪的机会大大减少。
强大的行政机器,充裕的财政,促使了这种高质量新钱顺利的在北京流通,尤其是当谕旨声明,为了避免新钱的出现导致市场对旧钱失去信心而作恐抛售,新钱在流通期间,旧钱仍然沿用。
万历通宝的问题,不在北京,而在地方。
万历通宝的发行规模,最初的计划止在北京一地,但很快就扩展到南京和全国十三省地区。事缘朝廷宣布北京铸钱后,巡按云南御史郭廷梧进言:“国初京师有宝源局,各省有货泉局,自嘉靖间,省局停发,民用告匮。况且滇中产铜,不行鼓铸,而反以重价远购海肥(即海贝),孰利孰害?”结果郭廷梧的请求得到批准,云南也开局铸钱。
云南开局铸钱,使到户科给事中周良寅随即上书,指出:“[制钱]行之一省而不通行天下,利犹未溥也。”建议朝廷下令:“南直隶于南工部、十三省于各布政司专管直局,俾其一体遵依行事,则行之数年,将钱满天下而贯朽可立致矣。”在钱质方面,周良寅认为:“火漆价低,民情所不愿用;金背价高,分析有不便。”不过北京宝源局铸钱已久,不能尽变,建议直省铸造“金背”和“火漆”质量之间的“旋边”,每十文准银一分,这个建议得到了万历皇帝的赞赏,4 月便下诏铸造“旋边”样钱,颁行天下,各省一体开铸。
自从朝廷下达直省开铸的命令后,曾有不少省份的巡抚一方面憧憬万历通宝将改善地方财政,另一方面也碍于张居正的情面,于是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在万历四至六年间,各省官员纷纷递上奏章,他们向朝廷表陈各种建议,其铸钱的热情十分高涨,期望万历通宝能达到通行天下的目标。
然而地方铸钱是存在不少困难的,主要问题是收买铜料,以及如何将制钱推向市场。据《明史·食货志》载:“嘉靖、隆、万间,因鼓铸,屡开云南诸处铜场”而当时除云南外的诸处铜场仅指“四川凉山、山西五台、陕西宁羌(现宁强)、略阳铜场”,由此可见铜料的来源只集中在滇、川、晋、陕一带,并且由于流通的困难,云南巡抚饶仁侃在万历八年(1580年)上书请求尊重云南地方货币习惯,暂停铸钱。
铜料的稀缺加上运输的不便,以及各地方民情的不同,部分省府州县并不曾落实张居正的铸钱命令,因此今天我们看到的万历通宝也就没有十三个布政司那么多了。
参考文献:
1.《明史·食货志四》 (清)张廷玉等
2.《钦定续文献通考》 (清)嵇璜等
3.《天工开物》 (明)宋应星
4.《大明会典》钱法 (明)申时行等
5.《万历会计录》钱法 (明)张学颜等
6.《春明梦余录》 (清)孙承泽
7.《明神宗实录》
8.《万历疏钞》 (明)叶世英
9.《度支奏议》 (明)毕自严
10.《隆庆万历期钱法新展开》 (日)滨口福寿
11.《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12. 《江陵柄政下的万历通宝》 张瑞威
13.《中国古钱币》 唐石父
14.《陕西金融·明代钱币研究专辑》孙仲汇等
15.《潜园分级·明代中晚期制钱图考》 曹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