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237 | 回复 0

    [欣赏] 1932年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银粮券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光明右使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27
    最后登录
    2024-06-15
    楼主 发表于2021-11-06 17:06:34

    银粮券长25.5cm,宽17.8cm,采用灰黄色薄纸印制,字体和纹饰为浅绛红色。票面分两部分,三面为主体券,周边用小草、飞燕纹包围,抬头印“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银粮券”,右侧花纹内印“银圆叁圆”,左边花纹内印“稻谷叁拾”。从右至左竖体印有《使用规则》,内容为:“一、此券作为特殊券,专为战时为苏维埃红色政权而壮烈牺牲红军家属使用;二、各级苏维埃政府,应按券面数目认真按时发放牺牲烈士家属;三、此券在鄂豫皖苏区范围内使用,各级苏维埃政府应保证供给;四、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粮食局照牺牲战士优抚条例第二条执行,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财政局照牺牲战士优待条例第四条执行;五、各烈属在领取粮、银时,村长要在本券背面盖章证明方可有效。”《使用规则》两边分别钤有边长2.7cm的正方形印章,刻有“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粮食局印”和“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财政局印”字样。主体券四角还印有正方形窗花图案和“红军万岁”四个楷字。下面为实体券,右边三枚为“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银券”,花纹内印“银圆一枚”字样,上部两角印大写“壹”,下部两角印数字“1”,钤印“财政局长”“郑位三印”。左边三枚为“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粮券”,花纹内印“稻谷拾斤”字样,上部两角印大写“拾”,下部两角印数字“10”,钤印“粮食局长”“沈泽民印”。这6枚银粮券分为1932年1月、2月、3月三种,使用时由村长在券后盖证明章,红军烈属凭此券每月可领“稻谷拾斤”“银圆一枚”。该银粮券未曾使用过,右下角缺一部分,是本人前几年在一古玩店因购其他物品,被店主作为赠品送予。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地区先后发动了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开辟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0年6月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红色区域不断巩固和扩大,最多时占有26县,拥有约350万人口,主力红军达4.5万人,地方武装、民兵20余万,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1930年底到1931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和险恶的对敌斗争中,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安抚为红色革命政权壮烈牺牲的红军战士家属,1931年7月,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制定了《红军战士伤亡抚恤条例》,由财政局和粮食局共同印制“钱粮一体”的《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银粮券》,发给红军烈属按月定额领取钱粮使用,帮助牺牲战士家属解决生活困难,体现了党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对革命烈士家属的深切关怀和照顾,此举调动了鄂豫皖地区群众的革命热情,对根据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该券上部周边采用飞燕、小草边饰,蕴含着“飞燕报春”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寓意,展现了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

    从银粮券印章可知,1932年担任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财政局长和粮食局长的分别是郑位三和沈泽民,他们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也是党的经济专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郑位三,原名郑植槐,1902年生于湖北红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中共黄安县委书记,领导了黄安农民暴动。1930年秋,他任鄂豫皖苏维埃边特区政府内务部部长、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1934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任红25军政治部主任。他随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鄂豫陕特委书记等职,领导新四军抗战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中原军区政委,建国后任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1975年在北京病逝。沈泽民,本名沈德济,沈雁冰(茅盾)胞弟,1902年出生于浙江桐乡,曾就读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1921年5月,沈泽民成为建党最早的57名党员之一,参与团中央领导工作,后在南京建邺大学、上海大学任教,担任《国民日报》副刊《觉悟》和党中央机关报《热血日报》编辑。1931年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后调任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在张国焘的中央分局领导下开展根据地行政工作。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到川陕地区,沈泽民负责鄂豫皖根据地留守事宜。1933年11月,在黄安县天台山病逝。为褒奖其革命功绩,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苏维埃大学曾改名为“国立沈泽民苏维埃大学”以示纪念,解放后董必武亲笔题写“沈泽民同志之墓”墓碑。沈泽民夫人张琴秋,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等重要职务,建国后担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是《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认定的红军唯一女将领。

    《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银粮券》是我国票证史上唯一发行的“钱粮合一”并印有政治口号的票券,是党和红军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党早期开展优抚工作的实物依据,反映了党政军民的深情厚谊与血肉联系,成为教育和激励后代牢记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和教育价值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