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在故纸堆里整理我的小清钱,这是我一年来大部分的收获,有网购的,有地摊买的,当然还有从李老板或者秦老板处“欣赏”来的。目前,鉴于眼力、经济条件等限制因素,我玩的几乎都是普通小清钱。咸丰大钱目前还无能为力,就更别提母钱了。
这几天,刚好在园地上学习了两个好帖子,关于嘉庆中央局版别知识的干货贴,学了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泉局东、西、南、北、中各厂的显著特征,我自己总结出了一句话:见人足即东厂、见单点即西厂、见方头即南厂、见出头即北厂、角头双点八贝不出头即中厂;也明白了源局三厂的显著特征:角头即北厂、方头双点即南厂、方头单点即勤炉。由此观之,不论泉源何局,方头均属南厂。
现学现卖,我迫不及待从小钱堆里挑中央局嘉庆,按照所学知识,倒是辨别了十数枚东、西厂嘉庆,南、北二厂有几枚,当然,情理之中未发现想要的中厂和勤炉。
就在我兴味索然之际,手上只剩最后几枚了,乾隆、道光、咸丰以及两枚地方局嘉庆。我一枚枚过手,仔细辨别。突然,我眼前一亮,只见一枚柜子乾隆躺在手心,屁股朝上,露出满文宝源二字,我细细打量,只见两个满文较大,紧接着迅速翻身查看正面钱文,乾隆通宝的“通宝”二字也很大。一瞬间,我仿佛捡到了一件宝贝似的,心想:“这不就是宝源局的大字大满文么?!”我急忙扔掉手里其他的烂怂,打开电子卡尺一量,25.4左右,这更加使我坚信它就是大字大满文。我随手翻开《图鉴》进行比对,果不其然,这是一枚之前上手时毫无察觉的乾隆宝源局大字大乙的版别。我又找来几枚普通乾隆宝源与之对比,无论正面的汉字还是背面的满文,都比这枚柜子乾隆小太多。于是,我终于确定自己手里原来还有这样一枚小版别了。
我忘记这枚柜子乾隆是何时何地在谁手里买上的,反正不是桥头古玩李老板就是一线秦老板,因为我只从他二人手上拿过柜子钱。不过我确信一点,购买之时,李(秦)老板不懂版别,我更不懂版别。所以,这枚柜子钱来价应该不高。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原来捡了一个小漏。虽然目前大字大乙的市场价也就百十来块钱左右,但我这份因为知识而带来小财富的喜悦之情确乎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给了自己一份小惊喜。试想,假如我不曾学习乾隆中央局的版别知识,我岂不与之失之交臂?失之交臂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手里明明握着一块美玉,却把它当做石头随手扔掉了!
呜呼,原来没知识真的很可怕,原来知识真的还可以转换为财富。
古玩古玩,边学边玩。一边积累古泉知识,一边体会收藏乐趣,我想大概这才是我这种工薪阶层应有的觉悟罢。
收藏之道,学无止境,您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