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637
主题
6687
帖子
1万
积分
以往所知,洪武二福分大字、小字两种版式,铸造原因上小异的不能算。大小字两版面文均一致,背文区分,小字背同大中。一般大字常见,小字较少,曾过手过两枚,品相不如意均已换藏,近期遇上一枚,上手发现竟为创见新版,不但文字不同,形制工艺也有区别,广穿、面文狭字背小字,有类似面文的双点通小平福版,可喜可贺。 附图,上排为大字二福版母钱,下排左为普通大字二福,右为狭字广穿版小二福。 大中洪武中福局一直是我最喜爱的系列,期待新品种继续发现。
142
2300
2584
欣赏 真爱!
540
14638
1.6万
欣赏。
98
2353
2549
右下确实不同版,不过早期也已发现了,大概十年前朵云轩拍过,当时不记得哪位大神就提出是异版。
二福的普通版式细分的话,还有细字和肥字之别。虽然这的确很可能是铸造级次导致的,但非常显著,且独立性强,在福建炉中常有此二种区别,通常也作为固定版式。
多嘴一句,图中第一枚似细字,品相极好,至于是不是母钱,我个人表示存疑,意见仅为探讨。
oveygoo: 右下确实不同版,不过早期也已发现了,大概十年前朵云轩拍过,当时不记得哪位大神就提出是异版。 二福的普通版式细分的话,还有细字和肥字之别。虽然这的确很可能是铸造级次导致的,但非常显著,且独立性强,在福建炉中常有此二种区别,通常也作为固定版式。 多嘴一句,图中第一枚似细字,品相极好,至于是不是母钱,我个人表示存疑,意见仅为探讨。
不是字的问题,除了铸造砂型,更重要在于形制工艺的特征。性质类不是看图就能草草认知,没这方面专题研究的功力尤其稀缺的明钱更难感悟,这真需要时间精力与专注。
197
3168
3562
还有所谓的肥字细字那些并不叫版式,只是铸造或同版母范的差异,所谓版式之分要看文字结构,形制结构,即祖模有其独立性。很多玩版的人常常会钻牛角,往往也是通病,理清思路抓住纲目才有研究意义。
159
8422
8740
学习
27266
206432
26.1万
可喜可贺
是的,肥字和细字如果在其它炉里,不算版式,但福建炉很特殊,楼主不妨留意下福建炉的各类洪武版式。当然,必以字形为差异乃为版,也是一种分类原则,这个不强求,理解其义即可。
早期明母的标准实在需要大量过手和对具体版式的领悟,有的版式本身精致,有的普遍粗糙,其母钱自然形态不一致。这与日本鐚钱的母钱有异曲同工的判断方式。况且,早期明母有许多待斟酌之处,这也是我一般不敢断言为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