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178
主题
19720
帖子
2.4万
积分
赞成9楼
2
274
278
这情形有点类似顺治三式里的云一厘,铸造最晚,平西王入滇后始铸,存里却是巨大,盖不住云南是产铜大省啊
2100
14032
1.8万
不错
信誉好(2013-4-19提升)
22
6568
6612
蔡卓言: 这情形有点类似顺治三式里的云一厘,铸造最晚,平西王入滇后始铸,存里却是巨大,盖不住云南是产铜大省啊
这例子简单明了,正是!
10
663
683
太平天国是腹心之患,禁绝自然用力。 平定三藩,正是清初兴盛之际,既有内政外交诸事掣肘,兼且边陲政令之所不达。故禁而未绝。 而且换钱法是剪老百姓羊毛,小钱二换一,何为小钱?皆由吏目层层剥皮,宁可藏而窖之,也是不愿意换掉的。
272
2985
3529
啥也不干光铸钱了必然多啊。太平天国啥也不干光享乐了 哪有时间铸钱
169
729
1067
苏州土人: 我认为道高一尺朋友的的回帖是最合理的解释。一是当地铜多铸量太大,二是清廷一开始怕激民变并未过多关注,好比抗战胜利后法币伪币的兑换就是一场经济掠夺,造成一定的民怨。 至于说心怀故国。。。不能说没有,不过实在不用高估升斗小民的觉悟,节操,更不用说是三藩那种先叛明后降清杀明帝,再叛清的无耻之辈了。至于有朋友说某地有称小钱为明钱,不知是何地?会不会是麻钱的口误?
老辈铜钱都叫明钱,坐标湖南邵阳
160
4827
5147
感谢 其实值得思考的就是剩下起义军的钱 为何这么少 尤其是太平天国十四年 是三番的两倍 存世量实在是太少
299
827
1425
中国整个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仅存在朝代与朝代、政权与政权之间的军事、政治性的对抗,并没有存在经济上的完全割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文明悠久不断。即便在抗战时期,国统区、敌后根据地、日伪区,也是这样的,彼此之间虽然存在货币斗争,经济上都还是相互往来。了解到这样的背景,就能大概明白,为什么三藩钱禁而不止了,经济上的规律,不是单纯能靠行政手段去控制住的,况且在封建社会以“金属”为本位的货币流通市场,更不是简单一道圣旨能左右的了。
7
11
我们鄂州江夏一带口称方孔古钱为明(音)钱者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