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文化长廊
一、前言
1.货币、文化概念
2.钱币学现状与未来
3.中国著名钱币学家与泉谱
4.钱本草原文与译文
二、先秦---货币的产生
1.贝币的产生与演化
2.贝币对中国文字产生的影响
3.先秦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A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布币
B北方燕赵地区的纷争工具--刀币
C秦魏地区的纺织业纺轮---圜钱
D南方楚文化与巫术----鬼脸钱
4.大篆、鸟虫篆
三大秦一统----半两钱与天圆地方
1.文信钱与文信侯
2.战国半两与秦半两、
3.李斯小篆---半两钱
四、两汉货币-----五铢钱
1.汉半两的衰微
2.三官五铢-中国银行的设立
3.邓通其人
3王莽的货币改革:六泉十布
4.东汉五铢钱的减重与衰微
5.汉代的隶书、悬珍篆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1.魏国
2.吴国
3.蜀国
4.西晋的统一与货币
5东晋
6南北朝:丰货的传说
六、隋朝的统一与五铢钱的绝唱
1.隋五铢
置样五铢 直笔五铢 曲笔五铢
七、大唐盛世 开元通宝
1.开元通宝
2.会昌开元
3.乾元重宝
4.乾封泉宝
5.建国通宝
6.顺天易得,得一难求与安史之乱
7.欧阳询的书法传承
七、五代十国时期的铸币
1.五代时期的货币
2.十国的货币
八、北宋、南宋的货币文化
1.钱币学基础知识: 进 退 昂 降 、遒劲与容若 、美制
2.北宋
3.南宋
4.真书、篆书、隶书、草书
5宋代花钱
6.纸币的产生--交子
九、辽、西夏、金、元的钱币文化
1.辽上八品
2.辽下八品
3.金国的钱币文化
4.西夏的钱币文化
5元代的钱币文化
6.花钱
十、明代钱币
1.元末起义军钱币
2.明代的钱币
3.明末三番钱与晚明钱币
十一、清代的钱币
1.清代古钱币:
【1】入关前的钱币--天命、天聪
【2】顺治五式
【3】康熙20局--罗汉钱
【4】雍正钱局
【5】乾隆通宝
【6】祺祥与嘉庆
【7】道光折足
【8】咸丰大钱
【9】光绪千字文、
【10】宣统通宝
2.清代机制币铜元与银元
十二、民国货币
1.开国纪念币
2.各省军阀铸币
3.日伪政权铸币
4 红色政权铸币
十三、新中国货币
1.第一套人民币
2.第二套人民币
3.第三套人民币
4.第四套人民币
5.第五套人民币
6.硬币五大天王
6.纪念币大系
7.数字货币
中国钱币文化长廊
一、前言
1.货币、文化概念
2.钱币学现状与未来
3.中国著名钱币学家与泉谱
4.钱本草原文与译文
二、先秦---货币的产生
1.贝币的产生与演化
2.贝币对中国文字产生的影响
3.先秦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A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布币
B北方燕赵地区的纷争工具--刀币
C秦魏地区的纺织业纺轮---圜钱
D南方楚文化与巫术----鬼脸钱
4.大篆、鸟虫篆
三大秦一统----半两钱与天圆地方
1.文信钱与文信侯
2.战国半两与秦半两、
3.李斯小篆---半两钱
四、两汉货币-----五铢钱
1.汉半两的衰微
2.三官五铢-中国银行的设立
3.邓通其人
3王莽的货币改革:六泉十布
4.东汉五铢钱的减重与衰微
5.汉代的隶书、悬珍篆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1.魏国
2.吴国
3.蜀国
4.西晋的统一与货币
5东晋
6南北朝:丰货的传说
六、隋朝的统一与五铢钱的绝唱
1.隋五铢
置样五铢 直笔五铢 曲笔五铢
七、大唐盛世 开元通宝
1.开元通宝
2.会昌开元
3.乾元重宝
4.乾封泉宝
5.建国通宝
6.顺天易得,得一难求与安史之乱
7.欧阳询的书法传承
七、五代十国时期的铸币
1.五代时期的货币
2.十国的货币
八、北宋、南宋的货币文化
1.钱币学基础知识: 进 退 昂 降 、遒劲与容若 、美制
2.北宋
3.南宋
4.真书、篆书、隶书、草书
5宋代花钱
6.纸币的产生--交子
九、辽、西夏、金、元的钱币文化
1.辽上八品
2.辽下八品
3.金国的钱币文化
4.西夏的钱币文化
5元代的钱币文化
6.花钱
十、明代钱币
1.元末起义军钱币
2.明代的钱币
3.明末三番钱与晚明钱币
十一、清代的钱币
1.清代古钱币:
【1】入关前的钱币--天命、天聪
【2】顺治五式
【3】康熙20局--罗汉钱
【4】雍正钱局
【5】乾隆通宝
【6】祺祥与嘉庆
【7】道光折足
【8】咸丰大钱
【9】光绪千字文、
【10】宣统通宝
2.清代机制币铜元与银元
十二、民国货币
1.开国纪念币
2.各省军阀铸币
3.日伪政权铸币
4 红色政权铸币
十三、新中国货币
1.第一套人民币
2.第二套人民币
3.第三套人民币
4.第四套人民币
5.第五套人民币
6.硬币五大天王
6.纪念币大系
7.数字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