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8776 | 回复 28

    [讨论] 浅谈崇宁通宝“乌背”、“漉铜”、“锡母”三种形制 上篇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颍河西路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2-20
    最后登录
    2023-10-05
    楼主 发表于2021-02-23 09:19:14
    万泉和: 由于宋代的经济非常发达而导致了铜的匮乏和钱币的匮乏。所以。朝廷即令:用铜九斤七两。铅占一半。锡占三分之一制作崇宁当十钱。



    令赤仄乌背。则是:以铜为外廓。铅和锡为地章和字体。书画分明。则是要求外廓与地章和字体清晰而分明!



    汉代使用的钱币,以赤铜为廓,故称为「赤仄」。《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也称为「赤侧」。



    所以。赤仄即是赤侧。也就是钱币的边是红铜的。字体和地章的组成则为铅锡合金。铅稍微氧化后即为黑色。也就是所谓的乌背了。



    乌背赤仄工力稍大致亏。则没有多长时间即停止铸造。后改为胆铜制作。一直延续。



    也就是说赤仄乌背的钱币制作数量不大。最先制作的也就是一部分样钱!

    翻砂铸造是一体成型,不可能用两种不同的金属分段浇铸,技术上不成立。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