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直径: 2.85厘米 重:3.6克 [2] 直径:3.05厘米 重:4.0克 [3] 直径:3.06厘米 重:4.0克 [4] 直径: 3.06厘米 重:4.1克 单选 300元/枚 包邮
从目前已发现的波斯银币观察,都属于波斯萨珊王朝时期。这些银币铸造年代分别有公元4世纪的沙卜尔二世、阿尔达希二世、沙卜尔三世;有公元5世纪的伊斯堤泽德二世、俾路斯、卡瓦德—世、詹马斯波;有公元6世纪的库思老一世、荷米斯德四世、库思老二世,到公元7世纪的布伦女王和伊斯堤泽德三世。古代波斯,又称安息,即今天的伊朗。公元226年波斯的阿尔达希一世推翻了安息王朝后,在波斯建立了萨珊王朝,开始铸造波斯萨珊朝钱币。钱币为银质,圆形、无孔,钱的正反两面都有花纹,这些花纹都是用模子打压而成的。银币正面是国王的半身像,他们的胡须、发髻和服饰都是伊朗式的,尤其是王冠,富丽繁缛。由于波斯萨珊王朝时,每更换一王,就要另铸新王半身像的新钱币,因此,从钱币上也可看出各王的冠冕,都有各自的特征,互不相同。王像旁侧有钵罗婆字母书写的古波斯文;王像和铭文的周围,环绕有细小联珠组成的圆圈。卡瓦德一世时,在联珠圈外的空白处还常添上四个新月抱星图案,分置于上、下、左、右。钱背面的图案,是古波斯的国教——袄教(即拜火教)的祭坛,坛上还有熊熊火光。从沙I、尔二世时起,币上祭坛火光中常铸有祆神的半身像;祭坛两旁为钵罗婆文书写的“某王之火”的铭文。从沙卜尔一世起,币上祭坛两旁还各铸有一个站立人像,或是祭司,或是国王。在巴朗五世(421-438年)时,银币右边改写为铸造的地点;从俾路斯时起,左边又改写为铸造的年份。库思老二世时,在银币背面的外缘空白处也铸有四个新月抱星。古波斯萨珊王朝铸币,以银币为最多,也有少量金币和铜币。新疆发现的都为波斯银币。我国境内发现古波斯银币的地点,不仅有新疆的吐鲁番、乌恰、库车等处,而且还有西安、洛阳,以及青海的西宁,山西的太原,广东的英德、曲江等地方。这正充分反映了在丝绸之路和海道交通开辟之后,古代中国和古代波斯之间曾经有过悠久的经济文化方面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