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南汉高祖刘龑乾亨年间(917~924年)所铸。刘龑原籍河南上蔡,其祖上世代为商贾,后迁闽中泉州;再至南海(今广州)。其父刘谦唐末时为封州(今广东封开)刺史,父卒其兄刘隐继任,因平息兵变有功,被唐王朝封为清海军节度使。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梁太祖封刘隐为南平王,隐殁刘龑继立。南汉地处岭南,据有两广之地,原奉后梁为正朔,刘龑求封南越王未准,遂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自行在番禺即帝位,国号大越,年号乾亨;次年又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刘龑原名陟,即位后更名岩,后用《易·乾》中“飞龙在天”爻辞,自创组成“龑”字,含有“九五至尊”之寓意。刘龑其人暴虐成性,极其残忍,设置了肢解、刳剔、炮炙、烹蒸等酷刑,甚至更有骇人听闻的毒蛇水狱、烫腌皮肉之刑罚。刘龑本性十分贪婪,又喜好夸富,并醉心于收集天下珍宝。他对国内富商和臣属所拥有的宝物了如指掌,只要有新宝物出现就会千方百计弄到手,为此他常携爱妃宠臣四处巡游,各地官员则投其所好,竞相进奉,宫中库房中搜刮来的奇珍异宝如同山积。为满足骄奢淫佚的生活,刘龑在境内大肆横征暴敛,连百姓进城都得交税,搞得民怨载道,而他却用搜刮来的钱财连年大举修建宫殿,耗尽民脂民膏,极尽奢华铺张之能事。
《十国春秋·南汉》:“乾亨元年,铸乾亨重宝钱”。乾亨钱有铜、铅之分,且铜少而铅多。由于南汉非产铜区域,境内铜源匮乏,铸钱原料严重不足,铜钱的铸量奇少,根本不敷市用之需;从乾亨二年起,开始改铸铅钱,以十当铜钱一。其铅钱币材值低,且铸工粗陋,钱体大小、厚薄、轻重不一;钱文漫漶不清,几无雷同之版,说明当时铸量甚大,这是对民间财富公开的巧取豪夺。
是品“乾亨通宝”,史料虽未明载,但实物犹存。其制作风格、钱文气息与铜质重宝钱一脉相承,亦应属斯时之物。其钱文隶兼八分书,颇具辽钱韵味,故有辽铸之说。是钱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目前因其存世量当在百枚内,故今非昔比,往昔贵为珍罕之品,现今已觉不甚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