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073 | 回复 3

    [讨论] 上 党 郡~摘自度娘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晋龙藏
    一级发帖
    好评
    3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07-08
    最后登录
    2023-06-26
    楼主 发表于2020-05-15 17:33:13

    上党地区地高势险,自古为战略要地,狄子奇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其意即此上党地区地高势险。出自《国策地名考》。

    战国时期三国上党郡设置的时间,前论史者皆语焉不详。有学者认为,战国上党郡应当设置于三家分晋之初。郡的缘起具有很强的军事性质,早期的郡都设置在边境地区,其目的就是巩固边防。由于郡担负了防卫边境的责任,所以郡的长官叫守,也尊称太守。根据《韩非子》的记载,晋平公时(公元前557532年)解狐举邢伯柳为上党守,柳往谢之曰:子释罪,敢不再拜。曰: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解狐推荐邢伯柳为上党守,上党此时为郡当无疑问,故至晚在春秋末年,晋国在上党地区已经设置有上党郡。晋国在上党设郡,说明这一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韩、赵、魏三分上党后,这一地区遂成为三国对峙的前沿。而三国又都想向东南地区发展,上党则是通向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所以上党被三家瓜之后,其战略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是得到了加强。在这种形势下,设郡置守,以利边防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三家分晋之后,并无理由要撤消上党郡,相反应该加强郡的职能。由此推测,三国上党郡设置的时间虽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应当是在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分上党之后不久。

    上党西部 

    战国时期,三国上党郡各自的范围前后可能变化很大。但是,由于缺乏史料,我们不可能从时间及空间上对其进行严格的界定,只能根据已有的史料确定其大概的势力范围及变动沿革。唐代张守节曰:秦上党郡今泽、潞、仪、沁等四州之地,兼相州之半,韩总有之。至七国时,赵得仪、沁二州之地,韩犹有潞州及泽州之半,半属赵、魏。后世多党同其说。然张守节所言三国上党郡辖区划分至少有以下三点不足:其一,如依张氏所言,三国上党郡具体是怎样划分的仍然不清楚;其二,唐相州在太行以东,似不属上党地区,亦不归秦上党郡所有。其三,张氏言赵有沁州,韩得潞州,是韩上党在赵上党以东。然秦伐上党地区,韩上党郡首被其难,是韩上党郡当比赵上党郡更近秦。赵武灵王谓公子成曰:赵之疆域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故韩上党郡当在赵上党郡以西,而非在其东。张氏所言韩、赵、魏三国上党郡辖区划分似当有误。

    自秦惠文王开始,秦国的势力开始越过黄河向东扩展。至秦昭王时,秦国实际控制地区已扺达整个上党地区的西部边缘。公元前262年,秦伐上党,韩上党郡首被难。《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赵遂发兵取上党。由此来看,韩上党郡当拥有整个上党地区的西部边缘地带。

    战国初期,赵国在上党地区的实际控制范围大体有涅(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南)——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西南)——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泫氏(今山西省高平市)——端氏(山西省沁水县东)一线以东地区。这条分界线北起潞州西北涅水上游的涅,自此南行,穿浊漳水上游地区,出潞州过长平关,至高平折而西南行,至沁水中游止。整个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在上党地区的争夺大都发生在这一带。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将整个上党地区分成南北两部分分别加以考证。北部地区包括仪州、潞州、沁州及晋州东部一角,南部地区为泽州。

    上党北部

    战国时期,对上党北部地区的争夺都是在韩、赵两国之间发生的,其地点大都在涅——屯留——长子一线,有些地区归属亦屡次变更。如长子至少三易其主:智氏攻赵襄子,有人建议襄子奔长子,是春秋战国之交长子属赵;公元前370年,赵攻郑,与韩,韩与赵长子,可见长子此前已被韩夺取;公元前359年,郑(韩)取屯留、长子、涅,是此年长子复被韩所夺取;公元前349年,赵夺晋君端氏(今山西省沁水县以东),徙之屯留,可见公元前359年前为韩所攻占的屯留此时已被赵国夺回。从历史地图上看,上述诸地皆处于丹水及潞水上游西岸。而这些地点的归属频繁更替则表明赵、韩两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都不是十分稳定,丹、潞二水的上游当是两国在上党地区军事对峙的前沿,是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由于韩国据有上党地区的西部边缘地带,而且没有史料证明魏国在上党的北部也拥有土地,所以,二水上游以西至上党地区西部边缘——包括整个少水上游一带——当属韩;二水上游以东至太行一线当属赵。以唐代政区划分,韩国当有整个沁州、潞州西部及晋州东部一小块地区;赵国则有整个仪州及潞州东面大部地区。赵上党与赵都邯郸之间,太行山横亘其中,交通为之阻隔。然潞水自西而东穿太行直抵邯郸,所以,赵国对上党地区的控制当是沿潞水一线西进的。

    上党南部

    由于韩、赵、魏三国在南部地区都拥有土地,故这一地区的归属同上党北部地区相比要复杂的多。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年),秦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可见,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当为韩国中心地区与韩上党郡之间交通的必经之地。野王地处少水下游,而少水上游的上党地区及少水中游的端氏亦为韩国所有。由此推测,韩国在上党地区的势力范围很可能是沿少水一线北上的,韩在泽州南部地区当据有少水中游一带;魏国占据少水以西的濩泽(今山西阳城以西)及少水以东的高都(今晋城市北)、泫氏,拥有上党南部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赵国势力最盛时,最南拥有皮牢、端氏、光狼城(今高平市西南)及泫氏一线以北地区。然而这一地区即是韩国南北交通的要道,又是魏国联系东西部国土的咽喉。所以赵国势力的南侵极大的损害了韩、魏两国的利益,因而遭到两国的极大抵抗。公元前351年魏夺赵皮牢、泫氏,打通了河内地区与河东地区的交通,而韩国亦取得了少水中游的端氏,使上党与韩都之间的联系得以恢复。总之在上党南部地区的的争夺中,赵国基本上处于劣势,其势力范围是不断向北退缩的。

    山西省文物工作者经过实地调查,证实在山西晋城地区存在一条战国古长城,它东起陵川县平城镇以北与壶关县交界处的马鞅壑村,向西沿高平市北部与长治市、长子县交界的山谷西行至沁水县东峪乡北的雨景山与安泽县交界处止,全长一百二十多公里。这条古长城大体是沿唐代泽州与潞州交界处修筑的。从走向上来看,这条古长城位于皮牢、端氏、光狼城及泫氏一线以北,我认为它所表示的当是赵国势力在上党南部地区向北退缩之后的一种地理上的平衡状态。赵国失去上述诸地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有理由相信长城的修筑是公元前4世纪中期或者更晚一些的时候。由于长城以南地区大部为魏所有,所以长城一线代表的当是战国后期赵、魏两国在上党地区的分界线。

    结论

    总上所述,战国中前期赵国在上党地区的势力范围大体相当于唐代的仪州全部,潞州东半大部及泽州北部小块地区;韩国拥有沁州全部,潞州的西半部、晋州东面一小部分及泽州沁水沿线地区;魏则基本有泽州除沁水沿线以外的其它地区。及至战国中后期,赵国在泽州北部除长平等少数靠近长城的地区尚在控制外,其余大都为韩、魏两国蚕食。以今地言之,赵上党郡基本有山西和顺、榆社以南,壶关以北,沁县、长子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区;韩上党郡有山西沁源、安泽及沁水等地区;魏上党郡有高平、陵川及严城等地区。张守节曰:三国之上党,赵最大,韩次之,魏最小也。此说可信,然其所言三国上党辖区之划分实不可靠。

    离线 晋龙藏
    一级发帖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07-08
    最后登录
    2023-06-26
    1楼 发表于2020-05-15 17:34:55

    O(∩_∩)O哈哈~

    韩布~危险了!

    搞不好要分几个给赵国啦!

    离线 钱币老张
    论坛版主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11-18
    最后登录
    2024-04-24
    2楼 发表于2021-06-01 10:51:39

    研究方足布资料

    离线 晋龙藏
    一级发帖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07-08
    最后登录
    2023-06-26
    3楼 发表于2021-06-01 14:14:33

    找了张图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