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953 | 回复 0

    货币史料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刘尊强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4-06-13
    楼主 发表于2002-11-24 00:07:00

    货币史料
    材质功能
    面背穿郭  钱币种类
    字体锈色


       
    货币史料:
     
    古钱:
    是指古代的金属铸币,兼及曾经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贝壳。古钱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是研究古代经济
      史,货币史的实物资料。
       
    古钱学:
    是研究古代钱币的科学,它以古代钱币为研究对象,从钱币的形制,材料,金相,文字及出土时间,地点,数
      量,结合历史实际,探求有关社会经济制度,商品交换关系以及货币发生,发展的规律。
       
    钱谱:
    是我国古代研究古钱的专著,一般采用图文并重的形式。最早的钱谱是萧梁时顾。著的《钱谱》,现存最早的
      钱谱是宋代洪遵《泉志》。清人李竹朋《古泉汇》以及他与鲍康合撰的《续泉汇》,近人丁福保《古钱大字
      典》都是收集资料较为完备的古钱专著。(按:或谓我国现存最早钱谱并非洪遵《泉志》,实为佚名作《货泉
      沿革》成书于北宋徽宗朝,自元代收入《事林广记》作者陈元靓成书于南宋绍定以后)钱:本是我国古代青铜
      铲状农具的名称,商周时期,钱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货币的职能。以后铸币取象其形,并袭其名。
       
    泉: 即钱,通假。
    货: 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及铜铸币。
    币: 帛也
       
    货币:
    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原始社会末期,它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自发的从商品界
      分离出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固定于何种商品,一般带有偶然性。最初充当货币的是某种主要消费品,外来物
      或某种装饰品,列如牲畜,兽皮,布帛,玉贝和金属多充当过货币。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交换范
      围的扩大,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就逐渐代替其他商品充当货币。因为金银的自然属性,如同质,可分,便于
      保存,体积小,价值大,能携带等,最适宜做钱币地材料。货币既然是一种商品,它就具有商品的属性,具有
      价值个使用价值。但它是特殊的商品,是作为一般等价的商品。因此,它和其他商品不同;1,其他一切上品
      虽然有价值,但是它们的价值只有通过同货币交换才能体现出来;而货币则是一般等价物,它本身直接体现为
      社会劳动,所以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2,其他一切商品都有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又能以它的自然属性满
      足人们的某种特定需要,如衣服御寒,麦子充饥,而货币(黄金)则不仅在它的自然属性上也具有满足人们特
      定需要的使用价值,如做用具和装饰品等,还具有另外一种使用价值,既可以购买任何其他商品。它有五种职
      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前二种为基本职能。在中国,先秦时期,牲
      畜,兽皮,珠玉,贝,布帛及金属都充当过货币,当时金属货币有“三金”黄金,白金,赤金,既金,银,
      铜。中国以铜铸货币早在商代后期,是世界上以铜为铸币最早的国家。中国以铜块为铸币材料,一直到二十世
      纪初期。
     

    材质功能
                                                       面背穿郭

    币材:
    我国先秦时期,自然货币和商品货币是以龟,贝,骨,*,玉,石,皮,粟,帛,牲畜为币材,以贝为主(贝在
      云南到清初还作通货)。金属铸币,是以金,银,铜,铁,铅,锡为币材,以铜为主。至于隋末剪铁皮糊纸为
      钱,五代刘仁恭以瑾泥作钱,令部内行使,此在乱世。至于象牙,竹,木作牌,码,均非正式通货。货是金,
      玉,布,帛的总名。
       
    上币:
    又称中币,下币,《管子·国蓄》: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又《史记 ·  平准书》:黄金溢
      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贝布:
    贝是天然的物品货币,布既(铺寸)西周铜质农具的名称,是交换的商品,并且在西周早期取得了货币的基本
      职能。
     
     
    毂帛货币:
    毂帛货币是与黄金在中国历代都把二者并重。它们所能发挥的货币职能作用,在不同时期又不同程度的表现。
      因为毂帛上人民生活的必须品,在战乱时期更是人们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东西,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甚至代替
     
    了金属货币。秦汉以来,政府收支一部分用金银和铜钱,一部分始终没有离开过毂帛。用毂帛做货币,其本身
      是有许多缺点的。毂帛在特殊情况下才能作为支付手段。
       
    皮币: 自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以后,兽皮既为畜牧,狩猎部落与农业部落进行交换之重要商品,在交易中逐渐取
      得媒介的地位。我国商周时期曾用兽皮作实物货币。
       
    称量货币:
    既“重量货币”。开始以金属为货币时,尤未依一定形式铸造,亦无一定成份及重量,流通时,必须经过成色
      鉴定和称衡重量,以定价额,叫作“称量货币”。
     

    铸币:    
      定形状,重量和面额。起初,铸币形状多种多样。在中国历史上曾流行过贝形,铲形和刀形等铸币。铜贝是
      展,富商开始在金属条,块上打上自己的印记,以他们之信用保证金属条块之成色和重量,这就是初期铸币。
      但是,当交换突破地方时常场范围,个别商人印记便失去威信,于是铸币开始由国家来集中铸造,并使它具有
      中国最早的铸币,流行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后来由于清理和携带不方便,而改铸有空孔圜钱。铸币重量经过长期流通因磨损而减轻,成为不足值货币。这样就造成铸币额面值和实价之差异。国家往往用法律规定一定
      差额,这就叫做“公差”。公差以内仍可流通,这是有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特点所决定。国家往往铸造各种不足
     
    价货币。这里隐藏着用纯粹货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来行流通手段之可能性。
       
    钱币: 钱者,货也。泛指金属货币。币者钱也。钱币,货之一类,钱金属为之。盖毂时刀削,农具均可取得货币之基
      本职能,为交易之媒介。以后铸造钱,多沿其形并用其名。按钱古作泉,秦作钱。
       
    黄钱.青钱 古钱以红铜六成,白铅四成配铸者,谓之黄钱。以红铜五成,白铅四成一分半,黑铅六分半,锡二分四配者,
      谓之青钱。
       
    铅钱: 中国最早的铅钱时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铅钱。南汉乾亨二年(918)铸“乾
      亨重宝”以十当铜钱一枚。清代咸丰四年(1854)曾铸造大小铅钱,七年停铸。按先秦以有铅钱非正铸。
     

    铁钱: 中国古代以铁铸成货币,由于铁的价值小,所以铁钱的铸造意味着货币贬值。
       
    纸币: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但象征着一定金属货币量,可代替足值货
      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但于银行券不同,既不能兑现。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时,它仅起媒介作用,
      人们并不计较它本身有多少价值,可以,不必由足值货币充当。在流通中,不断磨损的铸币,仍然可换取同量
      价值相等之商品因而引起纸币的采用和流通。纸币既然时货币符号,其流通量就应当等于金属货币流通量。如
      果超过商品流通量中所需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宋代政府发行的交子,
      关子,会子,在改为不兑现时,就是纸币。一般由国家发行,强制通用。
       
    通宝: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非指年号。以后历代曾沿用,并常在“通宝”二
      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铸于钱面。
       
    元宝: 最早使用“元宝”这一名称的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如“得壹元宝”,币面“元宝”二字前多铸有年号,
      朝代等。
       
    重宝: 最早使用这一名称的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铸的乾元重宝。币面“重宝”二字多铸有年号。
     
    面背穿郭
                                                      钱币种类

      面:
     是钱正面的简称,一般铸有文字,称面文或钱纹。面有竖线称竖纹,横线称横纹。
      背: 钱的背面简称背。背有文字称背文;有横线竖线称竖纹横纹;如无文字和纹饰,称光。
    穿:
       钱的方孔或圆孔称穿,也称好,或称函。
    肉:
    穿外的钱体称肉。也叫地张。
      郭: 内缘形成边框的称内郭,或称好郭函郭。反之则是外郭,也称边锅。
      广穿、狭穿 古钱穿孔较一般古钱穿孔大时称广穿,反之称狭穿。
      花穿: 不成正方形者称花穿,如六角孔称龟甲穿,八角穿孔称菱形花穿。
      重轮: 外郭双重称重轮,也称重郭。
      重好: 内郭双重称重好,也称重穿。
      阴郭: 内郭较外郭低叫阴郭。
      好角: 方好四角称好角。
      四决: 内郭四角向外反出称四决。或称四决文。
      粟文: 好角处略有粟状小点耸起称粟文。
      钱文: 铸在钱面上的文字称钱文或钱面,钱文自上而右,自下而左回环读之,称回读,又称旋读。钱文自上而下,自右而
        左读之,称直读,又称对读或顺读。钱面如有图,称钱纹或面纹。
    背文:
    铸在钱背上的文字称背文,内容有纪地,纪监(局),纪年,纪干支,纪值,纪数,纪事物,纪范次,纪政权。
         
     
    钱币种类
                                                                  字体锈色

        孔方兄,青蚨,上清童子:均为钱之隐名。
      阿堵物: 钱之别称。  
      正用钱: 作为正式通用的钱币称正用钱
      厌胜钱: 也称“压胜钱”可分为:宗教神学,谶纬迷信,民族风采,世间习俗,四大类。源于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其目的
        是吉而庆之,厌而胜之。这是压胜钱的瑞应性。既是压胜钱又是可掺在正用钱中行使,这是压胜钱的二重性。
         
      制钱: 历代官局所铸之钱,形式,文字,重量,成色皆有定制,称为制钱。
      官炉钱: 由国家或国家授权地方设监起炉所铸之钱称为官炉钱。
      私铸钱: 民间或坊间所铸钱币称私铸,私铸意在牟利,所铸钱币一般轻小粗劣,铜色,文字均劣于官炉钱。如政府不准私铸
        通用钱,私铸则为盗铸,违法。
      后铸钱: 后世启用前年代号补铸或重铸的钱币。
      御书钱: 皇帝亲笔题写的古钱称御书钱。
      平钱:
    又称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平钱也叫小平钱,折一钱既当一行用钱。直径一般23毫米。折二既当二行用钱,直
      径一般在28毫米。折三既当三行用钱,直径一般在31毫米。折五即当五行用钱,直径一般在38毫米。折十也叫当
        十,既当十行用钱,直径一般在44毫米。(直径只是一个大概数据)。一般称折五以上为大钱。
     
    字体锈色
                                                              货币史料

      八分书: 八分书系隶书之别体。世见开元通宝为八分书,字体确隶篆八。
      九叠篆: 九叠篆盛行于宋元,多用于印章刻写。笔划折叠堆砌,均匀对称,所谓“九叠”既多叠也。
      三体书: 同一年号,钱文三种书体,称三体书,如北宋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均有真,行,草三种书体铜钱。
         
      悬针篆: 又称玉箸篆,悬针篆系小篆的变体。竖笔下端出现锋芒,悬若针然,故名。新莽货泉,布泉及货布等钱文属
        悬针篆。玉箸篆亦系小篆的一种。笔划均匀纤柔,结构整齐,字型美雅。北周的布泉,五行大布及金代泰和重
        宝的都是玉箸篆。
         
      瘦金体: 宋徽宗赵诘独创的一种书体,自称“瘦金体”以楷书为本,笔划俊逸挥洒,刚健有力,故有“铁划银钩”之美
        称。大观,崇宁均为瘦金体,金大定也是仿瘦金体。
      连轮: 钱文笔划与外郭相连称连轮。
      隔轮: 钱文笔划不与外郭相连,且相距较远称隔轮。
      接郭: 又称离郭,寄郭:钱文笔划与内郭相连称接郭。钱文笔划不与内郭相连,且相距较远称离郭。钱文与内郭靠的
        甚近称寄郭。
         
      聚头:     又称并足,倒书,变书,隐起:钱文四字头部向孔称聚头。钱文四字头部向外郭称并郭。钱文倒置  称倒书。
         字体有变化者称变体。钱文笔划高低不平而笔划浅称隐  起,也叫引起,隐起文。  
                                 
      生坑,熟坑: 古钱带有出土时的锈色称生坑;出土不久称新生坑;出土既久,尚带锈片残酷、迹称老生坑,或称熟坑。
         
      包降: 古钱传世日久,表面在空气中会产生一种色泽,俗称包浆。这种古钱包浆呈古铜色或黑色,真着沉着,假者漂
        浮,一般年代越久,颜色越深,虽然是极薄一层,但洗煮也不会脱落。伪包浆是放在煤烟,油烟上熏黑,再打
        上蜡光,如用开水洗,伪包浆变会失去。
         
      黑漆古: 又称铁色古,水银古:黑漆古也称传世古,指古钱传世未经入土,色泽自然,传世锈片未遭破坏。也称原色
        浆。带铁锈者铁色古;带水银光者称水银古,也称结晶锈。
      鎏金,贴金: 鎏金是指火镀金器物。把金汞剂涂在器物表面,经火烧烤,汞蒸发,金滞留。钱以金汞镀之,称之为鎏金钱。
      贴金钱是用涂料把金箔贴到各种器物表面,起装饰作用。钱上贴金箔,称贴金钱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