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389 | 回复 22

    [丝路邻国] (活动)李朝早期货币形态之朝鲜通宝——唯一的国号钱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楼主 发表于2020-04-02 10:54:22
    — (李某某) 设置精华操作 (2020-04-02 11:13:33) —

    之前写的关于朝鲜通宝历史背景的一点小考证,再整理一下和老师们学习交流,个人觉得朝鲜通宝的铸造还蛮好的,既有古拙朴茂的感觉,形制也比高丽时期的货币规整了许多,而且一直觉得朝鲜半岛对于汉文化的传承很是用心,明显可以感觉到书法写的不错。

     

    朝鲜通宝是朝鲜货币史上唯一记国号的钱币,文字风格朴茂浑厚,可谓朝鲜货币体系中的一朵琼葩,且有数位君王在不同时期铸造,种类略有差异。

     

    1条评分 ,好评+2
    广西陈勇 好评 +2 优秀内容 2020-04-02 17:39:29
    — 此帖于 2020-04-02 15:59:44 被 李某某 编辑过 —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1楼 发表于2020-04-02 10:56:52

    时期大致如下:

     

    I .太宗年间。太宗15年(1410),在楮货钞法渐渐归于失败的时候,试图尝试行用铜钱,命户曹议铸钱制度,依唐开元五铢铸朝鲜通宝,本意是想用低面值钱币,方便小额交易,但是反对声音太多,短短5天后就放弃了。(备注1)此时铸造的数量应该很小。

     

    II .世宗年间。世宗4年(1422),纸币在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基本不能发挥货币职能了,世宗便开始寻找替代方案,于5年9月(1423)议铸铜钱。(备注2)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2楼 发表于2020-04-02 10:57:56

    但是朝鲜通宝面临的问题似乎比楮货还要难,除了需要提高市场认知度,另一个是朝鲜当时缺铜。楮货广种桑树,原材料应该并不难取。但是要解决缺铜的问题需要花费的气力要大的多。世宗曾几次感慨说铜“非本国所产”,(其实也不是不产铜,只是当时的开采冶炼技术所限,朝鲜王朝到后期的英祖正祖时代铜产量才逐渐满足铸币需求了。)

     

    为了纳铜,世宗朝采取了很多方式:

    1.例如向老百姓兑换:

    实录中记载户曹在世宗五年启曰“民納銅一斤者, 例給錢一百六十文”,次年十月议政的时候某大臣提议应该依《大明律》“以铜钱150文准铜一斤”。这里户曹闹了个大乌龙,当时的一斤约现在596.82克,按开元通宝形制,一文钱重二铢四丝约4克,且“新铸钱文轻重不一”,不论是160文还是150文都重于一斤铜。所以最初的兑换比值对政府来说是赔本买卖,后改为一斤铜换130文钱。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3楼 发表于2020-04-02 10:58:40

    2.又如收缴京外各道废寺器皿和散落民间的历代铜钱。庆尚、全罗两道的铸钱所基本上是在靠“寺社铸铜器皿”做为原料。

     

    3.朝鲜还推出了以铜纳税,按品纳铜的制度。以铜纳税,“京外經師巫女業稅,以銅差等收納”,按品纳铜就是从京官到地方官,从一品到九品,甚至“馆丞、万户、千户、盐场官、各从散官”,都得给国家上缴铜。还有“京外犯罪收贖者,竝贖以銅”就连犯刑罪者,也可以用铜交赎。

     

    4.关于原材料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日本,日本在世宗期间去访朝鲜携带的大量物资中铜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朝鲜官方作为回礼用的是布匹,日本使者则直接求以铜钱和铜器。在民间私下贸易中朝鲜百姓经常把铜钱熔铸成铜器或者干脆直接卖给日本人。

    这从史料中看日朝两国颇为可笑,朝鲜会铸造铜器但不产铜,日本产铜但不会铸造铜器。据说日本手工业的大发展是等到江户幕府建立以后了,而原因则是壬辰战争(宣祖时代)从朝鲜掠夺了大量工匠。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4楼 发表于2020-04-02 10:59:12

    回过头来继续说朝鲜通宝,到世宗6年底,京中及各道铸钱10921贯,在当时的情况下,铸行铜钱真的是既费力又不讨好,推行20年后,面值持续贬值,从“木緜一匹直銅錢二百餘文, 今木綿一匹三百文或四百文”,“米一升直钱三文”到“升米至七八钱”再到“米一升直钱十二三文”。世宗自己也感叹“予日夜思其興用之術, 未得其道, 然以爲國家行和賣之時, 錢價稍高, 民頗用之, 和賣盡後, 錢之不用, 又如前日。”

     

    到了世宗27年(1445)反而重新启用了楮货,1460年颁布的《经国大典》中规定国币都没有提到朝鲜通宝,直接承认了五升布的主导地位,铜钱退出市场。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5楼 发表于2020-04-02 11:03:26

    III.  仁祖时期,仁祖3年10月(1625),根据户曹判书金尽国的建议,于同年11月户曹在仁庆宫设立了铸造厅,并于次年6月铸造铜钱600贯。但不知道此时铸造的是什么钱。

     

    仁祖11年(1633),再议铸钱,为了与旧钱区别,决定此时铸造八分书体朝鲜通宝,式样完全不同于世宗时期的楷书朝鲜通宝(备注3)。


    八分书据载说是秦代王次仲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书。朝鲜通宝八分书存世稀少,其版式的变化颇具研究价值,是朝鲜钱币中的名誉品。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6楼 发表于2020-04-02 11:05:47

    世宗时期户曹常常上疏以严法推行钱币,效果并不理想,仁祖时代在讨论推行钱币时,在考量经济流通,劳力,设立铸钱所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甚至在景福宫门口设酒肆,让路过行人用铜钱消费,让老百姓得益于铜钱的好处。(脑补一下是一番现代风味小吃一条街的景象)

     

    只是前朝行政官方朝令夕改,货币在民间的基础太差,且商业贸易不发达,“錢貨不得流行, 雖有用錢之名, 而無用錢之實。”推行货币的重任就继续留给后继君王了。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7楼 发表于2020-04-02 11:13:16

    IV. 另外有朝鲜通宝大型试铸货,出处并不详尽,基本都是载于日本藏家出版的刊物上。下图摘自《海东志》

     

    纯祖实录有载纯祖16年(1816):【戶曹判書朴宗慶, 疏請大錢新鑄, 待廟堂稟處, 歲鑄依前設行, 許之。】只是之后没有别的详细说法。是用于赏赐还是别的什么用途不得而知。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8楼 发表于2020-04-02 11:15:22

    朝鲜通宝虽然在王朝早期并没有推广开来,但是,它是李氏王朝第一次铸行金属钱币,毕竟,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发展中维持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

     

    在推行朝鲜通宝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都为后世君王行用常平通宝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当然这是后话。

     

    朝鲜通宝的铸造工艺水平较高丽时期有了很大的提高,形制规整,风格朴茂,真正的成为了朝鲜货币体系中的一朵靓丽之花。

    离线 派律贝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20-03-14
    最后登录
    2024-05-02
    9楼 发表于2020-04-02 11:16:42

    参考资料

    备注1.

    太宗实录29卷,太宗15年6月16日

    【俄而, 命戶曹議鑄錢制度以聞。戶曹上言: "臣等謹稽歷代載籍, 三代以來, 皆用錢幣, 或以會子或以交子兼行。今國家旣用楮貨, 以革前朝布幣之用, 民受其利, 然其用使之際, 有所未盡。乞依唐開元五銖錢制, 鑄朝鮮通寶, 與楮貨兼行, 以銅一兩, 鑄成十錢, 以百錢當楮貨一張, 流行境內, 以便國用, 以濟斯民。私鑄者, 以私鑄銅錢律論, 告者充賞, 不用者, 亦依此律。" 從之。】

    太宗实录29卷,太宗15年6月21日

     【……"臣等若聞之, 何不啓乎?" 上召獻納徐晋曰: "爾等言銅錢行則米貴, 余則停之。爾於何處見聞乎?"……】

     

    备注2

    世宗实录21卷,世宗5年9月16日

    【議鑄銅錢。初, 造楮貨一張直米一斗, 三十張直木緜一匹, 至是楮貨甚賤, 一張一升, 百餘張一匹, 乃會政府、六曹, 議鑄錢與楮貨通行。於是, 戶曹啓: "銅錢乃中國歷代所用, 請以唐開元錢爲準, 積十錢重一兩, 文曰朝鮮通寶。民納銅一斤者, 例給錢一百六十文, 令司贍署掌之, 私鑄者依律科罪。" 從之。】

     

    备注3

    仁祖实录28卷,仁祖11年11月4日인

    【壬辰/戶曹啓曰: "用錢事, 旣已設廳, 本曹堂上及郞廳三員、常平郞廳二員, 各令句管, 分左右鑄錢, 而監鑄於常平廳。嚴禁私鑄, 俾無奸濫之弊, 私鑄者, 依《大明律》處絞, 匠人罪同, 各衙門鑄錢者, 亦宜禁斷。且臣等取見萬曆通寶及朝鮮通寶則萬曆通寶, 重一錢四分, 朝鮮通寶其體過小。請依萬曆樣子, 鑄成朝鮮通寶, 易以八分書, 以別新舊.........但行錢, 患在於不得多鑄。通用中原之錢, 則譯官輩, 必多貿來, 厥價與本國錢價同用爲當。" 答曰: "依啓。但中原錢文, 不可通用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