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相权鉴宝墨,学士风流玉雪坡
元代主要用钞,铸钱不多。
除至大通宝、八思巴文大元常见外,其余都在七八级以上,且好品难寻。唯至正钱虽品类繁多,但制作规整,自成体系,历来为藏家追捧喜爱。其中,至正通宝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背穿上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或穿上下八思巴文和汉文纪值数字等类;至正之宝背穿上“吉”、右“权钞”,穿左纪值“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伍钱”五种。大小相权,可谓元代行用钱典范。
至正通宝、至正之宝面文皆楷书,四字多取横式,用笔偶露方折,运笔圆转柔劲,整体苍劲古拙,含蓄秀润。加之两类钱廓深肉细,厚实大气,更显笔划处之讲究,点滴处之隽美。尤以之宝“伍钱”最为硕大端庄,乃有史以来最大行用纪值方孔圆钱,币、文都堪称一绝,宝贵至极。
自清中期开始,便有人将至正钱文与当时著名书法家周伯琦(字伯温,自号玉雪坡)联系起来。上世纪四十年代,王荫嘉先生发表《周伯琦书至正权钞》后,此说更为流行。2019年《中国钱币》第三期任文彪先生《周伯琦书至正钱文考》,提出周书钱应为至正通宝,颇有新意。毋论如何,周伯琦奉旨书至正钱文确凿无疑。
方圆揽古今,笔墨写千秋。翻阅典籍,详考一代文士重臣周伯琦的人生轨迹,恰如至正钱、文之佳美秀丽。
一门忠孝三翰林。其祖周垕、父周应极皆精通字书,忠孝纯良。祖为鄱阳老家周氏第一位进士,为孝母恩,曾“结庐母墓下,杜门隐居”。父官至五品,专门建堂奉母,名曰“致乐”,为时贤称道。其本人也常用“三世翰林”闲章以示家显。
工书擅文闻于时。篆隶草楷皆善,篆书被誉“本朝之冠”、“今世无过之”。其书师法前人,又突破藩篱,别具一格。著有《六书正讹》、《说文字原》、《近光集》、《扈从集》等文稿若干卷,文学、文字功底深厚,在元中后期汉化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字而不名受恩宠。深得元顺帝宠信,“帝尝呼其字伯温而不名”。累至兵部侍郎、江浙左丞等要职。奉赐书篆“宣文阁宝”玉印印文、题篆“宣文阁”匾额、摹写王羲之《兰亭序》和智永《千字文》,奉命至平江(今苏州)祀海神天妃庙,顺帝亲自为其举行盛大欢送仪式。
一生磨难善自保。为官元末,南北颠簸,虽遭时多艰,皆化险为夷,仕途平顺。至正十七年(1357年),招谕张士诚,被扣平江十余年。元亡前夕,婉拒朝廷和朱元璋,辞官还乡。以诗言志:老牛无力懒耕田,且在南山伴草眠。老耙新犁高挂起,吾皇不必再加鞭。
追求方圆谨严的规矩,达至神完气足的境地。
一钱、一字、一人,精致爽利。
有道是:官炉至正储纷纷,权钞外多背异文。意会蒙书定监别,二三五十记前闻。
亦须知:至正贰宝本不多,字用楷法称佳作。篆镏一时今谁解,学士风流玉雪坡。
长按二维码、扫码微信交流,品泉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