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5 转到
    查看 33517 | 回复 141

    (沉痛悼念“张灯结彩”友)“鱼形器”和“璜形器”的性质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楼主 发表于2007-12-18 23:18:00

    200712142154248607.jpg网上通常把“鱼币”说成是西周的(不知有何根据),既然铜贝大都是东周的,如果“鱼币”真的到西周,而且是一种地域性货币的话,那岂不是成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金属铸币?如果不是货币,那铸造此类青铜鱼的目的为何?纯粹用于殉葬么?另外就是有关“桥梁币”是否为货币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不知此种青铜器物的出土时的情景怎样?是经常与钱币同时出土还是伴随着车马器出土?如果不是钱币的话,那么根据出土时摆放的情况,此种形状特殊、带有穿孔的青铜片在古代的用途最可能是什么呢?为什么到秦汉以后就完全消失了?我所在的地方不出产任何早期货币,接触不到第一手出土资料,因此就以上两个品种的“真实身份”,一直存在疑问。希望研究人员能够给与解答,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8 12:59:18编辑过]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1楼 发表于2007-12-18 23:22:00

    以下是引用寒鸿轩在2007-12-15 0:22:00的发言:鱼和桥梁往往同批出土,也有单出鱼或单出桥的,出土的典型状态是这样:在墓葬中,棺木的上面覆盖一层形状像渔网一样的“网”,网子上挂些东西,最完整的挂法是:挂一层鱼、挂一层桥梁布、挂一层鱼、挂一层桥梁布。。。就这么一层一层的交替着挂下去。。。网子的最末梢有的时候会不一样,有时候是四个角多四个铃铛,有时候是挂四条好大的鱼,有时候是挂四个又大又精美的桥梁布;然后棺椁内有时候也会在四个角上摆放几枚鱼和桥梁布;这是典型的情况,但是很多时候墓主人家里没那么富裕,所以会简化一些,出土的时候发现的量就会少一些。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剩下的问题张灯结彩老师帮着回答吧,呵呵另,其他钱币网站上对铜鱼曾经有专门的论文进行论述,很多泉友也参与了讨论,“古泉新锈”兄不妨去参考一下。以下是引用张灯结彩在2007-12-18 11:08:00的发言:关于"鱼型器"和"铜璜型器"是科学考古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器物.我想还是另贴讨论吧.但本大小姐坚持一点,可以钉死不是货币.谢谢两位的发言,欢迎继续讨论

    离线 泉回
    六级发帖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8-13
    最后登录
    2024-05-04
    2楼 发表于2007-12-18 23:49:00

    ~~路过

    违规记录:交易不兑现,警告一次。2015-3-30
    交易不兑现,交易需谨慎。2016-3-2

    http://bbs.chcoin.com/show-8526081.html
    http://bb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3楼 发表于2007-12-19 00:13:00

    鱼和桥梁往往同批出土,也有单出鱼或单出桥的,出土的典型状态是这样:在墓葬中,棺木的上面覆盖一层形状像渔网一样的“网”,网子上挂些东西,最完整的挂法是:挂一层鱼、挂一层桥梁布、挂一层鱼、挂一层桥梁布。。。就这么一层一层的交替着挂下去。。。网子的最末梢有的时候会不一样,有时候是四个角多四个铃铛,有时候是挂四条好大的鱼,有时候是挂四个又大又精美的桥梁布;然后棺椁内有时候也会在四个角上摆放几枚鱼和桥梁布;说的很明白了,棺椁上盖一层或多层幡旗(这个名称可能不科学,暂且这样叫,反正就是丝绸麻布一类的东西),然后用这种所谓的鱼币桥梁币坠在四角。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4楼 发表于2007-12-19 00:36:00

    不知道是否“挂幡旗”是“鱼型器”和“璜型器”的唯一用途?正如墓葬中经常出土陪葬钱币,但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钱币是冥钱一样(也可能是行用钱)。《中国钱币》杂志曾经刊登过“璜型器”与战国“梁充金”布币粘结在一起出土的记录,认为对正确认识“璜型器”的性质和作用有实物参考价值。

    离线 咸丰少爷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0-06
    最后登录
    2021-04-10
    5楼 发表于2007-12-19 00:45:00

    学习

    离线 yzjwf
    四级发帖
    好评
    5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1-30
    最后登录
    2024-06-11
    6楼 发表于2007-12-19 01:08:00

    以下是引用庖丁在2007-12-18 16:13:00的发言:鱼和桥梁往往同批出土,也有单出鱼或单出桥的,出土的典型状态是这样:在墓葬中,棺木的上面覆盖一层形状像渔网一样的“网”,网子上挂些东西,最完整的挂法是:挂一层鱼、挂一层桥梁布、挂一层鱼、挂一层桥梁布。。。就这么一层一层的交替着挂下去。。。网子的最末梢有的时候会不一样,有时候是四个角多四个铃铛,有时候是挂四条好大的鱼,有时候是挂四个又大又精美的桥梁布;然后棺椁内有时候也会在四个角上摆放几枚鱼和桥梁布;说的很明白了,棺椁上盖一层或多层幡旗(这个名称可能不科学,暂且这样叫,反正就是丝绸麻布一类的东西),然后用这种所谓的鱼币桥梁币坠在四角。确实如此,可以理解为压帐装饰之物.

    离线 张灯结彩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2-11
    最后登录
    2021-04-10
    7楼 发表于2007-12-19 01:15:00

    )。《中国钱币》杂志曾经刊登过“璜型器”与战国“梁充金”布币粘结在一起出土的记录,那一期那一页?

    离线 寒鸿轩
    荣誉会员
    好评
    1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0
    注册时间
    2003-11-09
    最后登录
    2024-05-21
    8楼 发表于2007-12-19 01:17:00

    1、广义的说,战国之世,铜就是钱,什么意思呢?就像后世一样,金锭子是钱,金戒指也可以当钱用,你拿金锭子去买大米可以买一车,但是今天家里没金锭子了,就剩手上戴的金戒指了,没问题,给卖米的,依然可以换一口袋;原因是什么?因为在当时的货币经济体系中,作为市场认知来讲认可的是“诚实货币”(我老拿这四个字忽悠人,您别嫌我烦,呵呵),也就是说“钱”的价值是用来当“钱”花的东西本身所附带的“含量价值+火耗价值+铸造摩擦”(这里的“磨擦”我借用了《道氏市场理论》里的一个概念,包含了在形成“钱”的过程中除了“火耗”以外所有的成本,例如:人力、煤炭柴火、铸造模范等等。。。),在这个大前提下,只要满足市场可接受的尺度价值认知的东西就可以当钱,比方金戒指,卖米的之所以可以拿它当“钱”接受,是因为他认定他将来找我买香蕉的时候我也会要。2、狭义的说,什么是今天我们这些钱币爱好者所收藏的“泉”呢?显然不能是广义货币,否则的话什么青铜东西都要收,那不是要累死咱们?所以,我们通常定义的是:具备市场公认的标准价值尺度的等价物,叫做“货币”。也就是说,这东西当货币,买东西的时候人家不用再思考“这个东西能当多少钱花呀?我该给他多少米我才不亏呢?”之类的问题。3、鱼和璜型器在器型上比较特殊,有统一的形制(虽然有大有小,但是不是无规律的),体积不大便于携带,在实际生产和高端礼仪场合几乎没有实际使用价值,所以这类东西很容易具备“货币”的猜想。但历史文献确实没有为我们提供这两类物品被作为常规“货币”的记载。所以,这个猜想就很有意义了,个人观点认为,只要能证明:它们曾经被某个地域范围内的所有大众都当作买卖过程中用于支付的常规“钱”,那么就可以定性为“货币”了,也就可以纳入“泉”的范畴。这里要强调的是“常规‘钱’”,就是交易时使用它支付,收款方不需要思考这个东西到底能当多少钱花?这样类似的问题。所有人都认它,它被当作制定商品价格时的一个基准单位之一。这个证明可能非常有难度,但是我觉得在我们探讨一个远古物品的货币属性时最好先能找到我们通过各种论据来组织的论述当证明到什么地步时它们的属性就成立了?也就是说,这个东西是“货币”的充要条件是什么?我们需要先定义好一系列这样的问题。当然,考古不同于数理逻辑,对于这样的证明可以有多个维度,如果研究者们感觉我刚才说的这个维度证明起来不现实,或者难度太大,我们也可以重新寻找另一个维度来定义所需证明的基本命题。有了这个基本命题,之后就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阶段了,总之,要么支持方证明了基本命题或它的逆否命题成立,要么反对方证明了它的否命题成立或否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都可以作为讨论的结论。以上观点欢迎拍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8 17:20:55编辑过]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9楼 发表于2007-12-19 01:23:00

    《中国钱币》90年代的一期,杂志不在身边,一时难以查证,但确有此一说,记忆应当无误。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5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