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517 | 回复 1

    [讨论] 红山文化: 特异型~勾型玉佩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普州2009
    标准店主..
    好评
    205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4-05
    最后登录
    2025-07-03
    楼主 发表于2019-07-29 07:05:46

    长176mm 宽112mm 厚6mm 器呈灰白色,有白色雾状水沁,片状雕,形似走兽,头.尾和足均琢成卷勾状,正反两面均磨成血槽式沟,通体边缘磨成钝刀. 这是一件神秘色彩很浓的复合型勾形玉佩,它已属于“多龙佩”,至少由三条以上的虬龙构成。正确解读它的关键是:首先要找到主体虬龙,主体一般都居中或占主导地位,且形体较大。找主体虬龙的关键,在于认定其头部,然后再“顺藤摸瓜”地找出它的所有“勾角”来。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我们发现,它原来还是一位“伤员”!是一件有残缺的虬龙佩,而残缺之处又恰在头部,格外增加了解析它的难度,好在根据对勾形玉佩中虬龙形体的基础性认识,我们还是能够判断出它所缺失部分的大致形状,大约为附图虚线部分所示。这样以来,我们便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主体虬龙的整体形态。可是,我们又惊奇地发现,它的三个“勾角”,已不全是通常的勾形幼体的造型,而有了如下变化:第一个“勾角”已是长大成形的小虬龙了!已经显露出头部与尾部;第二个“勾角”更有趣儿,小虬龙不仅已分出头尾,而且它自身又附有一个新的“勾角”。由此,我们发现,在红山先民的思想理念中,虬龙也是分雌、雄的。只有最后的一个“勾角”,仍旧保持着原来的幼体形态。应该说,这件多龙佩的造型,是一种内涵更为丰富的高级形态,它具有生命繁衍与成长的双重寓义,体现出红山先民一种变化、发展的理念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可见,红山制玉大师有着超凡的艺术智慧和富有哲理的思维方式,令人叹服!









    违规记录:大量发布伪品,与此会员交易需谨慎! 22-2-23
    离线 杜冰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3-29
    最后登录
    2025-10-22
    1楼 发表于2019-08-07 09:24:37

    这东西感觉不对  四千多年历史  玉质表面没有钙化现象  凭这一点  就是赝品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