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下一页 转到
    查看 7722 | 回复 46

    [讨论] 钱币的定价体系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天赐宝福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1-05
    最后登录
    2023-09-06
    楼主 发表于2019-05-09 21:41:26

    [justify]
    [/justify]
    [justify]▲康熙通宝泉源局铸币[/justify]



    [justify]  先来看看一枚大清康熙年间铸造的康熙通宝钱的前世今生:[/justify]

    [justify]  首先,作为当时的官方法定货币,照例,相关部门需要先手雕制作“祖钱”雕母,经皇帝老儿过审同意之后开始制作母钱,用以批量生产。[/justify]

    [justify]  其次,经翻砂法用母钱翻铸造出来后,一些先天不足,制造缺陷,歪屁股、漏洞的,大多要被回炉重做。[/justify]

    [justify]  再次,在清末机制币完全替代方孔铸币之前,它可以一直被作为法定流通货币参与到流通过程,期间难免产生磕碰,磨损和使用痕迹。[/justify]

    [justify]  然后,在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被挪作他用,遭受破坏。比如成为柜子的垫片,毽子底,帽花等等。[/justify]

    [justify]  再然后,待其完全“退休”后,还需要在新中国的破四旧和大炼钢等等运动中幸存下来。[/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 所以,这么一枚历经了三百年余年风雨,流传至今,无磕无碰,品相完美的京局铸造“康熙通宝”钱,您觉得应该价值几何?[/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答案是大约30-50元人民币。[/justify]

    [justify]▼[/justify]

    [justify]“什么???才50块一个,这不就是一顿饭,两包烟钱吗?不会是假的吧!我爷爷也留了几个给我,我以为好歹值个几千块吧,300多年祖传的哇!”(来自门外汉的质问)[/justify]

    [justify]  “这种垃圾,10年前我刚玩的时候,3块一个背满文,5块一个的背带字的满地都是。现在怎么也这么贵了,炒作啊!”(来自资深泉友的呐喊)[/justify]


    [justify][/justify]
    [justify]「康熙爷:大清都完了,扯这个卵用...」[/justify]



    [justify]▼[/justify]



    [justify]如果细说定价机制,我们可以简单的对其做个分类:[/justify]



    [justify]一级市场发行价:[/justify]



    [justify]  证券市场里的新股IPO很好理解,这里不再赘述,而古泉界的“新股发行价”怎么定呢?[/justify]

    [justify]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线贩子的首次收购价。[/justify]

    [justify]  所谓一线贩子,是活跃在广大农村和县城,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古玩,然后带到城里或者其他渠道进行贩卖,以赚取差价的这么一群职业“淘宝人”。古泉能流传至今,要么地里扒的,要么是祖辈传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几十年间贩子们的辛劳搜刮,以及各类鉴宝节目的普及,一级市场的“发行价”自然也逐年水涨船高起来。现如今,除非连哄带骗,遇到个可爱的老奶奶,要不是不可能再花几块钱,就能买到个康熙通宝钱了。[/justify]




    [justify]二级市场交易价:[/justify]



    [justify]  在以前网络交易没有普及之前,拍卖行的自由竞价,古玩集市里各类收藏者之间的线下交易,就代表了二级市场的交易价。随着网络交易的普及,网拍微拍反而成了交易量最大的进出渠道,所以现如今,古泉二级市场的交易价,用线上主流平台的拍卖成交价作为参考,会更为合理。[/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比价效应:[/justify]




    [justify]  康熙在位61年,铸币量很大,而雍正皇帝在位仅有13年,相比之下铸币量就很少,假设按6-8倍的差额计算,那么雍正通宝的价格大致就应该在300-400元之间,其他什么乾隆嘉庆以此类推,一个品种一类价,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比价效应。而历代先贤,以及当代有识之士们编纂的各类古钱谱,为钱币价格的量化和精细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比价效应的标准化延伸,从而这也让钱币收藏可以成为所有收藏项目中,价格最为透明,参与人数最多,最接地气的一个门类。[/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  有了一级市场的初步定价,加上二级市场供求关系的完善,最后加上一个比价效应的推广,整个钱币市场的定价系统就成型了。[/justify]



    [justify]▼[/justify]



    [justify]  但是,但是,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品相派”的财大气粗,“品种派”逐步没落,对于钱币品相的“病态”追求,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承百年的这种价格体系,以前老一辈玩钱,品种最关键!品相不同价格只会差个几成。而如今,好坏品相的价钱天差地别,一些存世量很大的“垃圾”品种只要品相一流,也可以卖出个天价,甚至银河宇宙价。[/justify]
    [justify][/justify]
    [justify]金代正隆元宝品相出类拔萃的一个破百[/justify]


    [justify][/justify]
    [justify]同样的品种一堆才520,平均一个十多块[/justify]





    [justify]  关于这点,药师我持有一定保留意见。虽说存在即合理,对于品相的追求是当下参与者的共同诉求,也可以说是新时期的特征。但是这股潮流能持续多久,后续接盘侠是否充足?都有待时间的验证。从单纯收藏的角度,你可以花钱买个开心,丝毫不顾及价格。但是如果涉及到若干年后的变现,你就要多考虑考虑了![/justify]

    [justify]  [/justify]

    [justify]  品种是有趣的灵魂,品相是曼妙的肉体,灵肉合一,才能算是人间美味![/justify]






    [justify]欢迎大家转载公众号的文章。我的初心是把钱币收藏的队伍扩大,希望更多的场外资金入市。大家争抢一个蛋糕,不如多做几个蛋糕,大家都有的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justify]

    [justify][attach]55125376[/attach]

    [/justify]

    2014-1-9  转正

    离线 离梦江南
    禁止发言
    好评
    8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3-01-12
    最后登录
    2024-03-05
    1楼 发表于2019-05-09 22:09:55
    该用户已被禁言
    — 此帖于 2019-05-09 22:11:48 被 离梦江南 编辑过 —

    信誉较好(2014-9-9提升)
    信誉好(2015-3-13提升)89/25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8-03-28
    最后登录
    2020-08-23
    2楼 发表于2019-05-09 22:20:36

    涨是大概率事件。

    离线 诚信小王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8-01-20
    最后登录
    2023-05-03
    3楼 发表于2019-05-10 07:03:59

    估计还有涨一万倍

    离线 小白老逗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4-11
    最后登录
    2023-01-15
    4楼 发表于2019-05-10 08:17:59

    楼主分析的有道理,赞一个~
    虽说收藏讲究物以稀为贵,但钱币市场有其特殊性,康熙雍正价格高,同时期的三番铸造时间短,量相对康熙要少多了,从康熙那会就把吴三桂的钱当反贼钱消毁,但价格为何不高?这主要是康熙钱是五帝钱,属于民俗用品,收藏者喜欢,不玩铜钱的人也喜欢五帝,需要的人多,价格自然也高。三番钱也就是收藏者在玩,它的价格也反应收藏市场的行情。很多人说清钱炒作太厉害,其实是民俗市场的需求比收藏品市场大的多。
    现今品相派盛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玩钱喜欢一个大破盒子装,我觉得古钱是可以触摸的历史,看盒子币和拿手机看图片相比,如果不考虑经验价值,没什么区别,品相派对铸币的要求和机制一样也是丧心病狂!但是,但是,回顾历史,古泉相对偏门,玩古泉的人素质相对较高,丁福宝戴庭宝方药雨马定详郑家相等等都是学问大家,土豪更喜欢玩古董字画瓷器等。玩古泉考证是一个重要内容,资讯不发达的时代,能见到的古泉实物有限,最方便的就是拓片了,因些,对钱币的文字清晰度要求很高,熟坑老生坑钱币受欢迎。时代发展到今天,科技进步,资讯发达,想看什么钱币手机上网一搜就可以,绣色相对型制钱文等更好辨伪,人们也没时间象过去老藏家那么研究了,再加上收藏品市场的金融化,品相派会越来越少,品相大行其道。古钱是人工铸造,加上流通磨损等因素影响,美品很少,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美品价格会越来越高。当然啦,也不排出会冒出几个网红大师。

    离线 小白老逗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4-11
    最后登录
    2023-01-15
    5楼 发表于2019-05-10 08:32:33

    过去收藏钱币大家按品种来,从小贝壳一路收下来,每种一颗,即使玩版,也主要集中在宋钱,特别是徽宗的政和宣和上。这种人手一枚的玩法,也决定了大珍价格很高,一般存世量大的钱币市场价不高,货布大元大天启大咸丰这些品种存世量不少,但是现在玩钱的人多了,这些很普通的品种就好炒作啦。




    离线 密林深涧
    二级发帖
    好评
    1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9-06
    最后登录
    2024-04-03
    6楼 发表于2019-05-10 08:54:23

    那五铢历经2000年保留下来了,也不过是几块钱。

    离线 小白老逗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4-11
    最后登录
    2023-01-15
    7楼 发表于2019-05-10 09:01:41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后,人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古钱币除了可以解决眼前的苟且,也是远方和诗,玩的人会越来越多。时代在变,专项收藏是个方向,品种派越来越少。。。



    离线 天赐宝福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1-05
    最后登录
    2023-09-06
    8楼 发表于2019-05-10 09:36:00
    小白老逗:
    楼主分析的有道理,赞一个~
    虽说收藏讲究物以稀为贵,但钱币市场有其特殊性,康熙雍正价格高,同时期的三番铸造时间短,量相对康熙要少多了,从康熙那会就把吴三桂的钱当反贼钱消毁,但价格为何不高?这主要是康熙钱是五帝钱,属于民俗用品,收藏者喜欢,不玩铜钱的人也喜欢五帝,需要的人多,价格自然也高。三番钱也就是收藏者在玩,它的价格也反应收藏市场的行情。很多人说清钱炒作太厉害,其实是民俗市场的需求比收藏品市场大...

    品相好坏差个几倍可以接受,但是有些可能几块的东西卖几百,这个我就有点....说不清了。

    2014-1-9  转正

    离线 天赐宝福
    实名认证
    好评
    2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1-05
    最后登录
    2023-09-06
    9楼 发表于2019-05-10 09:36:31
    小白老逗: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后,人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古钱币除了可以解决眼前的苟且,也是远方和诗,玩的人会越来越多。时代在变,专项收藏是个方向,品种派越来越少。。。

    楼上东西好看!

    2014-1-9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