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近黄昏:
你是怎么判定你这枚钱币字口清晰的?
这么多提问题的人,就你这个帖子提的沾点边,有点针对性。我为什么说字口是清晰的?这是因为,一枚铜钱本来的字口和现在的字口是不能等同的。原来的字口怎么看?看几个地方,就可以通过观察,基本推测到最初应该是什么样的品相。对于一些传世的古钱甚至是母钱,被严重损坏原来品相的例子是不缺乏的。这种在理论上也是存在,我并不是肯定这枚就是这种情况,但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又何妨?因为即使是光绪宝福局的白铜子钱,我们也没有看到(究竟哪位泉友手中有也未知)。窖藏品一般不会出现品相严重损坏的情况,这枚明显不是窖藏品。
那么,我发的这枚钱究竟从何处看字口?只看部分,不看全部。首先有几点推测:一、这枚钱已经被磨损得相当薄了。根据我的经验,这种特殊铜质的钱币,一般不会制作得像咸丰小平等清晚期那种很轻很薄的黄铜和红铜钱,既然用白铜,那应该是比较规整、规范的。但实际上,这枚钱很薄,不符合常理。所以,据此可以推测到,这枚钱的磨损相当严重。但即使这样,有几处字口还可以看出已经很薄的地章和字口之间,有一种深峻的感觉,譬如通字与光字的一些部位。而且,字迹笔画依然很细。
我说过,一枚钱币本来的字口不需要全部看到,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是一个很一般的道理,不难理解。不要看到其它地方已经模糊了,在钱币磨损程度很严重的情况下,字口还能这样,已经可以想象原来字口深峻的程度。
当然,究竟是什么情况?还是不得而知,最终也是一种推测。以此发出来大家看一下又何妨?想不到,很多泉友并不习惯于深入思考问题,只习惯于表面看问题。